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彩臂金龜,蟲名,分布于福建、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對于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來說,數量是稀缺的。
陽色臂金龜是中國獨有的,在國外沒有分布,但在亞洲還有其他臂金龜,如台灣臂金龜,泰國臂金龜,土耳其金龜,彩色臂金龜,小麥臂金龜,茶臂金龜。不過,彩臂金龜的觀賞價值很高,但其價值能否達到10萬元以上還有待商榷。該物種曾經被傳言滅絕。
陽色臂金龜生活在常綠闊葉林中,成蟲産卵于腐爛的木屑中,卵呈乳白色,首代孵化幼蟲頭部淡黃色,胸部、腹部白色彎曲成C形。
它于1982年被宣布滅絕,但近年來有報道稱發現了這種蠕蟲。2001年在北京的一次拍賣會上,一隻4.4厘米長的陽色金龜标本以20萬元的價格售出。生活價格甚至高于數十萬元。
更多專家承認,"這種昆蟲在市場上賣了六位數,有點太過分了。金龜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能依法買賣,而作為食物鍊底部的昆蟲,一旦大規模捕獲,野生種群的微小變化都會對生态平衡産生很大影響。近年來,随着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加強,打擊野生動物資源的破壞,保護野生動物的宣傳教育,金龜得到了強有力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