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譚麒麟:灣區年輕人應該多交流,多寫好作品

作者:南方都市報
譚麒麟:灣區年輕人應該多交流,多寫好作品

對于年輕歌手趙維成(左)和羅偉曼(右),譚主席給予了很多指導。

譚麒麟:灣區年輕人應該多交流,多寫好作品

趙說,與譚麒麟合作的《男人的羅曼史》是一段難忘的回憶。

譚麒麟:灣區年輕人應該多交流,多寫好作品

灣區音樂情書灣區愛情

9月21日,灣區中秋影音音樂聯歡晚會《灣區升月2021》,不會缺少"校長"譚麒麟的形象,因為他是經典粵語歌曲的最佳代表。對于這次即将到來的晚會,經曆了粵語金歌時代的"校長"表達了極大的期待和幸福。對于大灣區,祖籍廣東新社的"校長"有很多特别的感受:"我的第二場露天演唱會在廣州越秀山舉行,廣東歌迷們特别熱情,特别強大!"

在粵語金曲的黃金歲月裡,"校長"用無數的"金歌"賺了很多錢。在他記憶中,那個時代的音樂界,有無數知名歌手一起譜寫《黃金歲月》的粵語歌曲,點亮了大家的共鳴點,"我們這個時代的歌,旋律很美,歌詞也非常優雅,簡單易記,我們會覺得這與他們有關。

對于音樂産業的未來,随着趙玉成和羅玉滿的采訪,"譚總裁"期待更多優秀歌手的出現,也希望整個灣區和香港的年輕人能夠繼續拉近距離,寫出更多的好作品。撰稿:南都記者 丁輝峰 見習記者 林文琪

01 灣區綜合體

廣東新社土生土長的譚麒麟說,他對大灣區有着深厚的感情,"香港露天體育場演唱會之後,我的第二場露天演唱會去了廣州越秀山。廣東的每場演唱會都沒有壓力,不用注意什麼時候說舌頭!!哈哈,廣東球迷特别熱情,也特别強烈。另外,父親對祖國的感情也對譚麒麟産生了很大的影響,"雖然他已經離開了我們,但在我心裡,他說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的。

南都:祖傳的廣東新社會,對大灣區有什麼特别的感受或印象?

譚麒麟:當然。因為我是說粵語,是以在廣東的每一場演唱會,完全沒有壓力,不注意什麼時候說舌頭哈哈。

南都:廣州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譚麒麟:我不知道我在廣州開過多少場演唱會。我在香港大球場舉辦了一場露天音樂會,第二場露天音樂會是在廣州越秀山,當時你還沒有出生。

南都:香港也是大灣區的明珠,1997年,你舉辦了一場回歸香港的演唱會,今年是香港回歸24周年,今天站回去,有什麼感受?

譚先生:經過1997年香港統一這麼多年,我看到香港發生了許多變化,統一後也有很多機遇。香港藝術家有很多機會在內地演出,交流也變得更加多樣化,我想我們的心會更緊密。

南都:你父親是抗戰老兵。它影響了你嗎?

譚麒麟:當然。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經常聽到爸爸說他是第19路軍的一員,是一名運輸隊長,擁有超過40,000名司機和士兵。他還說,他曾經是一名歌手,唱得很好,但是因為經常菲爾德上校帶領演習,聲音嘶啞,哈哈。雖然他已經離開了我們,但在我心裡,他說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現在我經常翻閱一些資訊,卻發現他告訴我一些事情,很多事情都是真的。他曾經提到,他曾代表中國參加1936年柏林奧運會。當時,有一張十字星表是高層送給他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十字星表還是很珍貴的,是傳家寶。

南都:說到大灣區,你心裡有哪些美好的事物?

譚麒麟:疫情爆發後,我還想去。今年年底有一個計劃,因為整個灣區有這麼多的城市和粉絲,如果你能在舞台上見到粉絲,當然很開心。而廣東歌迷們特别熱情和堅強,我還可以和廣東歌迷在舞台上用粵語互動啊,溝通特别流暢,我當然高興。

02 黃金歲月

在香港音樂的黃金時代,有不亞于譚麒麟的形象,無論是在溫娜樂隊還是在他的個人時期,《校長》在當時粵樂壇情歌的風格上都烙上了"Yu"的烙印。回顧那個時代,譚說,當年最大的特點是,當時音樂界出現的每一位歌手都非常有辨識度。直到今天,譚詠麟一直沒有停止寫"黃金歲月"的傳奇,他透露自己已經在制作一張新專輯了。

南都:你是粵語流行音樂黃金時代的見證人,回想起來,那個時代的特别風格和精神是什麼?

譚麒麟:那個時代的香港歌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說到這裡,就像我們的前輩徐冠傑、羅文一樣,他們的聲音一出來就知道他們是誰,認可度也超強。女歌手有徐曉峰、葉偉文等,也都聽,都能認出自己的聲音。後來,像哥哥(張國榮)、陳百強、梅豔芳,任何開場,都知道誰在唱歌。

但今天,說起來有點有趣。例如,就像我有朋友從國外回來,在收音機裡聽歌一樣,我們談論這一天,他突然說,"是的,十分鐘過去了,為什麼這首歌這麼長?"這還沒有結束。其實這是三個人三首歌,但他沒聽見,以為是一個人。這證明聲音線條和風格真的太接近了。也可能是歌曲的風格太接近了,每個人都變得沒有了自己的出路。

南都:你如何做出自己的特點和認可?

譚麒麟:憑借實力(笑),是的,靠努力,當然要有一點點運氣,也要用自己的心去做。抓住每一個機會,唱這些歌。我真的忽略了任何(因素),隻要我有機會,我就會嘗試。無論結果如何,我都喜歡這個過程。所有這些未來的事情我都不知道,但我會喜歡這個過程。

南都:你唱了很多粵語情歌,《深秋的愛情》《水花》《說不出再見》《愛在生命中》等等,這些歌現在90、00之後也非常熟悉,你覺得這些歌有什麼特點,可以傳遍幾代人?

譚麒麟:我們這個時代的歌曲,旋律很美,歌詞也很優雅,簡單易記,你會覺得這和他們有關。有關于愛情,有關于挫折和失落,很容易引起共鳴。但現在這首歌的旋律就少了,有時候歌詞太深刻,包含太多的訴求,成為粉絲定制的一部分,大家覺得共鳴的"點",很難被燒掉。

南都:譚總統正在準備一首新歌嗎?

譚麒麟:加裡和我都在做準備。

趙玉成:今年已經發行了一首歌《我的世界》,現在正在準備第二首新單曲,叫《愛第二》。

譚麒麟:"愛第二"的第一個詞是什麼?

趙偉成:友誼第一。

譚麒麟:哈哈,我能說話。我也在制作一張新專輯,我已經錄制了幾張。那就看羅玉滿在音樂上有沒有發展的機會,他的聲線也很好。

南都:有什麼技巧可以保持活力分享嗎?

譚麒麟:是的,多吃防腐劑啊(笑)。這是一個笑話,多做運動。我們過去在香港的周二,周四晚上,周三和周六,周一和周五打羽毛球。現在我在周一和周五打保齡球。

趙偉成:校長打保齡球很辛苦!

譚麒麟:将軍,以前比較厲害。但現在,如果練習,也還行,接近團隊的水準。

03 年輕一代

從1986年演唱會開始的時候,譚麒麟就對歌迷們說:"紅館就像一所學校,你每天晚上都來夜校(聽歌),而我每天晚上都和你在一起,用歌聲教你一些人性的真理,我感覺自己就像學校的校長!從此,"譚總統"就成了譚麒麟的名字。對于年輕歌手來說,《譚校長》确實給了他們很多指導。

南都:現在在香港,大陸音樂,除了下一代和你一起接受我們的通路趙玉成和羅偉曼,你有沒有很喜歡和仰望的歌手?

譚麒麟:趙玉成和羅玉滿,哈哈當然也要靠自己的努力和運氣,還要看自己能否把握好機會,機會不是武斷天上來,更是自己努力拼搏。香港也有一些歌手讓我比較看好,比如最近"Sound Dreams傳奇"節目派來了一批年輕學生。節目中的嚴明軒雖然隻有16歲,但唱得不錯。還有學生Yumi,我非常看好她。男歌手比較弱,這兩個女生的可塑性很強,一個16歲,一個14歲,但是她們的台風、歌唱的情緒,都很到位。

南都:如果有機會的話,會不會和兩個後代趙維成、羅偉曼一起開演唱會?

譚麒麟:他們都是藝術家,是以由他們來看看各自的日程安排。我有很多歌曲可以一起唱,那是一起巡演的時候了。

南都:對于趙維成和羅偉滿這兩位年輕一代,你平時有什麼指導和支援?

譚麒麟:我很嚴格,但讓他們自己說吧。

趙玉成:這兩三年來,我和校長一起去旅遊,我們去過大灣區很多地方。包括我和家鄉肇慶校長唱的那首歌《男人的浪漫》,這是一段非常深刻而難忘的回憶。校長對我非常嚴格,每次排練都可能有一個驚喜的考驗。例如,他正在排練一首歌,突然對我大喊,"加裡試一試。是以我将一直處于"戰鬥狀态",我必須每分鐘都做好準備。

羅偉曼:這是我第一次正式與校長一起登上舞台。私下裡,我們經常一起唱歌。

譚麒麟:私下裡我們一起踢足球,我們踢多哈。

羅玉滿:是的,是以這次我也很緊張,加裡總是處于"戰鬥狀态",但我是第一次進入"戰鬥狀态",這次是小試刀,希望以後能多在校長的配合下。校長會私下給我們很多建議,比如在保持歌唱風格的同時,輕輕地把一點小貼士"塞進"我們的"口袋"裡。但這非常有用。具有這樣舞台經驗的前輩也可以教給我們,這樣我們就不必走那麼多S形路了。

南都:趙偉成、羅偉曼能否透露一下未來的工作計劃?

趙玉成:我的新歌預定10月在大灣區發行。這主要是關于音樂工作規劃。

羅玉滿:我剛拍完一部以香港為背景的戲劇《黑金風暴》。在準備回内地後,大灣區有很多來自香港的資深音樂家,他們希望将來能有音樂合作。

趙玉成:因為我們也熱愛美食,是以有計劃在大灣區的這邊做美食做創業方向。國家也鼓勵香港青年來創業,我們正在考慮在歌唱之外發展事業。

譚先生:說到這裡,我也有很多想法,我們應該拉近香港與大灣區年輕人之間的距離,多做接觸,讓我們更好地了解祖國的發展。香港有很多年輕人不了解,很難讓他們去内地了解近年來的疫情。我看到了這個國家的發展,特别是大灣區,作為1990年代的火箭發射。現在有這麼多的機會讓年輕人來大灣區演出,年輕人和年輕人交流得更多,我們會更容易交換意見。香港的年輕人來到内地,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和聲音唱進作品中,比較容易比對。

南都:校長有什麼可以和今天的年輕人分享的嗎?

譚麒麟:時代真的不一樣了。孩子們仍然想教書,不是責罵他,而是和他們講道理。告訴他們,中國人有尊重老師、高度尊重和禮儀的傳統。現在很多孩子沉迷于"玩機器",不和長輩聊天,我見過太多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