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讀!重慶怎樣打造現代大都市?

作者:重慶日報

方圓 兩條河流觀察

重慶市是現代化的重要載體,主要大都市區在重慶現代化建設中肩負着特殊使命。

9月23日,重慶召開主都市圈工作座談會,明确要加快建設具有人文文化的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現代化大都市。

本次會議是繼去年5月主城都市工作座談會之後,重慶市政府對主城都市圈工作,特别是城市建設工作重新部署,進而推進。

未來,主要大都市區将如何建設?《兩河觀測》采訪了一些城市和區域發展專家。

解讀!重慶怎樣打造現代大都市?

明亮的燈光照亮了重慶。崔麗 照片/視覺 重慶

國際化

國際化,展現了一個城市發展的願景和高度,構成了城市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對于以成為現代化國際城市之一為目标的重慶來說,主要大都市區是邁向國際化的"主戰場"。目前,重慶正在大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内陸國際物流樞紐、内陸國際金融中心、中西部國際交流中心、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等。

重慶社會科學院城市與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彭勁松認為,現代國際大都市是随着經濟全球化和新一代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新一代資訊技術而誕生的城鎮化的"先進形式"。重慶建設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現代化的人類文化大都市,不僅是中央政府對新時期重慶城市發展的戰略要求,也是重慶積極融入兩個周期新發展格局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也是重慶參與全球城市競争與合作的重要把握者。

在他看來,重慶要建設現代化大都市,必須緊跟大都市的内涵和主要特點,長闆做精,短闆補齊,從建設國際大都市的核心功能出發,展現"國際模式",突出"重慶風"。具體而言,可以在以下領域做出努力

建構便捷連結的國際樞紐網絡,建構以國際覆寫、航空、高鐵為支撐的綜合立體交通樞紐,推進新型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建構國際資訊通信和資料計算樞紐。

打造國際高端要素配置高地,推動核心高端産業要素、現代金融要素、現代貿易要素和涉及國家安全能力的要素平台體系建設,大力吸引國際企業總部機構落戶。

提升國際交流中心建設水準,打造一批新的地标、新的國際交流階段,舉辦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動,增強國際事務的協調和服務能力。

打造科技創新重要源泉,提升科技基礎設施與創新平台布局水準,增強基礎研究、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能力,推進創新改革試點,建構以雙城經濟圈為核心的區域協同創新體系。

解讀!重慶怎樣打造現代大都市?

中歐榕樹(Chengyu)慢慢地駛向德國杜伊斯堡。張金輝/視覺重慶

綠化

綠色是城市發展的背景色。

推進主城區綠色建設和發展,是重慶建設"山水之美之地"的意義所在,也是重慶繞着碳峰、碳中和目标,走生态優先、綠色低碳優質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的必由之路。

重慶工商大學城餘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周兵認為,大都市主區要大力推進綠色化,以經濟社會發展整體綠色轉型為主導,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重點, 加快形成資源節約型、環保型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進一步凸顯"山水之美之地"的獨特魅力——

▶産業結構,要抓好各項政策、财稅手段,引導鋼鐵、建材、有色、化工等傳統産業轉型更新的作用,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新技術産業和現代服務業,進一步優化産業結構。

▶在招商引資上,摒棄以往"撿到籃子都是菜"的觀念,嚴格準入,結束"兩高"項目,重點延伸鍊條、補鍊、強鍊,大力引進高科技含量,強力驅動,項目發展前景良好。

▶在生産方式上,要加強技術創新、污染防治、碳減排和節能全過程,增加清潔能源在公共交通、計程車、物流配送等領域的推廣。

▶生活方式,鼓勵市民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倡導簡單适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解讀!重慶怎樣打造現代大都市?

江北嘴金融核心區的出現。謝志強/視覺重慶

聰明

智慧是時代現代大都市最鮮明的特征。

近年來,重慶開展以大資料智能為主導的深度創新驅動發展,抓好數字化産業化,單槍匹馬抓好産業數字化,積極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智慧小鎮"、"智慧城市",用大資料智能賦能經濟,為生命。

重慶工商大學城峪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中心研究員莫元明表示,過去一年,主要大都市區擴大更新,常住人口已超過2000萬,GDP占全市的77.8%。

接下來,主都市區要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轉型趨勢,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新基建,依托大資料、人工智能、區塊鍊、雲計算、元宇宙等先進技術,重點關注智能制造、智能建設, 進一步拓展"核心屏核網"全産業鍊,培育"雲數點"全要素群,打造"住宅玩樂購"全場景集、數字政府建設,重點推進科普城市、智慧園區等智慧城市建設,打造城市更新新名片,讓"智慧小鎮""智慧城市"享有盛譽, 助力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解讀!重慶怎樣打造現代大都市?

重慶安防大腦在西南地區架起了網絡安全的新高地。張金輝/視覺重慶

人類文化

人類文化是城市發展的價值追求。

重慶是一座曆史文化名城,曆史資源豐富,文化遺産深厚,在發展中注重遺産和保護城市的文化背景,正着力建設一座溫度更高、更宜居的現代化城市。

在周冰看來,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是市民的精神家園,也是突出城市軟實力的重要"視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提升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使物質文明與精神文化融為一體, 并不斷增強人民群衆在促進主要城區的建設和發展中的出入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大力弘揚人文文化,建設重慶特色豐富的城市,加強曆史文化保護和遺産建設,弘揚八禹3000年的曆史文化遺産,促進曆史與未來、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解讀!重慶怎樣打造現代大都市?

重慶是天門碼頭的風景區。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美麗,美麗,美麗,美麗和常見。接下來,全市以建設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生活為引領的新範式,用心去思考,用心做,深入推進主城都市建設和發展,加快建設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現代都市人文文化,不斷提升主城都市群的城市水準, 力争為國家戰略發揮更大作用,發揮更大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