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5月26日——5月26日,武漢市人才傳感器教育訓練課程開通,武漢市60家知名企業、高校人力資源上司齊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暢通工作機制,提高人才服務水準,優化人才服務體驗,開創人才活力城市新時代。

現場教育訓練活動。
據介紹,該教育訓練班為武漢市委組織部(市招聘局)主辦,由市人民社會局主辦,承辦了全市首個人才傳感器教育訓練課程。學員來自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知名高校、湖北光谷實驗室等7個新重點實驗室,長飛光纖、消防科技、東風汽車、小米、北京東方、華興光電、華為、科普生物、上汽通用、中鐵橋局、高德紅外等數十家武漢市重點行業龍頭企業。
"這60家企業是武漢人才承載能力的關鍵機關,未來的人才工作将精确地依靠這些機關,賦予它們更大的自主權,成為武漢高層次人才上司的主體。市委組織部(市招聘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人才部門與用人機關之間建立更加直接、人性化的關系,是做好人才的關鍵和基礎。
教育訓練人員進行小組讨論。
華為武漢研究院高端人才招聘負責人曼睿表示,企業與政府部門建立及時有效的溝通管道,極大地幫助企業開展人才工作,"及時擷取和洞察相關政策,特别是在引進高端人才方面,在強有力的政策支援下, 可以更好地執行。"
在教育訓練班上,武漢市招聘局副局長、中國工業科技副總裁張琴分享了他21年人才工作的經驗和經驗。"如今,政府部門和企業要做好人才工作,面臨許多挑戰。
張勤認為,政策傳輸信号衰減、資訊不同步、人才個性化訴求等實際困境和要求,都是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良好的政策,加上有效的溝通管道,将成為該市下一個突破重點領域。
"我們對武漢的高水準人才有非常強烈的需求。希望依托政府相關管道拓寬人才引進的覆寫面。"武漢是聯想形象的重要研發生産基地,包括手術機器人、可穿戴裝置、網際網路遠端醫療等新興業務領域正在武漢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今年4月,投資50億元建成的聯合醫療武漢總部正式開業。目前,武漢基地的員勞工數已接近1000人。"預計到2025年左右,武漢基地的員勞工數将超過2500人。"于旭說。
華中科技大學人事部副主任劉震表示,高校應與政府部門密切合作,在人才工作的各個方面進行合作。同時,高校的人才工作也應不斷創新方法、思路,學習企業的先進實踐,提高人才服務水準。
在教育訓練課程中,市組織部門(市招聘局)、市人民社會局相關部門負責人分别就武漢市高層次人才、青年人才工作、專業技術人員工作等進行了分享,60名教育訓練生分為9個小組,就企業人才工作、企業能力提升等方面進行了分組讨論, 以及交流和分享。
(長江日報記者吳偉、記者吳兆才)
編輯: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