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業新聞網近日報道稱,阿根廷總統馬克裡訪華期間,24家阿根廷牛肉生産商參加了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食品飲料博覽會,尋求向中國出口更多牛肉。
據報道,中國是阿根廷最大的冷凍牛肉出口國,2016年向中國出口了52,793噸牛肉,産生了2.18億美元的外彙。2017年第一季度,阿根廷向中國出口牛肉17,900噸,占同期阿根廷牛肉出口量的近50%。
阿根廷牛肉出口協會代表馬裡奧·拉文蒂諾(Mario Laventino)表示,中國是世界領先的牛肉、雞肉和豬肉消費國,每年消費7700萬噸,是以中國市場的前景是無限的。
補充性需求
根據阿根廷牛肉出口協會(ABC)的一份報告,今年到目前為止,牛肉出口一直呈積極趨勢,1月份牛肉出口量增長了23%,達到25,000噸。該報告稱,這一現象是由阿根廷向中國出口的冷凍牛肉推動的,中國已超過德國成為阿根廷冷凍牛肉的最大出口目的地,阿根廷1月份向中國出口了7,300多噸牛肉,超過3000萬美元。
"在過去兩年中,阿根廷對世界的牛肉出口成倍增加,對中國的牛肉出口增加了兩倍,整體趨勢繼續上升,"阿根廷牛肉推廣機構負責人Juan Jos說。這與阿富汗和中國之間的良好互動有着非常好的關系。
喬斯指出,兩國目前正在談判一些相關政策協定,例如同意将阿根廷的冷骨牛肉進口到中國,牛内髒進口到中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研究所研究員謝文澤告訴《國際商業日報》,近年來南美牛肉從中國牛肉市場進口量巨大,主要是由于中國人消費水準提高,消費者對優質牛肉的需求急劇增加。總的來說,"南美牛肉"包括來自阿根廷和巴西的牛肉,這兩個國家已成為其出口貿易的新增長點。
就阿根廷牛肉的競争優勢而言,謝文澤指出,潘帕斯草原的地理環境适合放牧,牛肉品質優越,散養方式成本低,價格具有競争優勢。根據MIG CLUB的品嘗測試,相同等級的阿根廷牛肉比南美洲其他地區的味道更好。同時,中國和阿根廷近年來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聯系,中國消費者對阿根廷牛肉的認知度也在不斷提高。
打破障礙
2008年,阿根廷前總統克裡斯蒂娜·費爾南德斯(Cristina Fernandez)實施了一項保護性政策,以遏制牛肉出口,以確定向當地市場的供應并遏制價格上漲。結果,屠夫轉向大豆等作物,導緻阿根廷牛肉出口下降。現任總統毛裡(Mauri)于2016年1月以寬松的經濟政策上台,并取消了對牛肉出口的限制。2016年10月,阿根廷農業部長裡卡多·布裡亞爾(Ricardo Buryail)通知政府,政府決定重新準許對牛肉出口商給予5%的退稅。
盡管恢複了優惠政策,但謝先生指出,與澳洲、紐西蘭和美國的牛肉相比,阿根廷牛肉出口競争力仍然有限,這一點仍然很重要。澳洲和紐西蘭是中國牛肉進口的主要來源,7月份将從美國進口,雖然仍有需求,但進口商已經占據了中國市場的一定數量。此外,這些國家與中國有自由貿易協定,具有有競争力的價格優勢。
早些時候,巴西農業、畜牧業和食品供應部長馬吉(Magee)和阿根廷農業集團的代表強烈呼籲與中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但謝燕益指出,兩國的工業利益存在分歧。而且,根據南方共同市場一緻性原則,自貿協定需要成員國一緻通過才能達成,存在困難的問題。
據"紀事報"報道,阿根廷在2017年排名前10位,出口總量為25萬噸(世界牛肉出口量為964.1萬噸)。近17年來,阿根廷逐漸失去了作為主要牛肉出口國的地位。
解振華建議,中國和阿根廷可以考慮在當地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以收獲早期的成果。此外,可以考慮人民币作為貿易結算中的結算貨币,以避免貨币匯率波動的負面影響,達到穩定價格和增強出口競争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