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稱為社矯對象的“擺渡人”,用嚴格執法、人文關懷幫助社矯對象渡過“考驗期”,重揚人生風帆。近10年來,她管理過的社矯對象有200多人,重新犯罪率為0。
她是本期“平安之星”
廈門市翔安區司法局新圩司法所副所長
李燕惠
李燕惠将“笃行緻知,崇德尚法”作為人生座右銘,在基層司法所裡,燃燒激情,書寫無悔青春,參與廈門首個全國模範司法所建立,又帶領新圩司法所成為全省首批五星級司法所。
“鐵面”女管教
進行解除社群矯正宣告
剛剛參加完一場會議,李燕惠又立刻和民警讨論一起死亡糾紛案件的案情,過一會兒,她還要趕區司法局處理事務。一米六幾的個子,不到九十斤,同僚們打趣她,“台風來了要小心被吹走”。同時也心疼她,“她太操心了,頭發都白了”。
李燕惠做什麼都是一股子認真勁。2012年,李燕惠從華東政法大學畢業,成為廈門市翔安區司法局内厝司法所的一名司法助理員。這位新上任的女管教,很年輕,卻讓社群矯正對象很“頭疼”。
每天不厭其煩地跟蹤比對社群矯正對象的活動軌迹,不時查驗,發現異常情況馬上落實;嚴格組織集中教育和社群服務等管理活動;嚴格處置違法違規行為,遇到硬茬也毫無懼色。
“社群矯正就是個麻煩”。小沈因犯故意傷害罪被判處緩刑,拒絕接受教育,不按時報到,離開居住地也不報備,還狡辯自己當初的行為是正當防衛,被處以兩次警告處分。李燕惠聯合派出所對他開展多次警示教育。“再有第三次,你就要被關進去了”。
李燕惠以為懲處能對小沈起到震懾作用,可小沈卻依然如故。小沈是家裡的頂梁柱,之後李燕惠幾次上門和他談心,從家庭瑣事聊到小沈的違法行為,順勢對他普法,讓小沈最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轉變觀念,認罪伏法,從此嚴格遵守社群矯正管理規定。
李燕惠把社群矯正工作看作是一個“考驗期”,她的工作就是盡力幫助社群矯正對象渡過考驗。
“你們不要光聽我說,我說的可能不對,但規定白紙黑字寫着,不會有錯。”成為司法所負責人後,李燕惠要求從業人員也要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嚴格按照法律辦事,用法律為社矯對象劃定紅線。她說,“社群矯正工作是司法所的底線,我們一定要牢牢守住。”
傾情解難題
對社群矯正對象開展集中教育
6月的一天,社群矯正對象小黃給李燕惠訴苦。在李燕惠的勸導下,困擾小黃的煩心事有了解決方案。這通電話打了1個多小時,挂電話時已經晚上九點多了,還沒有吃上晚飯的李燕惠,又忙着張羅兩個孩子睡覺了。
李燕惠和社群矯正對象打電話,經常打到手機發燙。“不論是‘大話’‘胡話’,還是‘假話’‘狠話’,我都會認真對待。”李燕惠說要傾聽社群矯正對象的訴求,引導他們用理性的方式處理問題,她也沒少替社群矯正對象“解決問題”。
去年,曾經的社群矯正對象小邱跟李燕惠說,包工頭欠他十幾萬工資未結清。“竟然想賴我的帳,我想過去把他打一頓。”李燕惠趕緊勸住他,說能幫忙從中調解。
沒兩天,小邱就接到李燕惠的電話,讓他到司法所一趟。在司法所裡,小邱和包工頭達成了分期支付工資的約定,樂呵呵地走出了司法所。
有問必答、有險必化、有難必幫,社群矯正對象的管理,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關系社會的安全穩定,李燕惠總是傾情傾心傾力,幫助他們解難題。
小孫因小偷小摸,幾次入獄。去年,小孫即将刑滿釋放的時候,司法所提前介入了解情況。
“他小毛病很多,讓他回到村裡來,就是個禍害。”村民們對小孫回歸很抗拒。他哥哥也不認他,“他老婆孩子都走了,還回來幹什麼。”
為無縫銜接,妥善安置小孫。小孫出獄後,李燕惠和村幹部一起陪小孫回到村裡,說服其兄長暫時接納他,并協調民政部門為其辦理了社會救助,讓小孫暫時安置下來。小孫哥哥平日收廢品,早出晚歸,李燕惠就托村幹部幫忙留意,看到小孫哥哥,馬上趕過來做工作。
時常樸實的關心和溫情,感化管理對象,也凝聚起團隊的合力。新圩司法所從業人員陳曉琦說,工作加班,她總是自掏腰包,請大家吃加班餐;蔣麗娟說,工作上的小缺陷,她不會指責,而是耐心指導,引導把工作做得更好。
如今,在李燕惠的帶領下,新圩司法所正積極申報全國模範司法所。李燕惠說,幫助社群矯正對象重揚人生風帆,守護着基層的和諧穩定,是每一名司法行政工作者的基本職責。她将繼續扛起職責使命,不負青春,不負韶華。
來源:福建法治報
責編:王梓娴
稽核:方琮 高奇
■“平安之星”6月月榜出爐!福建這9人入選
■施曉健:為民守護 為愛堅守
■張得意:奮鬥踐初心 實幹擔使命(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