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 | 瓊中新偉茶廠還原自然生長環境 培育雨林生态茶品牌

作者:南海網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輝 于偉輝

一隻紅色的瓢蟲爬過樹葉,不知道是走了還是沒有把握住穩定,忽然一陣微風吹拂,小家夥掉進了挂在晨露上的蜘蛛網裡,突然變成了蜘蛛盤裡的中餐......9月11日,天空還沒亮,瓊中黎苗族自治縣嘉裕農場信尾茶廠在1600畝的茶園裡,已經"吵鬧"了。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 | 瓊中新偉茶廠還原自然生長環境 培育雨林生态茶品牌

瓊中加玉農場,李茶農采茶。攝影:《海南日報》記者李天平

茶園位于五指山腹地,光線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一直是動植物的栖息地。瓢蟲不會被當作害蟲對待,雜草會讓它自由生長,一簇茶樹使許多動植物共存,廣泛生長,幾乎與周圍原有的生态森林融為一體。

"茶園讓它自然生長,隻有在适時進行綠色防控,種植的茶葉才被認為是原始生态。信威茶廠廠長闫建生說,害蟲有自己的天敵,多種生物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物鍊,茶園自然可以實作生态平衡。

這種"絲襪"茶葉模式,來自于新偉人對"茶氣"的癡迷。

嚴建生認為,山上沒有污染,土壤中的礦物質含量豐富,茶樹根深深地紮根,"吃"是最好的事情,茶氣能自然上升,"如果為了産量,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茶樹就像被喂食補品和藥物的孩子一樣長大, 不健康,容易過早衰老。"

一杯好茶,是山與水的交彙處,也是雲霧的交彙點。從播種到發芽,茶在被采摘到籃子之前濃縮了土壤和水的一側的精華。而清澈的天然草木在之前變成一種柔軟的茶湯,殺青、揉捏、幹燥等一系列加工工藝的濃縮,是制茶師最初的心和匠心。

20世紀70年代,原廣州軍區生産建設兵團、志清人民第6師第19團揮舞着一塊茶山,使"新品牌"茶葉迅速在墾區及周邊市縣,也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連續六年奪得廣東、 桂、瓊三省農墾綠茶品質評價一等獎。雖然中間受政策、市場、生産成本等諸多因素影響多年,但"新品牌"茶葉在2018年複産時,卻很快俘獲了衆多茶葉客人的心。

在闫建生看來,"新威牌"茶葉二次創業可以成功,離不開"變變變"的經營理念。

不變的,是茶葉栽培的品質和傳統生産技術所堅持、改變,是不斷适應茶葉消費的新趨勢做出一系列新的嘗試——開設實體店進行茶葉展銷、創新茶葉包裝設計、參加冬季集市等促銷活動......

随着海南雨林國家公園體系試點建設的加快,信威茶廠正在迎來新的曆史機遇。"信威茶廠位于海拔400米的五指山金茶帶,生産的茶酚氨比較少,茶葉的風味自帶新鮮新鮮,是正宗的熱帶雨林茶。翟建生表示,他們希望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優勢,将"新品牌"茶葉變成雨林儀式,通過一杯"自由放養"的雨林茶,向世界傳達海南雨林的自然魅力。

(海南日報應根,9月11日)

原标題: 信威茶廠恢複自然生長環境 培育雨林生态茶品牌 景觀遇見一杯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