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戲曲傳承中院團的角色擔當

作者:人民網

來源:人民日報

戲曲傳承中院團的角色擔當

影:曹操和楊秀在平劇電影中。尚昌榮飾演曹操(右),顔興鵬飾演楊秀。

戲曲傳承中院團的角色擔當

石藝紅飾演楊玉環。文字和視訊

戲曲傳承中院團的角色擔當

陳少雲(左二)是上海北平劇院的平劇表演藝術家,為弟子郭儀、于同慧、魯肅任教。攝影:北平劇院在上海

戲曲藝術付之火,學院是平劇傳承的主體責任。每個北平劇團的曆史文化傳統、藝術實力構成都不盡相同,學院必然要精确設定自己的發展目标和藝術定位。專業劇團不僅要有明确的責任感和清醒的職業選擇,還要有積極引導戲劇藝術價值取向的作用。特别是要有鮮明的文化地位和審美理想追求,激活藝術家的創造力,進而在歌劇發展中做出前瞻性的規劃傳承。

平劇藝術的傳承,必須建立在對平劇藝術傳統的理性認識和正确認識之上。上海北平劇院的藝術傳承是在尊重傳統的前提下,激活傳統,融入時代,其實踐經驗值得總結。

在當代文化格局中尋找合适的戲劇藝術定位和發展目标

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上海北平劇院就制定了劇院發展規劃,初步提出了建設"綜合性、實驗性、規範化"的一流劇院的目标。90年代初,在充分探讨平劇傳承和發展的曆史和現實條件後,劇院的藝術風格被總結為"京海融合"。在客觀評價戲劇人才的狀況後,要對人才的培養做出判斷。特别是,在經曆了平劇《曹操》、《楊秀》的創作之後,劇院汲取了各方智慧,秉承周新芳演繹戲劇的理念,追求舞台的整體藝術效果,明确提出了"尋求古典藝術與現代審美意識最契合"的藝術命題。

這些對随後的藝術遺産和劇院戲劇創作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貞潔觀事件》《成龍廉潔》《成敗與否》《金縷梅之歌》《春秋二》《海狸貓為王子》《潘絲洞》《三母與王英》等,這些主題和流派都不是同一部劇,在傳統文化與當代意識中建立了深厚的、有分寸的藝術關系。對于大量的傳統老戲,劇院也盡可能地組織和傳遞。

上世紀末,上海平劇院開展了"滬平劇發展戰略探讨",組織國家級戲劇專家探讨傳統平劇在當代文化環境中的戰略制高點,以拓展文化視野,找到自己的優勢和短闆。進入新世紀,上海北平劇院闡述了劇院未來的發展:"通過創造性的藝術實踐,實作了平劇藝術的現代轉型。"

幾十年來,上海北平劇院以代際傳承的形式尋求發展,緊跟時代的步伐,深受紅色文化和上海城市文化的影響,在當代文化格局中尋找合适的藝術定位和發展目标的劇院,堅持"一個藍圖畫到盡頭", 使劇院在既定的軌道上穩步前進。

具有文化意識的藝術家在傳承中發揮作用

平劇是"角落"的藝術。平劇傳承需要文化意識,才能在藝術家中發揮主導作用。

在上海的北平劇院,我們把老院長周新芳的藝術了解為一種演戲的概念和理念。《曹操和楊秀》是一部非僑民劇,"上海北平劇院院長馬可說。一句話,展現了大家對周新芳的玩法精神的認可和追求。

上海北平劇院擁有一批藝術家,他們不僅深谙平劇傳統,而且掌握了藝術傳統,感覺時代精神。他們創造了上海北平劇院的文化氛圍,并被劇院的文化氛圍所塑造。劇院注重在創作思想和舞台節奏層面繼承周新芳等平劇著名藝術家的戲曲理念,積極培育新流派。比如上海平劇的行為藝術家尚昌榮,在藝術傳承上與彜族派系沒有任何聯系,但在演戲概念上卻對彜族學派有着深刻的了解。尚昌榮的藝術思想是辯證的,善于用平劇的節目人物塑造人物。他的創作方法,甚至傳統老劇中塑造人物的創作意識,不僅影響着一部劇的風格,也影響着周圍的藝術家。

在上海的北平劇院,如果演員偏離角色,沉溺于自我表達,就很難得到同僚的尊重。這與劇院的宣傳有關,也與《尚昌榮》《陳紹雲》的榜樣帶頭作用有關,進而成為共識。劇院有責任進一步将這一共識帶入整個劇院的集體審美理想。

在人才培養和選拔機制上,注重塑造能力提升的作用

人才培養,注重傳承。傳承,不僅傳授他們的藝術功底,更培養他們的個性。這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關系到學院的未來乃至戲劇。

繼承的目的是使用,是塑造人物。正如尚昌榮所說:"給傳統技能'死而學'。"上海的北平劇院常年搭建平台,邀請資深藝術家為年輕演員精心表演。僅一年一度的"暑期教育訓練"制度就已經存在了幾十年。正是在這種環境下,以平劇演員石一紅、王玉宇為代表的平劇骨幹成長起來。

平劇的遺産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常态。從2011年開始,上海北平劇院啟動了為期五年的人才培養計劃,名為"青年秀場"。項目設定了"開始、跨度、接力、沖刺、終局"5個年度節點,從"四工五路"開始,進入經典老戲的初次轉移、再精煉階段。在此基礎上,再進入經典階段的類型,着力于年輕演員的程式設計規範和角色塑造能力的提升。項目年度考核,有淘汰率,最終形成"金字塔結構",選用"四工五法"打好基礎,善于塑造人才的作用,已經舉辦了兩季。

在過去的10年裡,上海的北平劇院也大力提升年輕一代演員在劇院古典保護劇的代際遺産中塑造人物的能力。特别是在《尚昌榮三部曲》傳承下,尚昌榮個人對年輕演員來說,從劇到戲,從吐痰、聲樂到唱歌、吟誦,再到人物的情感了解、表達、手把手的教導,一一一、一個的指導,讓嚴格的節目規範在年輕演員心中活生生地、動人。這是平劇演員塑造角色、傳授藝術思想的方式。正是這種發薪之火,青春版的曹操和楊秀、《貞潔事件》《廉潔成龍》《成敗小鶴》《海狸貓為王子》等劇在舞台上紮實向上,傅希茹、楊東虎、藍天、高紅梅、楊洋、魯沊、陳勝傑、董洪松等新一代演員随着舞台修煉而成長。

探索有利于藝術能量釋放的工作機制

良性藝術遺産需要探索有利于藝術能量釋放的運作機制。在現有制度下,學院内部運作機制有一定的改進和完善空間。

例如,北平劇團演出計劃編制的依據大多是劇場内部需求,短期内,難以适應演出市場運作的資訊傳播要求。是以,上海北平劇院實施的"演出項目總體規劃機制",根據市場和觀衆需求,提前編制一年的演出計劃,使演出資訊在潛在需求群體中充分傳播,擴大影響。

平劇藝術的發展、推廣和傳播,應将最新的經營理念和新的傳播方式與傳統的民族民粹主義相結合。例如,如何與私人文化機構合作?在維護劇院國有産業和資源的前提下,可以更充分地發揮一批藝術骨幹的藝術能量,使其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在詳細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上海北平劇院首先制定了劇院的相關營運法規和機制,然後與相應的民營文化機構簽訂了深度戰略合作協定。事實證明,這種合作模式有利于擴大藝術家的社會和市場影響力。在戲劇制作上,上海北平劇院試圖運作"項目制片人"的機制。從王宇的《趙氏孤兒》平劇項目到顔青谷的《小醜挑梁》平劇醜角藝術展項目,劇院正在積極改革自身機制,獲得新的啟示,進而開辟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學院是從事藝術實踐的藝術家的基本組織,隻有高效組織各種資源,最大限度地激發藝術生産力和創造力,才能成為藝術家的精神家園,攀登藝術高峰的階梯。

(作者為上海市文學評論家協會會員)

制圖:趙偉

人民日報(2021年9月30日第20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