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一則"分享貓9.9元一天"的消息在網上流傳,随後登上熱搜。在一場巨大的争議中,3月9日晚,有報道稱,"共享貓"商店的門被關閉,廣告牌已被拆除。
這場備受争議的事件發生在成都339購物中心。據媒體報道,商場内出現了一些"共享貓咪"的廣告牌,智語上寫着:9.9元帶貓回家陪你。
當記者作為顧客聯系店主時,店主告訴記者,目前店裡用來分享的十幾隻貓都已經租了,要租房的話需要排隊等候。當被主人問及經常改變生活環境和主人,是否會給貓帶來不好的影響時,主人說:"共享貓已經服務于每一個家庭,它們更習慣了,隻要貓是好的,其實貓并不是所謂的習慣(經常改變生活環境)問題。
據主人介紹,這隻共享貓需要支付押金,根據類型,金額從1200元到幾萬元不等。承租人需提供身份證影印件及正本、家庭住址環保照片,并簽訂貓咪租賃合同,承租人必須居住在成都當地,且家中沒有其他寵物。
同時,店主要求房客在店裡買貓的主食和用品,費用在兩三百元左右。對此,主人解釋說,"貓突然換了食物,會拉肚子,而隻是改變環境就容易(産生)壓力(反應)。
這一消息迅速進入熱搜,引發了激烈的辯論。其中,有網友認為生活"分享"不合适。有寵物主人還質疑店裡"貓不是所謂的習慣"的說法,認為貓咪是敏感的性格,環境的頻繁變化不僅會影響他們的心理,還可能産生嚴重的應激反應,有的甚至危及生命。
記者注意到,這已經不是"共享貓"的概念第一次出現。早在2017年,就有媒體曝光,深圳某貓屋曾短暫開展過"租貓服務",租貓價為每天39.9元,租金按月機關計算。這項服務最初是為了迎合那些長期養貓能力有限的貓愛好者而推出的。在報道之後,這家商店遭到了愛貓人士的抵制。
同年,還有"花點時間,每個星期一貓"的項目規劃,該計劃稱與全國最大、最專業的寵物收養機構合作,每月99元,每周送一隻貓上門。在計劃結束時,規劃師表示該項目正處于BP(商業計劃)階段,并歡迎感興趣的各方進行讨論。
然而,當年分享貓的項目和想法一經曝光,就遭到了多方的質疑和反對。山東大學動物保護研究中心主任郭鵬教授客觀分析,這種"共享貓"商業模式對貓的影響分為消極和積極兩個方面。
從積極的一面來看,因為有些貓從寵物店或幫助站搬到了家庭環境,是以隻要養得當,新的環境就會增加貓對生活的興趣。甚至有些貓也相對适應環境的頻繁變化,就像人們旅行一樣。
但郭文貴也承認:"這是最樂觀的估計。不同的貓,甚至是同一隻貓,會變得更加疲憊和消極,因為不斷改變環境會分散注意力和中斷。同時,郭鵬表示,"共享貓咪"的商業模式是沒有辦法避免動物吓唬疲勞的,以及主人有意或無意地對貓咪造成心理傷害。
經過巨大的争議,"涉事商店關門,廣告被撤下"的消息于3月9日晚熱搜。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随着經濟萌芽的爆發,催生了一些與寵物相關的争議項目。不久前,在一個電商平台上推出"貓狗盲箱"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議。所謂"貓狗盲盒",就是賣家打盲盒的噱頭,聲稱幾十元,甚至幾元就可以随機挑選出價值不菲的貓狗品種。結果,一些買家訂購了火雞貓,贊美詩,甚至重病或已經死亡的貓和狗。
該平台在造成窒息後清理了"寵物盲箱"。目前搜尋的"寵物盲箱"沒有涉及活體動物的商品。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記者 趙宇涵
編輯:趙宇涵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