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記者 陳豔豔/文茂超青/Instagram
37歲的龍岩男子阿發(化名)嚴重心力衰竭,随時可能猝死,17歲時,醫生為他植入了人工心髒。有了它,阿法可以像鋼鐵俠一樣生活,擁有"機械心髒",電影中的科幻場景成真。
這是福建省首例國産人工心髒植入。福建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心外科主任陳良萬教授表示,"機械心髒"有望被馴化和量産,這将大大降低成本,惠及60萬重症心力衰竭患者。

<h1>成年男性心力衰竭的末端被人工心髒更新所取代</h1>
昨天,阿法靜靜地躺在重症監護病房裡,每一次有力的心跳,都提醒着他,他正在經曆第二次生命。
原來,阿發開了一家小餐館,生活很惬意。四年前,由于經常盜汗、喘息和疲勞,他被診斷出患有擴張型心肌病,盡管他一直在服用藥物來控制它,但他的病情繼續惡化。在過去的兩年裡,他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每年至少有三到四次住院。
兩個月前,阿法的心力衰竭已經結束,他不能走路或躺下。在協和醫院,醫生的檢查顯示,他的心髒是正常人的兩倍,他無法收縮,改變心髒是唯一的生活方式。但阿發身高1.8米,體重83公斤,需要更強壯的心髒來扛起他龐大的身體。捐獻心髒的病人平均體重隻有70公斤,不适合他。
"等不及了!"醫生已經多次咨詢并建議Afa植入人造心髒,首先改善心髒功能,然後等待供體移植。17日,陳教授的團隊花了5個多小時将"機械心髒"安裝到阿發的左心室,通過人工心髒泵,将血液從心室中流出,然後泵入體内循環,重建立立循環系統,讓阿發"廢"心室得到休息。右心室也使用原始系統,該系統以平衡的方式運作。
<h1>背着電池不能靠近高磁場</h1>
植入"機械心髒"後,Afa将接受一系列的修複治療和訓練。但是,"機械心髒"功能正常,必須通過體外控制器連接配接到電源。
體外控制器大約是iPad的大小,大約3公斤,通過一根1.5米長的電線,連接配接身體的血液泵,比成人的拳頭略小。體外控制器需要一次安裝兩個電池,每個電池可以使用4到6個小時。這些電池必須随身攜帶并定期更換。
"機械心"的外殼是一種經過特殊處理的下巴合金,具有高比率強度和高耐腐蝕性的優點。康複後,阿發可以自由移動,但不能遊泳,洗澡需要穿特殊的防護服,不能靠近高磁場環境。如果"護理"好,救命的心髒可以持續長達30年。
陳教授表示,目前,人工心髒主要有三個作用:一是作為等待心髒移植的過渡,為患者争取更多的時間;
<h1>"中國心髒"讓衆多患者看到了希望</h1>
據介紹,人工心髒移植技術在國外已經成熟,有多種人工心髒可供選擇。目前,佩戴人造心髒的人可以存活長達12年。然而,國外生産的人工心髒的成本為120萬至130萬元人民币,尚未在中國被準許用于臨床。
近年來,我國正在加緊國内研發和臨床應用,這種"機械心髒"是第一個植入式人工心髒,它在技術上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價格是進口"機械心髒"的一半,目前還處于臨床試驗階段,不收取材料費,也降低了部分評估和檢查費用。
目前,隻有3家醫院(北京燕外醫院、武漢協和醫院、福建協醫院)成為經準許的臨床試驗機關,自去年底以來已成功治療了18名重病患者。如果國内人工心髒臨床試驗成功,并通過市場的認可實作量産,将大大降低成本,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中國約有1300萬心力衰竭患者,60多萬人患有重病。陳教授說,擺脫心力衰竭的唯一出路就是換心,但捐獻者有限,目前,我國每年隻能做300例心髒移植手術,大多數患者在等待時死亡。是以,人造心髒将成為許多患者的希望。
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