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藝術新銳|陽帆:将情感融入筆端

作者:杭州日報藝術典藏
藝術新銳|陽帆:将情感融入筆端

記者 孫磊

真誠而強烈的感情往往是藝術作品的生命力。在藝術家楊帆看來,藝術感受畢竟不是數學公式,不是那麼多對與錯,有時線條是确定的,藝術感受未必到位,修改不是為了表達對錯,也不是因為觀衆的眼睛裡的美麗和醜陋,而是追求不同藝術感受的釋放和表達, 讓畫中的不同情感能夠沉澱和疊加,讓所有真摯的感情都能在筆的盡頭保留和表達出來。

藝術新銳|陽帆:将情感融入筆端

楊帆:把情感放到筆端

藝術新銳|陽帆:将情感融入筆端

廣西桂林楊帆,2009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獲學士學位,2012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壁畫材料及水墨畫研究,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杭州美術學院專職畫家,《杭州美術》編輯, 浙江省中國畫研究會理事長,杭州市美術家協會理事長,浙江省首屆"丹青新風"視覺藝術青年才俊,作品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級藝術收藏。大型藝術創作《解放杭州》《法賢西進法》曾入選杭州市文化聯盟美術項目和湖北省荊州曆史文化主題藝術創作項目,參加G20杭州峰會《美麗浙江》系列明信片《浙大戲》素描作品。

楊帆自我叙事:看就是畫,讀就是感情,了解就是人生。創作真情永遠是一顆種子,埋藏在繪畫中,種在心中,即使不開花,不堅強,也得不到人們的愛戴和贊美,畫家的精神,依然永遠埋藏在這個藝術園子裡。有慈悲,有慈悲,有陶醉,有低落,有快樂,有悲傷......

俗話說,"外教造,得心","造"魔與人之間一直有着莫名其妙的聯系。人們常常把自己的感情放在物上,愛在物上,就像高士玩水來為自己感到羞愧,月亮的孩子和傷痛,喝酒的人拿着鬥酒,詩人發出悲傷的聲音。畫家也是如此,往往默默無聞是以筆,哪裡有很多原因呢?我在山中長大,湖邊靠近大門,雖然遠離大河,甚至平靜地掀起一點海浪,但周圍是青山,自然與世隔絕。每次靜靜地看着它,仿佛世界隻剩下屬于自己,一個人,一個木筏,一個水湖支撐着整個世界。方芝"煙光天,全部漂浮在茂密的樹葉之間。箱子裡滿是酒紅色,然後有一幅畫"為什麼?這隻是情緒化的。

生活有時需要酒的滋養,有時需要苦茶的安慰,天空很不一樣,宇宙是無限的,或者快樂的事情,或者悲傷和沮喪的人,都可以在這裡交談。願綠水環繞着這個地方,園林将得到休息,願這裡的風雨如一種恩典,美國猶如鮮花。無論如何,這些照片總是承載着我的希望和理想,有我一直在流浪的夢想,也有讓我沉溺于無盡的孤獨......

"富人年" 152cmX140cm 2020

藝術新銳|陽帆:将情感融入筆端

紮希德勒 240cmX200cm 2017

學術回顧

兩周前,當我收到為楊帆的畫作寫文章的消息時,我尴尬了很長一段時間,因為我不是名人,無法達到"效果";我認識楊帆是因為他和他的研究所學生導師黃俊教授和古美術研究所學生一起,因為教室有限,所有的研究所學生都在一個教室裡。我不擅長水墨畫,楊帆是黃俊教授單獨教授水墨畫的研究所學生。是以對我來說,認識楊帆充其量隻能說是一個"旁觀者"。在這裡,我隻能談談楊帆的藝術,以及他作為旁觀者的一些成長過程。

楊帆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尊重,善于學習,樂于受苦。楊帆能夠在中國美術學院的衆多學生中脫穎而出,毫無疑問,這要歸功于他的導師黃俊教授,黃俊教授是一位非常聰明的藝術家,具有高度的了解力,很多人看他的畫作都認為受到西方繪畫的深刻影響。看他的畫就知道了,其實他的筆、墨、水的運用和塑形都是很傳統的中國,他隻是借用了西方繪畫中的一個點,那就是對空間方法的了解,當然,中國畫也有獨特的空間了解方法,但是他可以把它組合在一起,而且結合得很細膩,甚至不說出來。我陪他去敦煌看壁畫,在沙漠聊天也再次證明我對黃俊教授的看法是正确的。他不僅對古代傳統有着深刻的了解,而且有着非凡的洞察力。他看到了東方藝術中的威懾精神,"上帝的力量",是以他的畫有不同的震撼感,讓同行看。楊帆的學生也屬于高度覺悟的學生,也許這種"默契",他很快就能進入黃俊教授的教學課程,而且繪畫非常好,特别是在黃俊教授的指導下,馬上就進入了大型水墨人物畫的創作,這是藝術最重要和最難的層次。作為一名學生,他完成了幾幅大型肖像畫并獲得了獎項。他也知道黃俊教授的中國傳統藝術根深蒂固,是以當黃俊教授安排他來我學習臨沂傳統壁畫時,他不僅非常喜歡,而且我從他關于臨沂古代的課程中發現,他具有普通學生的不同品質, 也就是說,他能夠對古代藝術的每一條線和每一種色彩表達提出自己的想法和了解。我很久沒見過這種品質的學生了,因為這是"閱讀"古代藝術的最佳方式。後來,我才知道,他的大學啟蒙老師是李偉老師,李偉老師有很好的"讀懂"古畫教學方法,我想起李偉老師經常跟我說的"讀古畫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說明李偉先生對古代藝術有着深刻的解讀。可以看出,楊帆也學到了李偉老師對藝術诠釋的學習态度和方法,當然,他也學到了李偉老師的優秀品質。這很重要,我和黃俊教授的前任老師馬玉如先生反複教導我們"性格就是繪畫"。是以楊帆來到黃俊先生面前後,似乎能夠非常輕松地讀懂黃俊教授的畫作,他出色的學習和不懈的努力,以及對老師的尊重,讓他的導師非常滿意。我所知道的,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隻要教室裡有人,一定有他,我想寫這個,要說明一個藝術家不僅有良好的素質和了解力,勤奮也必須是必要的。這也是當今年輕藝術家成功的重要因素。我還想補充一點,楊帆進入中國美術學院時的職業成績是倒數第二,隻是因為他的文化成績和錄取率都很高。這也說明了文學修養的重要性。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文化成績不好學藝術,這才是真正的"錯孩子"。

藝術新銳|陽帆:将情感融入筆端

"黃色花崗岩烈士" 208cmX200cm

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全國優秀作品展獎是最高獎項

藝術新銳|陽帆:将情感融入筆端

家 188cmX107cm 2020

我一直關注楊凡繪畫的每一個階段,從近期的創意作品展,他的表現和運用水墨進入技巧時期,尤其是空間塑造的濃厚感覺有了非常明顯的突破。這裡還提到關注的點,他的繪畫開始呈現出"大",這種"大"超越了素養和繪畫的審美局限。這讓我想起了安排他參觀新疆克孜勒石窟遺址的古壁畫的課程。他在短時間内參觀了兩幅壁畫,看到它們我感到非常驚訝,他能夠在瞬間将墨水和墨水便士應用于古代線條和色彩的表演,這是許多學生花了很長時間才實作的。而當他回來的時候,他的創作開始"大",表明他已經看到了古代壁畫藝術中的"大"勢頭。也許他真的明白了黃俊教授的畫為什麼這麼大氣。這也是現代藝術值得吸收的古代藝術精髓。現在很多人喜歡聲稱自己受到了古代藝術的影響,其實真正的影響是罕見的。

誠然,楊帆作為一名年輕藝術家在學習和探索藝術之道上是正确的,他的繪畫展現了自己的力量,畫中的精神和氛圍,黑白加工和厚實的空間塑造,以及紮實的基本功都以不同的風格出現。當我們看他的畫時,我們可以直接感受到這一點。特别是在他的研究所學生創作中,他大膽地嘗試使用中國畫中"減法"的表達方式,使畫面呈現出一種奇怪的效果。當然,他還在探索色彩表達,最近看到他的很多新作,還是很欣慰的。不斷創新是藝術生活的必須和象征。希望揚帆同學們繼續沿着這條路走下去,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這是我作為"旁觀者"寄予他的一點希望。

- 謝成水(中國美術學院敦煌研究院客座教授)

藝術新銳|陽帆:将情感融入筆端

當時的花 34cmX138cm 2020

藝術新銳|陽帆:将情感融入筆端

"藍天白雲" 34cmX138cm 2020

楊帆是深思熟慮和創造性的激情,作為一個藝術家,擁有這樣的基因是罕見的。他掌握了專業基礎模組化和傳統技術,創作成就巨大,通過互相解讀的基礎和創作的轉換,逐漸清晰并開始突破傳統和目前水墨語境的命題方向。

黃俊(中國美術學院美術教育與管理學院院長、教授)

藝術新銳|陽帆:将情感融入筆端

"孫子"190cmX107cm 2020

藝術新銳|陽帆:将情感融入筆端

《山中女人》 240cmX187cm 2017

藝術新銳|陽帆:将情感融入筆端

編輯:孫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