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時報記者張萌)6月9日上午,一名26歲劉姓患者因腦出血、腦腭死亡。7月6日,被認證為"一名拔牙後腦溢血男子家屬"的使用者長沙阿玉較長的描述了他的死因:
智齒于5月25日被拔除,6月1日出現發燒,左下肢腫脹;6月4日下午,他被送往醫院接受檢查,最初被診斷為急性白血病。6月5日,病人因細菌感染而發高燒進入重症監護室,醫生說細菌感染存在于全身血液中。并于6月9日死于腦出血。

"正常情況下,臨床拔牙後嚴重感染的幾率很小,偶爾會發生局部感染,但拔牙引起的嚴重全身感染的幾率很低,如果發生全身感染,很可能與自身全身性疾病有關。中山大學孫中山紀念醫院口腔颌面頭頸部外科副主任範松告訴《衛生時報》。
範松教授強調,雖然拔牙是例行的外科手術,但醫生需要考慮一些因素,拔牙前不僅需要服用牙片或口腔全景圖,還要根據患者的整體狀況和以往病史來确定是否可以進行拔牙。
"全身性疾病患者在拔出牙齒之前需要進行相應的檢查,例如血糖測試,因為如果血糖過高,會影響傷口愈合甚至感染。範松教授指出,在拔牙之前,醫生除了牙齒和颌骨狀況外,還會檢查一些全身性疾病。是以,在拔牙前,根據患者自身的病史和現有檢查結果,對于醫生對病情的判斷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對患者整體健康狀況的清晰了解,不僅有利于拔牙操作本身的安全性,而且避免了一些全身性并發症。
"是以,一般來說,局部感染嚴重或患者患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血友病、白血病等,需要改進相關檢查,邀請相關專家咨詢,然後綜合考慮是否适合拔牙。範松教授說,雖然拔牙是禁忌的,但隻要局部發炎得到控制,或者隻要基礎疾病得到相對控制,臨床拔牙更安全。
目前,家屬已向長沙市醫委報案調解,等待醫委調解,死者具體死因仍在詳細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