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售樓處藏人臉識别系統:360度無死角抓拍

"我想買房子,但售樓裡有人臉識别系統,我不想戴頭盔看房子!"

3月24日,河北省廊坊市的侯女士告訴新京報,當她去廊坊市康橋志遠看房子時,她在銷售辦公室發現了一個人臉識别攝像頭。她認為,這侵犯了個人的隐私權和肖像權,"未經我的許可,他們怎麼能收集我的臉部資訊?""

銷售處安裝了人臉識别系統,康橋志遠也不例外。3月25日至3月28日,新京報記者走訪廊坊市八個銷售辦事處,發現三名銷售辦事處從業人員向記者證明,他們在銷售辦事處安裝了人臉識别攝像頭,"一般客戶不問,銷售不會主動通知。此外,天津、南京等六處房産的銷售人員向新京報記者介紹,他們的店鋪是人臉識别系統,甚至有銷售人員表示,"如果你擔心人臉資訊被收集,可以戴頭盔去看房間。"

銷售處普及安裝人臉識别系統,控制管道(中介)促銷費用相關,即區分客戶是中介看還是銷售人員看,決定是否支付中介傭金。

一家人臉識别系統供應商介紹,他們提供人臉識别系統,除了幫助房地産開發商防止蒼蠅下單外,還可以做客流分析,為周期性營銷政策提供資料支援,是以在很多商場裡,店鋪也有用。

侯女士非常擔心自己的人臉資訊會被非法使用,在談判中被銷售人員告知,人臉識别是為了保護開發商的利益。"那麼誰來保護我們客戶的隐私呢?""我真的不想戴頭盔買房,"侯女士說。

售樓處藏人臉識别系統:360度無死角抓拍

廊坊市多家房地産銷售部,安裝了人臉識别系統,攝像頭可以360度無死角捕捉客戶人臉資訊。攝影:《新京報》記者劉瑞明

"銷售辦公室裡的每個人都會被拍照。

侯女士了解到,銷售處有人臉識别系統,從想通過中介買房,可以獲得"回扣"的好處。

侯女士介紹,所謂"回扣"就是中介人會把自己的部分傭金返還給客戶,"比如同一個賣房的寫字樓價格是100萬元,通過中介購買也是100萬元,但是客戶可以和中介約定,比如中介從開發商那裡獲得傭金, 部分傭金返還給客戶。"

然而,在聯系中,銷售人員告訴侯女士,她不能再通過中介購買,因為她去過銷售辦事處,人臉資訊已被人臉識别系統記錄。銷售處從業人員解釋說,安裝人臉識别系統是為了保護開發者的利益,主要是為了區分客戶和管道(中介)的自然通路。

侯女士辯稱,開發者的行為侵犯了她的肖像權和隐私權,"如果我的面部資訊被用在不正當的地方,我的利益肯定會受到侵犯。這種危害是未知的。未經我的許可,他們如何收集我的人臉資訊?"

3月25日,新京報記者走訪河北省廊坊市康橋志遠營業所,發現銷售處大堂的沙盤上方有一個面向大門和沙盤上方的黑色攝像頭,黑色攝像頭兩側有兩個白色半球形天花闆監控攝像頭。在小商店的大堂走廊裡還有一個黑色攝像頭,它向穿過走廊的顧客開槍。

在康橋志遠銷售處,記者向客戶經理闫伸手詢問是否要去中介回扣管道買房,對方最初對中介退稅金額的勸說較少。記者堅稱自己想通過中介買房,嫦伸才告訴他們,售樓處配備了人臉識别,"我們這裡有兩個黑色攝像頭,是人臉識别攝像頭,白色半球形天花闆攝像頭隻是普通的監控。"

"所有客戶,包括銷售人員,都會被帶走。"開發商拍完客戶的面部資訊後,如果有一天有一個人通過管道(中介)與你的臉部資訊非常相似買房,需要産生額外的傭金,這次系統會比較,然後産生風險預警,"客戶經理告訴新京報。

餘先生說,他們不僅在銷售辦事處有人臉識别系統,而且在廊坊市的許多物業,特别是那些銷售良好的物業,以及銷售辦事處的人臉識别系統。閻先生說,開發商向中介機構支付的傭金是開發商的額外費用,由開發商嚴格控制。"如果客戶是銷售辦公室的自然訪客,開發商不願意向中介機構多支付數萬美元來結算傭金,安裝人臉識别系統将避免開發商的額外費用。

至于人臉資訊是否向外界披露,闫說,開發者不會洩露客戶的面部資訊,"現在開發者收集的人臉資訊在這個領域,屬于監管差距。正如CCTV的"三一方"所揭露的那樣,其他行業可能存在面臨資訊洩露的風險,但開發者主要避免自己額外的費用,而客戶面臨的資訊将在幾個月内自動被系統覆寫,沒有洩露的風險。"

當被問及需要檢視自己的面部資訊時,他說他看不到客戶的面部資訊,"隻能在我們集團總部"。他還表示,在他們的銷售辦公室,如果客戶沒有問銷售辦事處是否有人臉識别,銷售人員不會告訴客戶這件事,隻有當客戶詢問時,才會向客戶解釋。

售樓處藏人臉識别系統:360度無死角抓拍

馬甸橋商店内的攝像頭。攝影:《新京報》記者劉瑞明

在多個銷售辦事處安裝人臉識别裝置

廊坊市安茨區一家中介公司從業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從2018年開始,很多銷售辦事處都安裝了人臉識别攝像頭,隻要客戶最近幾個月去過銷售辦事處兩次以上,人臉識别系統就可以與人臉資訊進行比較,"即使顧客戴着口罩,鼻子上方的部分暴露在外, 系統可以識别。"

3月25日至3月28日,新京報記者走訪廊坊市8處房産,發現有三名售樓人員在記者說需要通過中介購買房屋時,會告知銷售處有特殊的人臉識别裝置。

在廊坊市大洋苑亭的銷售處,銷售員王娜也表示,他們有一個人臉識别系統。在她的指導下,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銷售辦公室大廳裡有四個人臉識别攝像頭,其中兩個左右朝向大廳入口,另外兩個攝像頭左右兩個攝像頭,可以捕捉到沙盤附近顧客的面部資訊。

"當你進來的那一刻,它就被鏡頭捕捉到了,戴口罩或帽子是不好的。拍攝後,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客戶的面部資訊。不過,我們店鋪的銷售一般不着眼于顧客說有人臉識别這件事,提到的話怕顧客的心意。"

"客戶的面部資訊不會以其他方式使用,也不會向公衆披露。是以人臉識别系統對客戶沒有危害。王娜還介紹,客戶在買房後,其在售樓處拍攝的面部資訊将在未來的社群門口、機關門口使用人臉識别系統。

王娜還向記者展示了他們賣手安裝的"遠輝"APP,"這是我們公司開發的,每個客戶在遠輝系統中都有自己的檔案,銷售人員可以提高自己的資訊。客戶通路後捕獲的人臉資訊也會自動同步到應用程式中。

記者在王娜的手機"遠輝"APP上檢視完成購買的客戶資訊,包括客戶的姓名、國籍、手機号碼、位址、貸款方式等資訊。"銷售人員可以截取這些個人資訊的螢幕截圖,但通常不會有人這樣做。

當被要求檢視并删除她的人臉資訊時,王說,如果客戶不是最終買家,相關的人臉資訊将在三個月後删除。

在廊坊市中海鉑悅豪宅的銷售中心也安裝了人臉識别系統。

"我們的大廳裡還有四個攝像頭,可以毫無死胡同地識别。無論你戴着口罩還是帽子,你都可以用一個眼睛就能認出它。"中海鉑金廳銷售心說,人臉識别拍照後會進入系統,如果客戶購買了背面刷的身份,系統會自動驗證客戶的來源。

當心裡介紹的時候,他們的手機還安裝了人臉識别裝置對接APP,如果客戶再次光顧,APP會顯示客戶在某月某天通路過,現在再次通路資訊提示,"客戶不高興也無法避免,多攝像頭可以拍下人方方的照片。"

在參觀廊坊市大樓的過程中,記者還發現,部分銷售辦事處沒有安裝人臉識别裝置。

3月27日,廊坊市榮盛輝煌豪庭房地産顧問葉旭告訴新京報,他們公司此前在銷售辦公室使用過人臉識别裝置,但後來賣房主要依靠開發商自己銷售,很少找中介代理商,是以取消了人臉識别裝置的使用。

除了廊坊市,其他地方的銷售辦事處也有人臉識别的現象。3月30日,《新京報》記者咨詢了望江越福、世茂光明河山、頭包灣築地、天津市保利廣塵、洪坤理想城、榮成南開院醫院銷售處的從業人員,詢問了人臉識别裝置的安裝和使用情況。上述六家酒店的從業人員表示,銷售辦事處安裝了人臉識别系統,該系統将用于從進入銷售辦事處的人那裡收集人臉資訊。

天津宏坤理想城網銷售人員表示,銷售處将豎起一塊牌子,通知看房銷售處人臉識别裝置,"每個銷售處都會貼上去。""但天津榮成南開醫院的網絡銷售人員表示,"都是無意中拍攝的",不會通知遊客的面部資訊已經收集完畢,"如果你擔心戴頭盔去看房間。"

售樓處藏人臉識别系統:360度無死角抓拍

供應商:人臉捕獲準确率 99.8%

在廊坊市房地産走訪中,記者發現開發商使用的攝像頭主要有三個品牌:Vision、Haikangwei VISION、Cloud fr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分别屬于北京龍石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視覺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雲自科技有限公司。

4月2日,新京報記者通過北京龍石科技有限公司的客服聯系了他們公司的銷售人員張福海,張先生說,他們已經為幾家物業提供了人臉識别裝置和服務。他向記者發送了在銷售辦事處安裝人臉識别系統的解決方案。

例如,深圳周邊一個項目使能管道帶來客戶,一個月處理117套新房,其中通道交易104套,占比高達89%。每套傭金約4萬,營銷成本416萬。然而,自然交易客戶從原來的63套/月,急劇減少到13套/月,其中50套自然訪客對客戶不詳,有200萬傭金的疑問,導緻管理層關注。

"為了解決銷售員對藏族客戶(不将客戶資訊輸入系統)、攔截客戶(管道經紀人在門口攔截自然訪客,以均衡推薦傭金為誘餌)、更改号碼(管道經紀人攔截,讓客戶更改手機号碼再推薦進入案例)等方式導緻航班下單現象, 面風控制系統的安裝是必要的。

人臉識别系統的具體業務流程是:中介在客戶看客戶之前,提前半小時将客戶資訊(姓名、性别、手機号碼)上報給系統存檔;或者對交易客戶和來訪客戶進行人臉識别結果的檢查分析,結合業務流程,綜合判斷是否飛單、洗、攔截結論。

張福海介紹,人臉識别系統可以實作對訪客特征的分析,如:年齡、種族、性别、表情、戴眼鏡、就診頻率等。同時,還可以實施客流分析,對不同時間、不同場所的通路次數進行統計,為周期性營銷政策的制定提供資料支援。

雲科技北京分公司的售前專家崔勇表示,他們為多家知名房地産開發商提供了人臉識别系統服務。他們的人臉識别系統還可以生成客戶人臉照片的全景圖,小視訊等,供以後判斷和篩選。

崔勇還介紹,開發者選擇人臉識别系統是為了節省自己的傭金。對此,開發商在一家銷售辦事處投資10萬元用于安裝人臉識别系統,"隻要識别四五個飛單,開發商就可以退貨。是以很多開發者客戶會主動找我們合作。"

來自科技網站的雲顯示,他們可以顯示人臉攝像頭的平均時間可以達到單次識别200ms,可以同時檢測100多個人臉目标,支援年齡、性别、表情、面具等人臉屬性檢測,可以達到99.8%以上的抓拍準确率。此外,前端識别模式支援 300,000 個人臉庫,後端識别模式支援 100 萬個人臉底庫。

售樓處藏人臉識别系統:360度無死角抓拍

人臉識别系統已進入店面

來自技術銷售人員的雲傅鐵健告訴新京報記者,除了與開發商合作外,他們還嘗試了很多其他的經營場景,比如北京門店的一個襯衫品牌,還利用了公司的人臉識别系統,用于客戶識别、員工管理等等。

國美也是雲科技領域的合作夥伴之一。

"在他們位于馬登布裡奇的一家商店,我們去年為他們安裝了一個多人識别攝像頭,用于客流分析。記錄消費者進入商店的軌迹以進行系統分析。王甫鐵健介紹,人臉識别系統在這家店裡會統計消費者在哪家店停留時間最長的時間,可以起到輔助銷售的作用。

4月7日,新京報記者來到北京馬甸橋,發現國美的大中電器配備了來自科技的多路雲識别攝像頭。在大中電器石景山店、央視塔店,也分别安裝了"雲離科技"攝像頭。

大中電氣石景山店店經理告訴新京報,"我們公司有客流統計攝像頭,具體事項需要咨詢大中電氣公司。"

4月8日,大中電氣公司裝修部道具總監徐凱告訴新京報記者,大中電氣石景山店有一台"來自科技的雲"攝像頭,身體健康,用于日常客流統計。

徐凱表示,大中電氣隻是國美集團的一個分公司,國美總部在其部分門店的門内已經安裝了一些客流統計攝像頭,有的人臉捕捉和客流統計功能,是總部統一配備的,在總部的控制之下。

4月9日,國美門店管理部門的從業人員告訴新京報,他們的公司正在與一些相機制造商保持聯系,其中一些正在開展包括面部識别和客流統計在内的項目,"目前最大的擔憂是它會侵犯客戶隐私。"

國美店面營運系統視訊引導部的薛守正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有些門店有人臉識别裝置,就是店面識别,讓裝置識别性别、年齡、通路次數等。但在央視"3月15日晚會"曝光後,3月16日下達通知,讓全國所有門店關閉人臉識别裝置,"不工作,電源、網線都拔掉"。"

事實上,采集人臉資訊是被禁止或限制的,相關部門已經開始采取行動。

2020年底,南京市房地産市場穩定健康促進上司小組辦公室以内部檔案形式釋出相關通知,禁止在商品房銷售現場采集人臉資料,并要求相關部門進行檢查梳理, 發現立即敦促整改。

4月2日,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産局從業人員張女士告訴新京報,去年年底,"曾有過這樣的口頭通知"。"

同樣,2021年1月1日生效的《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也對采集人臉資訊進行了限制。

山東豪彩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先志告訴新京報記者,對個人資訊處理的監督管理,即個人資訊的收集,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征得當事人的同意;個人資訊的使用應以確定安全的原則為指導,不得向他人披露,出售或非法提供;當個人資訊被侵權時,營運商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新京報記者 劉瑞明實習生朱世辰

編輯:甘浩

校對珍妮

來源:新京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