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安龍:電商助力農特産品銷售

作者:黔西南廣播電視台

視訊加載...

近年來,安龍縣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積極組織企業、當地電商人才通過電商平台和直播商品等方式推廣當地農産品,拓寬銷售管道,帶動群衆增收緻富。

如今,在位于安龍縣旗峰街社群的貴州安龍三兄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從業人員正忙着分揀、包裝、包裝西貢香蕉,這些香蕉通過電商配送列車運往廣東市場。

貴州安龍三兄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黃金法:我公司從1月至今,銷售香蕉、八月瓜、茴香果等農産品,累計銷售量達到18萬多單,銷售金額達到130多萬元。

黃振快遞是宜豐街道燕淮村的一名村民,2019年,他抓住"網際網路+"帶來的發展機遇,采取"電商、農貿、農産品"的模式創辦企業,并在淘寶、JD.com、冀印等各大平台開設網店,并積極與縣内衆多農業專業合作社合作, 種植者對接,增加農産品種類銷售,助力"出山"。

貴州安龍三兄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黃金法:我公司目前發展良好,除了電子商務外,還與50多家農民一起種植,他們種植的農産品我們負責銷售,經濟效益都不錯。

除生鮮農産品外,安龍縣通過深加工鐵石、粉、香菇酥、餌等特色産品也在電商快遞上,銷往全國各地。貴州玉豆福食品有限公司于2020年進入慈溪市安龍萬陽人民城,積極探索電子商務銷售模式,進一步拓寬石竹代茶、石面等産品的銷售管道。

貴州玉豆富食品有限公司營運負責人馬明麗:我公司1-9月總銷售額約為900萬元,在抖音、秀堂、JD.co 等平台占總銷售額的65%,我們通過電子商務平台,使我們的産品銷往全國各地,進一步開拓了我們的銷售管道。

為了更好地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幫助貨物運出山區。2019年,安龍縣依托産業優勢,成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對全縣最具特色的農産品進行統一設計、統一包裝、統一營銷公有品牌管理和品牌培育,并通過線上線下服務體系,積極開展産銷對接,采用"網際網路與産業"模式對農産品與市場精準對接, 促進生産和營銷效益的兩端。

安龍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負責人吳亞:重點培育孵化32家本地店,現設立5家線上體驗店,然後通過我們的實地考察、電話調研,現已調查所有産品有300多家,打造了42家線上商品。通過我們線上線下、(與)本地企業産銷對接的一些管道,(銷售額)累計達到8億元以上。

同時,安龍縣依托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在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基礎上,加大對縣級電子商務資源的培育力度,進一步整合縣級電子商務資源,建設電子商務"雲倉"項目,促進特色農産品銷售,助力鄉村振興。

貴州安龍三兄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黃金法:我們這個電子商務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援和幫助,幫我們建了雲倉庫項目,建設了1000多平方米的農産品倉儲倉庫和辦公設施,友善貨物的包裝中轉,預計本月(下圖)投入使用。

安龍縣工信局一級科員帥正立:目前,我們正在通過公共區域品牌建設和"雲倉庫"項目建設等一系列政策,整合我縣電商資源,進而降低物流成本,拓寬銷售管道,以促進我縣電商業務的順利發展, 增加農民收入。

(安龍榮傳媒 龐忠梅 陳秋玉碧君 編輯 方玉金 範文 編輯 張翔)

安龍:電商助力農特産品銷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