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着一年一度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說到國家安全,人們往往會想到軍事安全、科技安全等等。近年來,随着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國外利用自身的科技優勢,對中國海上安全的威脅越來越大。近來,一些沿海漁民頻頻告訴記者,出海捕魚時,有時會抓到長相奇怪的不明物體。近日,央視記者采訪了江蘇、浙江、海南等地的漁民,看看他們在海裡撈什麼。
央視記者王力:這是江蘇省的沿海地區,不久前,當地漁民正在這個地區捕魚,捕獲了一個未知的水下裝置。

江蘇鹽城漁民王鎖:當我們上網時,當網錨定到一半時,突然發現下面很重,有點上下的感覺。
江蘇省鹽城市漁民王鎖說,不久前,他和他的船員們在近海捕魚時,發現漁網比平時深得多,起初他以為是一條大魚,急忙增加了漁網機的力度,但漁網出水後, 一個巨大的黑色物體也在網中。
江蘇鹽城漁民王鎖:釣魚後發現了一個黑色的東西,頂部有非常先進的太陽能電池闆,後面有螺旋槳,兩側都有翅膀。
在海上捕魚多年的王鎖是第一個釣到這種奇怪東西的人,上岸時,首先向當地漁業局和國家安全部門報告,并将收獲的裝置交給了國家科研院所。
央視記者王力:現在我面前的這個裝置是不久前當地漁民在海上釣魚時不為人知的裝置,我們看到它的外觀看起來像一艘小船,長度大約3米,這個裝置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
為了弄清楚這種未知裝置的功能,記者找到了中國水聲工程專家唐建生博士。
中央電視台記者王力:從外觀上看,你能看出是什麼樣的裝置嗎?
唐建生,一個研究所的研究員:從外面看,它是一個像船一樣的東西,下面實際上有一部分,它由六個翅膀組成,由臍帶電纜連接配接。明顯的特征是它後面有一個螺旋槳。從外觀上看,它其實是一架波浪滑翔機。這種水下波浪滑翔機應該說具有很強的方向控制能力,這應該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波浪滑翔機。
專家表示,波浪滑翔機是近年來一種新型的海洋無人潛艇,由水面艦艇、懸挂電纜、水下驅動單元三部分組成,通過波浪波動提供前進的動力,然後通過太陽能為儀器的資料收集、通信、定位等功能提供能量。
某研究所研究員唐建生說:"這架波浪滑翔機配備了很多傳感器,是以可以測量許多海洋的一些環境參數。這三塊,一塊兩塊三太陽能電池闆,可以讓這些傳感器長時間工作,在我國周邊海域可以繼續工作,不斷收集有關中國海洋環境的資訊,如果對環境一目了然,我們水下目标的隐蔽性将受到威脅。
專家告訴記者,這種無人潛艇不是中國制造和使用的裝置,可以确定是一種秘密放置在中國海域的秘密裝置,性能先進,功能強大,可以完成偵察和情報收集任務。
某研究所研究員唐建生:它實際上攜帶了很多儀器和裝置,表面上我們有GPS。
王力,中央電視台記者:哪個是GPS?中間的杆子。
某研究所研究員唐建生:是的,它有定位裝置,它有無線電通信裝置。它可以實時從外部資訊中擷取指令,讓它去它去的地方,讓它收集一些東西,并做一些偵察。從這種磨損程度來看,應該說它已經在我們的目标區域工作了很長時間。
記者了解到,目前,無人潛艇最大的用途是監視、偵察等情報收集工作,特别是收集目标區域的水溫、鹽度、密度、洋流和水下聲場等與軍事活動密切相關的海洋資訊。
在采訪中,記者走訪了江蘇、浙江、廣西、海南等漁民,發現不少漁民都從國外捕獲了技術監測裝置,而且型号各異,功能豐富多樣。
來自江蘇連雲港的漁民張于2016年在海上捕魚時捕獲了技術監測裝置。
連雲港漁夫張小:拿起網看到前面有一個球形的東西,不知道是什麼,就釣魚上去看看,上面有外語字。講座說,我們發現一個可疑的裝置可以交出來,我們船上有衛星電話,打電話聯系,國家也給了獎勵。
去年3月,漁夫程立松還發現了一個放置在國外捕魚的技術監測裝置。
連雲港漁夫程立松:當放行網鈎住它時,(直徑)有一個大碗口,體積圓筒,上面有一個浮球,下面經過一條長線,呈電纜狀。
程立松描述了他去年是如何抓到一個圓柱形物體的,在浙江省台州市,漁民也繳獲了類似的裝置。專家告訴記者,這種裝置被稱為航空聲納浮标,也可以作為技術監測裝置。
某研究所研究員陳慶朗:這裡有一個殼,這個東西叫做安全氣囊,這個東西通過反潛機進入大海,這個(安全氣囊)會膨脹,空氣充足這個東西會漂浮在水面上。有電子元件,傳感器和大量的電線,是以其傳感器收集的信号通過安全氣囊中的天線傳輸,無線電,其反潛飛機可以接收然後獲得有用的資訊。這個東西是降落傘,這個聲納浮标從空中掉下來,它想穩定姿勢進入水中,必須有一個降落傘。
專家表示,這種航空聲納浮标是反潛直升機和反潛巡邏機的主要探測裝置,體積小,重量輕,主要功能是搜尋、識别和跟蹤潛艇,然後通過内部天線将獲得目标潛艇資訊傳送給反潛飛機,對潛艇進行精确打擊。
浙江省台州市國家安全局:這些裝置由外國放置在中國海域,可以收集我國水域内的洋流、水文、溫度、濕度、鹽度、污染物等資料,這些資料是敏感的國家機密,這些行為都是間諜盜竊。資料一旦被非法采集或從國外竊取,将影響我國軍艦和潛艇的活動、水下飛彈的發射、反潛聲納探測通信、油氣田勘探建設活動,對我國國土安全、軍事安全和深海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外國間諜情報機構以海上為新戰場,利用技術和人力等手段,在中國沿海地區開展廣泛的情報收集活動。
近年來,國内外國家安全形勢日趨嚴重複雜,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更加艱巨。随着國際形勢的日益複雜和變化,在國外針對中國沿海地區進行的間諜和盜竊活動并不少見。
針對我國海域境外竊取秘密的情況,國家安全機關切實加強了技術建設,積極開展專項行動,采用先進技術手段不斷開展反技術盜竊工作,積極發現和偵查了一批在南海等重點地區開展海外作戰的特種秘密裝置。2020年8月21日,國家安全機關在海南省三亞市東南30海裡處查獲一個可疑裝置,一個特殊的秘密裝置。
國家安全機關還堅持專項組關聯,繼續開展對沿海漁民等團體的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定期組織國家安全知識教育訓練,大力加強沿海地區和縣級防線建設,越來越多的漁民及時報告回收的海上無人潛艇, 偷竊裝置的技術監控。
記者了解到,自2016年以來,江蘇、浙江、海南等沿海地區已查獲了多批海外裝置,已獎勵漁民及相關人員91人。
沿海地區人民群衆發現類似物件的,可以緻電國家安全機關舉報,接到電話12339報案,按照有關規定,有關部門核實舉報真相和線索,對其重要性給予舉報人獎勵。
軍事科學院原世界軍事研究部副部長羅健:海上安全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重要安全屏障。當你說你的航行自由并不意味着你是自由的,你就不能專橫。把你的一些深水探測器扔到我們家門口,這不是小偷的癖嗎?根據國際法,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是以現在為了國家安全,我們必須加強海上安全屏障的建設。
編輯者:
目前,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風險交織在一起,中國海洋既面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等傳統安全威脅,也面臨深海安全等非傳統安全風險。國家安全,每個人都有責任,但人人負責,人人負責。2015年7月1日,《國家安全法》頒布,并于每年4月15日設立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随着整體國家安全理念的廣泛宣傳和深入貫徹,全民的國家安全意識明顯增強,廣大市民通過12339報檢電話和網際網路報關平台積極向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危害國家安全的可疑情況,為國家安全機關防範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 依法制止和懲治各種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王立,中央電視台記者,總站)
專欄編輯:顧萬泉 文字編輯:盧小川 标題 圖檔來源:中央電視台新聞 攝影:項建英
來源:作者:中央電視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