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原創草案
在同僚眼中,他是社群智慧養老計劃的上司者,在老人眼中,他是有愛心、體貼的親戚,在家人眼中,他常常是快樂的父親和丈夫。
他叫丁凱,馬鞍山在愛中智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也是一名老兵。
1997年底,從武警安慶分局退休後,丁凱回到了家鄉馬鞍山,雖然脫下了制服,但保留了"特别吃苦耐勞,特别能打"的軍人性格。
退休後,丁凱擔任過校警、企業管理人員,還創辦了一家民營企業。無論在哪個崗位上,他憑借在軍隊中發展起來的良好作風,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愛老情結成老年事業
2013年下半年,因為奶奶生病了,家人有一段時間無人看管,丁凱決定請人來家裡幫忙照顧她。但經過多次接觸,結果并不理想,一直沒有找到合适的人來照顧奶奶。
在鼎凱周圍,有許多喪偶老人、空巢老人和老人需要幫助和特殊照顧。"人們老了,他們無人陪伴,他們沒有享受到美好的時光,如果有人能一直照顧他們,那麼擁有他們是件好事。丁凱表示,随着老齡化的日益嚴重,對養老的需求越來越普遍,讓更多的老年人不得不依靠,老去有安甯,老去玩樂,去探索"智慧養老"是當務之急。
隻管去做。2013年底,在家人的陪同下,丁凱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先後到浙江、上海、江蘇等地考察,深入了解了"養老服務"的事業。緊接着,丁凱聯系志願者,成立了養老服務小組,以博望區為起點,對博望區寡居老人、獨居老人的身體狀況、生活條件一探究竟。
2015年,在丁凱的上司下,養老服務團隊在博望區、博望區城鄉養老服務中心成立了非營利性社會組織,開展社群養老服務。
他認為,這樣的需求為自己打開了一扇門,不僅實作了自己服務老人的理想,更是發展了個人事業。
愛老誠懇開辟老年新局面
中國愛心老人服務中心正式營運前夕,丁凱率先在馬鞍山市推出智能養老資訊通話系統,有效嫁接了社群的養老中心和機構,開啟了線上線下"滴滴"互動模式,無論是白天外出還是在家中, 隻要有需求,丁凱帶領的中國愛老人服務團隊可以立即為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
丁凱告訴記者,養老院所的任務不僅是照顧老人,還要保持他們的身心健康,在疾病的治療和康複護理上給予有效的合作和跟進。
為了讓這些空巢喪偶的老人得到及時的照顧,從2016年開始,丁凱還牽頭成立了"中國愛心助老人志願服務隊",積極組織志願者開展各種形式的志願活動,為寡婦、獨居者提供管轄, 困難老人、殘障人士提供生活護理、心理慰安等志願服務,解決他們生活不便的問題。
特别是在參與社會、服務社會方面,華人愛心幫助老年志願服務隊以行動诠釋"敬業、博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到目前為止,志願服務團已達550人。
愛老毅力強老事業
近年來,丁凱帶領他的中國愛老人服務團隊,積極參與組織各種公益活動,開展了各類幫助老人234人的活動,先後為馬鞍山市近13000名空巢老人免費安裝"電子保姆",他們隻需按一下按鈕即可享用一頓飯, 日間電話護理,幫助醫生洗澡等生活服務,成為老人家幫助老人家。
為了應對一些老年人對家電維修、下水道疏浚等高技術性的服務需求,中國愛心幫老人服務團隊還邀請了320多家服務企業進入智能養老服務平台,老人随時來電,服務團隊及時上門服務。
截至目前,中國愛心幫助馬鞍山市9956戶老人家養老服務提供心理慰藉、生活關懷、節日問候等服務40多萬次,深受老年人及其家人的一緻好評。
多年來,憑借優質的服務信譽為老人,丁凱和他的養老服務團隊,先後榮獲"博望區助殘先進集體"馬鞍山市優秀志願服務組織、"馬鞍山市優秀毛巾志願服務集體"等榮譽;
"為老人做心事,為社會盡職盡責,無愧于老兵的光榮稱号。丁凱說,在事業規劃中,就是要把溫暖和愛送到老人的心中,用軍人天性支撐着最美的"夕陽紅"。(王瑞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