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向洋大道:動工10年有望今年“接上頭”|一線走訪

作者:南方plus用戶端

深讀:13條"破路"在市區全面推出沖刺,電動白這次為什麼能?

向洋大道:動工10年有望今年“接上頭”|一線走訪

3月9日 南方日報 電白窗02-03版

3月5日,筆者走進陽大道施工現場看,從檢察院前到海濱中心市場約1000米的距離,分為三段同時推進污水池涵洞建設作業。

向洋大道:動工10年有望今年“接上頭”|一線走訪

楊大道排水池涵洞施工。何偉合影

"下水道施工完成後,接着是路基回填,然後是道路施工。廣東建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向楊大道項目經理李高說,"為了搶占進度,整條線路被分成三段同時鋪開。在高峰時段,有近10台挖掘機和4台滾筒同時運作。如果今年汛期沒有太大的中斷,時間表将按計劃在6月底完成。"

早在2009年,建築企業就貼上了标簽,立即開始建設。電氣白區市政府重點項目辦公室主任吳慶雪回憶說:"當時,南迎賓大道、海濱大橋和襄陽大道三個項目合并為一個包。然而,另外兩條已經完工,通往海洋的大道變成了一條"破路"。"

多年來,李高帶領施工隊完成了茂名口岸入口大道等多條道路的建設。去年10月,施工方重新進入現場。"這一次,我們按計劃進行得很順利。"李高說。

譚知道"平滑"這個詞背後的困難。作為寶堡森高村、彭村水東街黨委副書記,譚文深知,如果不解決曆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征地将難以推進,阻礙已經存在了近30年的項目進展。

此前,開發公司在征地時為相關村民安排了大學營,對村集體征地的補償未能兌現。"原因很簡單,隻有幫助村民解決宅基地問題,滿足村民的合理要求,才能促進征地和修路問題。但如果非要經過一系列的程式,恐怕項目會被推遲到猴年,是以兩者必須齊頭并進。譚文說:"相信人民是解決曆史遺留問題、促進征地的關鍵。"

向洋大道:動工10年有望今年“接上頭”|一線走訪

到大道的施工現場。何偉合影

現在,随着襄陽大道的建設,村民們的宅基地也開始清理。"說到村民的利益,我們也設定了原則,我們能做的就是承諾,我們不能做的就是解釋為什麼我們不能做。不要讓村民認為你不能承諾。譚文說。

據悉,襄陽大道與開元路、體育南路、體育西路、迎春路、鳳凰大道等6條半切路計劃在今年完成建設任務。

記者:劉東明

作者:劉東明

資料來源:南方報業媒體集團南方+客戶

來源:南方Plus - 創造更多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