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家系列講座|李岩:如何提高産業鍊的安全性、穩定性和競争力?

作者:追趕小天才

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工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李岩在2021中國論壇上就"提高産業鍊的安全性、穩定性和競争力"發表了意見。李岩表示,關鍵是要建構安全可控、高效協作的産業鍊和供應鍊,是補闆和鍛造長闆産業鍊的關鍵。

專家系列講座|李岩:如何提高産業鍊的安全性、穩定性和競争力?

圖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工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李岩在2021年中國論壇上的講話

首先,從産業鍊和供應鍊的角度來看,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别是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的建設和發展,我們的産業鍊水準穩步提高,特别是在一些傳統的紡織服裝制造領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産業鍊配套優勢, 具有一定的國際競争力。在新興産業領域,包括5G和新能源裝備,我們産業鍊的優勢也在加速培育和形成。總體來看,我們的産業鍊與建構高品質供應體系的要求之間還存在差距,總結為三個方面:

首先,中國的産業鍊既有良好的基礎,又有安全顧慮。總體來看,我國許多行業都有基礎較好、支援程度高等優勢。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許多國家的産能面臨急劇下降,全球産業鍊供應鍊受到嚴重打擊,中國将能夠快速恢複産能,為許多國家提供防疫用品和日用品,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做出貢獻。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全球産業鍊重構和大國博弈的背景下,中國産業鍊不穩定、薄弱、不安全的隐憂也随之顯現。全球産業鍊去中心化、多中心化的趨勢,增加了中國産業鍊"不穩定"的挑戰。這一趨勢有可能增加其他國家的産能,減少中國的出口需求,并大大增加中國産業轉移的壓力。同時,面對個别發達國家的打壓,中國産業鍊"不強"的問題也凸顯出來。

您如何看待這種情況?事實上,在這樣高度全球化的分工和高度國際化的國際合作中,任何國家都很難實作完全的自治和控制,這不符合工業經濟的規律。

其次,我們産業鍊面臨的另一大差距是産業鍊的關鍵供應能力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我們的本土化供應能力。

第三,産業鍊的發展品質還有待提高,主要展現在産業鍊的創新設計能力和精益加工環節,然後是衆多知名品牌和美譽度要适應制造業轉型更新、高品質發展和效率提升的需求,當然, 這是一個動态的過程,也是我們未來行業和政府推動的方向。

目前,全球産業鍊正面臨新一輪的重構,不僅面臨疫情沖擊,各國紛紛将産業鍊、供應鍊安全問題擺到了極其重要的位置,因為以往的技術保護主義正在興起,同時可以看到,在這種情況下,全球産業鍊和供應鍊将加速區域性的重建, 本土化和精益化采購,我們也看到了數字化帶來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轉型,包括一體化在内的綠色化,這為産業鍊創新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這些也是我們應該抓住的機遇。

是以,在我看來,要建構安全、可控、高效、協同的産業鍊和供應鍊,我們應該着眼于以下四個方面的努力:

一是産業鍊的補闆和鍛造長闆,這是一種辯證關系。一方面,我們基本能力的提高,是關鍵核心技術的缺乏,需要加快補充,圍繞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國民經濟和民生的主要需求短闆,這不僅僅是處理"卡脖子"問題的需求, 還有我們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是長闆,我們在領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優勢,加快了一批殺手産品的培育,形成了我們的一門優勢。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好三重協同,生産、研發協調,産業鍊上下遊協調,科技創新,現代金融和人才資本協調,才能服務于産業創新。

二是重點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争力的龍頭企業和制造業個體龍頭企業,在産業鍊中發揮重要引領作用。龍頭企業在産業鍊整合上比較強,包括個别冠軍集中在産業冠軍的子領域,一些技術技術、重要裝置、零配件等環節的精耕細作,精益求精和實力,也是我們提高産業鍊水準的重要力量,這裡要特别鼓勵龍頭企業向内看, 與中小企業單打獨鬥,包括加強産業鍊、供應鍊國際合作,形成新生态。

三是抓住新工業革命機遇,積極推動産業鍊創新、數字化、綠色化、引領發展。

第四,圍繞高品質供應體系具有長效機制和良好的制度環境,這種體系環境是低成本的公平競争,還必須是法治和國際商業環境,一方面有利于産業鍊的逼迫、供應鍊更新和高品質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吸引國外高新技術産業和我們共同完善産業鍊和供應鍊, 強大的鍊條延伸鍊,形成安全穩定、有競争力的産業鍊和供應鍊。

制片人:李曉雲

編輯:周家廟

校對:孫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