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昆明大會和北京大會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交通發展新起點

《中國日報》10月22日電(記者張偉)10月22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大使在"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交通促進全球發展"主題釋出會上表示,《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屆締約方大會(C0P15)和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交通發展的新起點。

上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屆締約方大會第一階段會議(C0P15)和第二屆聯合國可持續交通全球會議在中國昆明和北京成功召開,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張軍表示,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全球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多年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标的成果已經喪失。運輸業受疫情打擊尤為嚴重,全球供應鍊、産業鍊和價值鍊難以運作。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與疫情一樣,給人類敲響了警鐘,促使人們深入思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在此背景下,兩會的召開是及時和重要的。

張指出,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隻有共同努力,迅速采取行動,才能實作可持續、包容、有韌性的疫情後複蘇,加快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各方高度重視兩會,積極參與交流讨論,共同推動會議取得豐碩成果。這顯示了國際社會共同抗擊疫情、應對全球挑戰的決心,為全球發展事業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張說,在兩會籌備過程中,中國一直與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和所有會員國保持溝通協調,積極發揮東道國的主導作用,為克服疫情影響作出了巨大努力。習近平主席出席了C0P15上司人峰會和可持續交通大會開幕式并發表了重要講話,全面闡述了促進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交通發展的主要理念,提出了中國的主張和倡議,為落實2030年議程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了中國的貢獻。在可持續交通大會開幕式上,習主席強調交通是經濟與文明的紐帶,倡導各方順應世界發展趨勢,推動全球交通合作,譜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貿易投資順暢、文明溝通的新篇章。

張說,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兩會取得了豐碩成果。C0P15第一階段成功主辦了上司人峰會、部長級會議和生态文明論壇,并通過了成果檔案《昆明宣言》,呼籲各方采取行動,在地球上建立一個生命共同體,就2050年的願景發出強烈的政治信号,該願景旨在實作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并為明年會議第二階段制定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架構奠定廣泛的共識和堅實的基礎。在可持續交通大會上,在民生、綠色發展、安全發展、互聯互通、應對疫情和經濟複蘇等領域進行了政策對話,并提出了實施《2030年議程》中交通相關目标的行動舉措。習近平主席還在兩次會議上宣布,中國将投資15億元設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建立中國國際交通可持續創新與知識中心,建構富碳、碳中和、"一氮"政策體系和國家公園和植物園體系,彰顯中國對全球發展的責任和承諾, 并為國際社會樹立榜樣。

張說,中國願與各方一道,在大會成果的基礎上深化全球發展夥伴關系,助力落實《2030年議程》。不久前,習主席在第76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中提出的關于全球發展倡議的莊嚴建議,受到各方的普遍歡迎。該倡議以發展為中心,以人為中心,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創新為驅動,聚焦減貧、氣候變化與綠色發展、互聯互通,緻力于推動全球更強大、更綠色、更健康的發展。習主席在昆明和北京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符合《全球發展倡議》。我們歡迎各方積極參與這一重要倡議,為執行《2030年議程》注入新的政治動力。

聯合國主管經濟和社會事務副秘書長劉振民、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穆雷瑪女士、中國生态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戴東昌出席了吹風會并回顧了兩次會議。

來源:中國 Daily.com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