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同盟體系“七宗罪”

作者:人民網

來源:人民日報

(截至8月4日,第16版)

第四項罪行:破壞

長期以來,美國及其盟國一直熱衷于颠覆别國政權,培養地區代理人,蓄意制造對抗,隻突破,無視國際法和國際規則,肆意侵犯别國權益,成為地區穩定的最大破壞者。

美國及其盟國進行了一場"顔色革命",幹涉别國内政。

在《隐藏的政權更疊:美國的秘密冷戰》一書中,波士頓學院副教授奧羅克寫道,僅在1947年至1989年的42年裡,美國就進行了64次秘密的政權更疊和六次公開行動。冷戰結束後,美國更加厚顔無恥地幹涉主義,頻繁進行"顔色革命",包括:2003年底,以議會選舉計票"舞弊"為由,迫使格魯吉亞總統謝瓦爾德納澤辭職,支援反對派薩卡什維利當選總統, "玫瑰革命";煽動吉爾吉斯斯坦反對抗議議會選舉結果變成了暴力,阿卡耶夫總統被迫逃離并辭職,被稱為郁金香革命。十年來,美國入侵了20多個國家或策劃了有關國家的政權更疊,在中東歐、中亞和西非、北非一些國家多次幹預和實施"顔色革命"。2020年10月20日,俄羅斯聯邦對外情報局局長納裡什金表示,美國正計劃在摩爾多瓦發動"顔色革命"。2021年2月18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裡·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歐盟人權法院要求俄羅斯當局立即釋放反對派政治家納瓦拉的決定有偏見,并提出了質疑。俄羅斯司法部長維塔利·特裡奇科(Vitaly Trichenko)表示,歐洲人權法院的裁決沒有法律依據,是幹涉俄羅斯國内訴訟的重大企圖。2021年4月,《晨星報》的一份報告解密了外交檔案,顯示美國和英國參與了玻利維亞的軍事政變,以擷取锂金屬資源。在玻利維亞社會主義運動主席埃沃·莫拉萊斯總統被迫辭職後,英國駐玻利維亞大使館支援新政權,政變後的緻命暴力事件受到人權組織的譴責。

美國及其盟國在中東和其他地方留下了一個無法控制的爛攤子。

美國及其盟國經常在中東制造混亂,嚴重削弱地區大國,導緻基地組織和伊斯蘭國的崩潰,使該地區處于不可逾越的安全和治理赤字之中。美國、英國、澳洲等聯軍士兵在中東,酷刑、通奸、搶劫、濫殺平民并不少見,其殘暴殘忍不亞于恐怖分子。

美國在中東習慣于拉攏一派又一派,蓄意制造地區沖突,分裂中東國家,實作自身的"離岸平衡"。近年來,美國在海灣地區高調出現"伊朗威脅"和宗派競争,迫使地區國家選擇支隊。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單方面退出伊核協定,要求将伊朗的飛彈計劃、地區政策問題納入談判範圍,另一方面,對伊朗的有罪推定、對地區石油設施的襲擊、油輪爆炸等與伊拉克或其代理人有關的事件, 意圖坐視伊拉克地區的"邪惡行為",煽動地區國家不安全。2020年初,當美國襲擊并殺死伊拉克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時,地區緊張局勢急劇更新。

當英國、法國等國被迫結束殖民統治時,他們為延續其影響力埋下了種種惡,至今仍抱着"殖民癡迷"的念頭。

"分而治之"是英國殖民管理的重要手段。首先,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沖突被抛在了後面。英國占領印度後,利用種姓、宗派沖突挑起各階級和社會群體之間的關系,以加強其作用,維持殖民統治。1947 年 6 月,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了一項計劃,将印度分為印度教徒主導的印度斯坦和穆斯林主導的巴基斯坦,并将權力移交給兩者。印巴分治後,雙方發生大量摩擦沖突,沖突和仇恨加深,引發克什米爾所有權戰争。二是助長以巴沖突。巴勒斯坦最初是奧斯曼帝國的屬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一方面支援奧斯曼帝國的阿拉伯人,一方面是為了戰略需要,另一方面是為了猶太複國主義運動,為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建立一個民族家園。自那時以來,以巴沖突一直沒有停止。第三是制造塞普勒斯沖突。塞爾維亞靠近希臘和土耳其,島上的希臘 - 土耳其社群将這兩個國家視為自己的祖國。賽已經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在尋求獨立的過程中,英國人和英國人過去常常做更多的事情挑起希臘和土耳其之間的沖突,推動塞爾維亞問題的國際化。希臘和土耳其社群之間爆發武裝沖突後,塞爾維亞形成了南北分裂的局面,至今兩族之間的沖突尚未得到解決。

歐洲國家"的新幹涉主義"對非洲上司人大有裨益,"回避我,死在我身邊",鼓勵甚至派兵幹預科特迪瓦等國的内戰,破壞了次區域的和平與穩定。英國、法國、德國和荷蘭向南海的耀武揚威派遣了軍艦。歐洲議會、捷克等國釋出涉台決議,安排官員和議員訪台,公開為台獨分子服務,嚴重破壞台海和平穩定。歐洲議會打着捍衛人權的旗号,将薩哈羅夫獎授予被中國司法機關依法判刑、粗涉中國内政、侵犯中國司法主權的罪犯。2021 年 3 月,歐盟以新疆人權問題為借口,對中國個人和實體實施單邊制裁,粗涉中國内政,公然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嚴重損害中歐關系。

第五罪:撒謊

美國及其盟國為了維護自身利益,邊緣化異議,撒謊、公開發表聲明、無底線地作出虛假證據和虛假陳述,以謊言為借口欺騙世界,挑起沖突和争端。

美國以"洗衣粉"為由,挑起了伊拉克戰争。

2003年2月5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開會讨論伊拉克局勢。在會議上,當時的美國國務卿科林·鮑威爾(Colin Powell)制作了一個裝滿白色粉末的試管,聲稱這是伊拉克正在發展化學武器的證據。2003年3月20日,美英聯軍在此基礎上發動了伊拉克戰争,直到2011年12月撤軍,但美國迄今無法證明伊拉克存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2014年接受媒體采訪時,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回應了西方關于俄羅斯秘密吞并烏克蘭東部的指控:"證據呢?"把它拿出來,讓我們看看。全世界都會記得,美國國務卿就伊拉克的化學武器問題提出的證據是裝有不明物體的試管,這種物體并不為人所知,即洗衣粉。"

美國編造了"戰争英雄"林奇的故事。

2003年4月,美軍公布了一個名叫傑西卡·林奇(Jessica Lynch)的女兵在伊拉克戰場上的英雄故事:林奇與戰友一起被伏擊,林奇在敵軍面前奮戰至死,直到被俘。美國軍方後來表示,林奇在被捕後遭到強奸和虐待。消息一傳出來,整個美國人就怒不可遏。美國立即派出特種部隊營救林奇,并迅速救出他。CNN拍攝了這次行動,并在幾天後釋出了救援圖像。通過這次行動,美軍士氣大大鼓舞,美國人民的愛國熱情瞬間被點燃,林奇的故事也被拍成了電影。

然而,事實上,林奇在戰争中沒有開過一槍。伏擊後,林奇和他的戰友們被一輛軍車撞倒,撞上了另一輛車,林奇受重傷。伊拉克醫護人員救出了林奇,并聯系了美國軍方,要求他們接他。美國軍方拒絕了他們的要求。據醫院醫生說,醫院上司提前告知他們美國的計劃,美軍"執行"拯救林奇。

林奇在2007年4月的衆議院聽證會上說了實話。林奇說,他受了重傷,受到伊拉克醫務人員的良好對待和良好對待,美國國防部正在利用它制作假英雄宣傳紀錄片。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利用種族滅絕的謊言在科索沃發動戰争。

1999年3月24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斯拉夫聯盟發動空襲,科索沃78天戰争爆發。這場戰争造成2000多人死亡,6000多人受傷,近100萬難民,給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造成2000多億美元的經濟損失。1999年4月7日,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威廉·科恩指出,科索沃的大規模屠殺令人震驚,表明這是結束種族滅絕的正義鬥争。"至少有10萬人(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失蹤,"克林頓說。北約計劃停止種族清洗和屠殺。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克林頓指責塞爾維亞人對科索沃進行類似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屠殺的種族清洗,試圖為他決定派遣美軍在南斯拉夫聯盟作戰建立勢頭。《華盛頓時報》1999年11月報道說,克林頓政府被指控誇大被塞爾維亞人殺害的阿爾巴尼亞族人數。美國作家約瑟夫·拉法(Joseph Rafa)指責該聯盟誇大阿爾巴尼亞人的死亡人數,以證明轟炸行動"阻止種族滅絕"是合理的。此外,《聯合國憲章》不允許對其他主權國家進行軍事幹預,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除外,但美國和北約的行動未經聯合國授權。

美國及其盟國通過自主武裝襲擊在叙利亞發動了戰争。

2011年初,反政府示威活動蔓延到全國各地,示威者與政府軍之間的沖突更新,随後演變成内戰。在美國的資助下,叙利亞民防局(SDH)通過播放平民遭受空襲和化學武器襲擊的視訊來瞄準叙利亞政府。美國,英國和法國政府繼續聲稱叙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襲擊平民,并對叙利亞目标進行有針對性的空襲。2019年聯合國的一份報告稱,美西方聯盟可能未能瞄準特定的軍事目标或采取可能構成戰争罪的必要預防措施。俄羅斯常駐歐盟代表弗拉基米爾·奇羅夫(Vladimir Chirof)表示,"白頭盔"曾多次被用來種植叙利亞和俄羅斯政府。"白頭盔"專業訓練這些"演員",他們出現在幾個不同的化學武器襲擊視訊中。據俄羅斯和叙利亞官方媒體報道,除了所謂的人道主義援助外,"白頭盔"長期以來還僞造新聞和混淆視聽圖像,并獲得了來自美國,英國,德國,丹麥,荷蘭,比利時和其他西方國家的大量資金。

美國及其盟國對新冠肺炎的爆發撒了謊,試圖轉移對該國與該流行病鬥争不力的責任。

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政府一直沒有按照世衛組織的指導方針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而是一再指責和質疑中國,從看着岸的大火到等待所謂的"群體免疫",利用一系列謊言癱瘓本國人民, 包括"病毒線武漢病毒實驗室洩漏","病毒起源于武漢","中國政府反應遲緩導緻疫情蔓延到世界"。特朗普和蓬佩奧一再聲稱已經看到了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病毒的新證據。國防部的主要承包商之一,多機構協作環境小組,釋出了一份洩露的30頁核心資料報告,聲稱武漢病毒研究所于2019年10月發生了某種"危險事件",結合了社交媒體資訊,衛星圖像和手機位置資料分析。2021年初,世衛組織專家赴中國進行了一項新的冠狀病毒可追溯性研究,專家組認為實驗室洩露病毒的可能性極小,但美國和西方無視并公開質疑專家組的報告。早在2020年1月3日,中國官員就向世衛組織提供了關于在武漢發現"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聚集性病例的資訊,1月5日,世衛組織通過《國際衛生條例(2005)》事件資訊系統分享了有關不明原因肺炎聚集性病例的詳細資訊,所有會員國均可通路,并建議會員國采取預防措施,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風險。然而,當時西方國家沒有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美國诽謗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化",并與盟國聯手加強在南海的軍事部署。

近年來,美國頻頻在南海實施所謂"航行自由",與日本、菲律賓等盟國一道加強軍事部署,另一方面指責中國将南海"軍事化",誤導國際輿論。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至2020年間,美國在南海進行了多達15次"航行自由行動"。此外,美國加緊在南海南部部署軍事力量,特别是部署尖端戰略武器,繼續尋求加強與菲律賓、越南、日本等國的軍事夥伴關系,同時尋求與亞太地區盟國的合作。2017年5月2日,澳洲東亞論壇網站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一些西方分析人士在南海研究中對美國的偏袒,導緻媒體對事實的曲解。美國将商業航行與挑釁性的軍事情報收集和監視活動混為一談,然後聲稱中國正在其專屬經濟區和頭頂上幹涉美國軍艦和飛機,違反了自由航行規則。

美國編造了新疆的"種族滅絕"謊言,并拉攏其盟友制裁中國。

近兩年來,美國拉攏西方一些反華勢力,基于鄭國安等僞學者編纂的所謂"邊境相關研究報告"和一些所謂"親身經曆",炮制和散布大量關于新疆的虛假資訊,诋毀中國政府對新疆維吾爾人的"種族滅絕", 诋毀中國的治國政策,粗涉中國内政,宣布對中國實體和個人實施制裁,企圖欺騙國際社會,破壞新疆的穩定發展。美國獨立新聞網站等文章的"灰色地帶",揭露反華維權人士鄭國恩濫用資料、歪曲資訊、引用虛假"證言"捏造新疆"種族滅絕"謊言。法國作家馬克西姆·維瓦斯(Maxim Vivas)出版了《維吾爾假新聞的終結》(The End of Uighur Fake News),根據他在新疆的真實經曆,證明了所謂的維吾爾族"種族滅絕"是無稽之談。

美國及其盟國通過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引起了轟動,捏造了中國的"新殖民主義"和"債務陷阱"等謊言。

美國及其盟國抹黑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一些西方媒體和政客故意忽視中國投資在促進該地區經濟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大肆炒作中國所謂的"新殖民主義"和"新帝國主義",散布有關國家正在陷入中國"債務陷阱",中國投資隻會惠及中國的錯誤結論。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哈佛大學學者在《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國債務陷阱"是西方政客編造的謊言。如美國和西方媒體一再炒作斯裡蘭卡的漢班托塔港項目,正是加拿大和丹麥企業首先提出在斯裡蘭卡投資、建設、營運該港口,但長期沒有行動,然後中國企業通過公平競争赢得發展權。在斯裡蘭卡面臨的國際主權債務中,日本、世界銀行等國都是大債權國,而漢班托塔港的債務在2017年将僅占斯裡蘭卡外債的5%。斯裡蘭卡前央行行長表示,港口的債務不是該國财政困難的原因。長期以來,西方政客和媒體對開發中國家追求發展的意願充耳不聞。

為了配合美國打壓中國和經濟"脫鈎",澳洲編造謊言炒作"中國威脅論"和"中國幹預論",出台了一系列"反外幹涉"立法、《涉外關系法》等法案,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了一批中國企業到澳投資, 撕裂維多利亞州和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檔案。

美國及其盟國繼續以"人權"和"民主"的名義向世界輸出陰謀和謊言。

前歐洲列強對非洲殖民地的西式民主承諾是發展的"福音",但實際上卻讓非洲國家陷入了"選舉混亂"和"發展赤字"的陷阱。歐洲聲稱自己是對非洲最大的援助,但往往"口對口"并不是真的,要麼是"錢不到位",要麼是"覆寫礦山不開采",減緩了非洲的發展。阿拉伯之春後,歐盟承諾每年增加對阿拉伯國家的援助,但潮流已經下降,歐盟在2014年僅實施了其中的20%。歐洲以成為新冠肺炎疫苗實施方案(COVAX)平台的最大貢獻者而自豪,但迄今為止,歐洲向開發中國家出口的本國疫苗不到5%。

2021年4月19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非洲人後裔問題專家工作組等特别機制發表聯合聲明,強烈反對英國種族和族裔不平等委員會釋出的報告,稱該報告歪曲和捏造事實,将進一步加劇英國的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該報告通過美化種族等級制度來捍衛"白人至上",聲稱英國沒有系統性種族主義,種族主義是非洲人後裔想象或孤立的産物,并且正如國際人權專家所指出的那樣,它忽視了英國根深蒂固的不平等,包括衛生領域根深蒂固的不平等。 教育、就業、住房、執法和刑事司法。聲明指出,委員會的報告試圖粉飾英國在非洲販賣奴隸的曆史,避免奴隸主的殘暴行為,避免幾代人通過奴役黑人積累财富、社會資源和政治影響力,這是對曆史的蓄意曲解,将導緻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的加劇。

第六罪:掩蓋

近年來,美國利用贊成犯錯的對錯來獎勵和懲罰,窩藏、保護、縱容盟國的許多不良行為,甚至操縱盟國的弱點,以達到其陰險的地緣政治目的。

美國無視全人類的利益和國際社會的反對,允許日本将受核污染的水排放到海裡。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宣布決定将福島第一核電站的100多萬噸受污染水傾倒入太平洋,在日本和鄰國引起廣泛的疑慮和擔憂。美國和西方媒體的批評很少,許多西方國際組織和政治家甚至為日本辯護。美國表示支援日本的決定,稱其"似乎采取了符合全球公認的核安全标準的方法"。美國國務卿約翰·布林肯(John Blinken)在推特上對日本處理核污染水的"透明努力"表示感謝。

國際社會一再質疑美國對日本的支援。4月15日,人權理事會有毒物質與人權問題特别報告員、食物權問題特别報告員和人權與環境問題特别報告員發表聯合聲明,對日本決定将100萬噸受污染的水從受損的福島核電站釋放到海洋中深表遺憾, 表示将影響太平洋地區千百萬人的生命和生計,對日本等國人民的人權構成巨大威脅。專家表示,日本政府的決定令人極為關切,因為将受核污染的水排放到海洋中對許多人的生活和環境産生了影響。在《安克雷奇日報》的一份意見說明中,美國海洋保護主義者裡克·施泰納(Rick Steiner)敦促美國政府立即停止日本的排放計劃,并敦促國際社會任命一個來自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獨立調查委員會,以審查與福島處理核污染水有關的問題,并提供透明,獨立和科學的建議。而且,美國表面上支援日本排放受污染的水,事實上,日本産品進口早已受到嚴格管制。2021年3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進口警告第99-33号》編輯更新後,仍因核輻射等原因限制日本部分農産品、水産養殖、水産品等産品的進口。

美國保護日本免受軍事解除限制,并推動日本解除對"集體自衛"的禁令。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犯下的侵略罪行,根據《開羅宣言》的《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日本應徹底鏟除軍國主義,徹底解除陸、海、空部隊的武裝。然而,在冷戰初期,美國為了遏制社會主義陣營,培育和重新武裝日本,向大量犯下戰争罪行的軍國主義者敞開了網,默許了一些人回歸日本政治。隻有美日兩國締結了《日美安全條約》,簽署并修訂了《日美防務合作指針》,擴大了日美同盟的軍事行動範圍。美國縱容日本政府出台新的安全法,并推動修改憲法第9條。2014年7月1日,日本政府臨時内閣通過内閣決議,修改憲法解釋,解除集體自衛權。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後發表聲明,支援日本政府取消集體自衛權的決定,并歡迎日本政府關于集體自衛權的新政策。外媒分析稱,美國是日本違反和平憲法、重新武裝最重要的推動力和關鍵因素。

美國為犯罪窩藏了731名士兵。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從德特裡克堡基地派遣細菌戰專家,曆時數年時間從第731部隊關鍵成員那裡了解日本細菌等生物武器,其中包括第731部隊負責人石井四郎。美國支付了25萬日元,從731名士兵那裡獲得了細菌戰資料。美國甚至向世界隐瞞了石井和第731軍的滔天罪行,并讓石井成為德特裡克堡的生物武器顧問。

據媒體報道,美國以免除日軍入侵中國731部隊的戰争責任為條件,擷取731部隊進行人體實驗、細菌實驗、細菌戰、毒氣實驗等生物武器研究資料。在三份人類實驗報告(731Station炭疽實驗報告、鼻炭疽實驗報告和瘟疫實驗室報告)的封面上,這封信寫在馬裡蘭州德特裡克堡生物戰實驗室化學力量研究與發展部的封面上,并印有"Dugway實驗基地技術圖書館"的字樣。

杜魯門政府支援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以避免其他國家譴責其種族政策。

1948年後,杜魯門政府采取了所謂的"中間道路"政策,反對南非的種族隔離,即口頭反對南非的種族隔離,同時抵制國際社會對南非種族問題的幹預,以維護美國在南非的利益,以及美國弱小的反種族隔離勢力。1960年3月21日,數千名南非人在查佩維爾的一個警察局抗議該國的種族隔離政策,被南非白人當局開槍打死,造成69人死亡,其中包括8名婦女和10名兒童。這一事件受到國際輿論的廣泛譴責,并受到聯合國決議的批評。在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興起的時候,美國政府正試圖保護南非,密西西比州立法機構甚至通過了一項法案,支援南非政府"堅定地捍衛種族隔離及其對抗對手的決心"。

美國前駐南非大使威廉·埃德蒙森(William Edmondson)表示,美國政府對南非的種族問題具有外交敏感性,因為它自己在民權問題上處于兩難境地,以免國際社會将注意力轉向美國國内的民權問題。美國南非政策研究委員會報告說,美國擔心其他國家可能譴責其種族政策,支援南非,阻撓聯合國幹預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理由是種族政策是南非的國内問題。

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偏袒以色列,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和國際上關于巴勒斯坦、叙利亞等問題的共識。

以色列在1967年中東戰争中占領了東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的部分地區,并在這兩個地方建立了猶太人定居點。聯合國和國際社會認為,這一解決辦法是非法的。國際法院指出,修建隔離牆違反了國際法。幾十年來,美國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支援以色列,以色列逐漸擴大其在被占領巴勒斯坦領土的定居計劃。特朗普上任後,用所謂的"新中東和平計劃"取代了兩國解決方案。2017年12月,特朗普宣布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2018年5月,美國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2019年11月,當時的美國美國國務卿約翰·蓬佩奧(John Pompeo)宣布,美國不再認為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建造定居點違反了國際法。2017年10月,美國和以色列聯手退出教科文組織所謂的"反猶太主義"運動,剝奪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鬥争權,該運動将于2018年底生效。

2019年3月25日,當時的美國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和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内塔尼亞胡簽署了一項美國聲明,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美國的舉動引起了叙利亞,俄羅斯和聯合國的全球批評。聯合國安全理事會1981年通過的第497号決議明确指出,以色列将其法律、管轄權和行政機關強加于戈蘭高地的決定"完全無效,不具有國際法律效力"。2020年11月5日,聯合國大會确認叙利亞對戈蘭高地擁有主權,戈蘭高地自1967年6月戰争以來一直被以色列占領。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先生已明确表示,戈蘭高地的地位沒有是以而改變。此外,叙利亞外交部發表聲明說,美國的決定是"對叙利亞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無恥攻擊"。俄羅斯警告說,此舉将"嚴重違反國際法",并将阻礙叙利亞沖突的解決并使該地區的局勢激進化。

美國及其盟國對彼此國家的嚴重社會問題視而不見。

在2020年弗洛伊德事件在美國發生後,加拿大政府含糊其辭,總理賈斯汀·特魯多(Justin Trudeau)在推特上說,雖然美國正在追究弗洛伊德謀殺案的責任,但重要的是要知道系統性和反黑人種族主義仍然存在,加拿大也是如此。聲明沒有譴責這一事件,說明加拿大政府不敢公開批評美國政府的懦弱心态和綏靖政策。

與此同時,美國對加拿大的種族問題視而不見。2019年6月3日,在回應加拿大失蹤和被謀殺的第一民族婦女和女童國家調查委員會的一份報告時,特魯多在婦女問題國際會議開幕式上承認,第一民族婦女遭受的悲慘暴力相當于"種族滅絕",但美國政治保持沉默,而不是譴責和批評它, 美國輿論聲稱,加拿大政府已經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來解決這個問題。

美國盟友給美國開了國際規則的"綠燈"。

澳洲聲稱捍衛所謂的"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2017年澳洲外交政策白皮書指出,"全球秩序所依據的規則應該是共識,而不是權力"。但根據美國的中東戰略,澳洲拒絕承認國際刑事法院(ICC)接受巴勒斯坦為觀察員國的決定,阻止國際刑事法院調查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東耶路撒冷和加沙地帶的戰争罪行。在美國宣布将其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後,澳洲打破了過去幾十年的政策,并跟随特朗普的上司,并表示将考慮搬遷。

為了維護美國在迪戈加西亞的軍事利益和聯合王國的殖民利益,澳洲反對國際法院關于查戈斯群島非殖民化的咨詢意見和聯合國大會的有關決議。

第七項罪行:内讧

美國有時掩蓋自己的盟友,并且不時地利用"掌握的藝術",意圖迫使盟友以胡蘿蔔加大棒的方式跟随美國,聯盟體系一直缺乏互相信任,同床共枕。

美國通過貿易打擊日本,迫使其簽署《廣場協定》。

20世紀80年代,美國經濟滞脹,日本經濟蓬勃發展,對美貿易順差擴大。1976年至1989年間,美國政府經常利用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對日本産品進行20次"301調查",其中絕大多數以自願出口限制告終。1985年9月,美國、英國、法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日本在紐約廣場酒店簽署了一項協定,主要包括抑制通貨膨脹、擴大内需、開放貿易和資本自由化。廣場協定簽署後,日元大幅升值,日本出口受到打擊,産能過剩。1986年和1991年,美國和日本簽署了兩份半導體協定,五年協定期結束後,美國半導體市場在全球和日本擴大到30%左右。此外,美國還對日本發動了七次貿易和金融戰争,如紡織戰争、鋼鐵戰争、彩電戰争、汽車戰争、匯率戰争、半導體戰争以及美日系統改革等。為了減少日元過度升值對經濟競争力造成的損害,日本政府通過放寬信貸、股市、樓市泡沫不斷擴大來保持經濟擴張的勢頭,然後為了防止過熱,日本政府采取了激進的措施,迅速提高央行的基準利率, 導緻日本經濟泡沫破滅。該協定被視為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的轉折點。

美國以貿易逆差為由,迫使其盟國修改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2012年,美國和南韓簽署了美韓自由貿易協定,當時是美國。唐納德·特朗普總統說,造成了美韓貿易逆差。2018年9月,南韓總統文在寅(Moon Sjunt)不得不與特朗普簽署一份修訂後的協定。1992年8月,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簽署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建立了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特朗普于2017年1月上任時,呼籲重新談判該協定,認為該協定增加了美國的貿易逆差,并将數以萬計的制造業工作崗位轉移到了工資較低的墨西哥。經過一年多的談判,三方簽署了一項新的美墨協定(USMCA),向美國開放了加拿大160億美元的農業市場。

在新冠肺炎爆發下,美國及其盟國互相指責,磕磕絆絆,美國甚至截獲盟國的防疫物資,囤積疫苗等嚴密的防疫物資。

疫情爆發以來,德國、法國、加拿大等美國鐵杆盟友訂購的抗疫物資一直在美國高價購買或攔截。2020年4月,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突然指令3M停止向加拿大和拉丁美洲市場出口3M口罩,現有訂單暫時取消。美國已經削減了可用于治療新牙冠的藥物Redsivir的短期生産能力,并禁止向包括美國盟友在内的其他國家出口口罩等美國醫療用品。

印度在疫情爆發初期向美國提供藥品援助,印度疫情爆發後,印度外長蘇傑生等多人呼籲美國解除對疫苗原料出口的禁令,以增加印度的疫苗産量,但美國表示将重點控制國内疫情, 優先為國内人口接種疫苗。此舉點燃了印度的反美情緒,并受到美國盟友和國際社會的批評。據ZEE新聞報道,拜登上任後立即援引了《國防生産法》,該法禁止美國出口用于生産疫苗的關鍵原材料,以確定輝瑞等疫苗制造商有足夠的供應來全天候生産。據《印度時報》報道,美國政府囤積新冠疫苗,對印度發生的嚴重疫情視而不見,導緻印度網民反美情緒爆發。

2021年5月5日,美國貿易代表戴琦表示,美國支援世貿組織關于豁免新疫苗知識産權的提議,拜登政府将積極參與豁免協定談判,鼓勵其他國家參與。德國和法國表示反對。針對美國政府的"慷慨"舉動,德國政府發言人表示,美國豁免新冠疫苗知識産權保護的提議給全球疫苗生産造成了"嚴重問題"。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歐盟上司人峰會上表示,新疫苗的專利當時不是關鍵問題,并指責英國和美國阻止疫苗和原材料的出口。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勞德·範德萊恩(Jean-Claude Van der Leyen)表示,歐盟對有關專利的讨論持開放态度,但共享技術并不是對疫情的快速反應。

為了保持地區控制和主導地位,美國對盟國毫不軟弱,也不放棄或實施制裁或鎮壓。

2016年7月,土耳其發生軍事政變未遂,造成240多名土耳其公民死亡,2000多人受傷。土耳其當局指控居倫參與政變,将古倫運動列為恐怖組織,并要求美國和其他83個國家引渡該組織的425名成員,但拒絕這樣做。

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支援叙利亞庫爾德激進組織,并将其視為打擊極端主義組織伊斯蘭國的關鍵盟友。美國突然放棄了該聯盟,以減輕部隊負擔并緩解與土耳其的關系。2019年下半年,在土耳其政府對庫爾德激進組織進行跨境軍事打擊之前,美國突然退出有關地區,并表示"不支援也不參與"。

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對土耳其保持警惕,試圖幹涉土耳其與俄羅斯的接近,對購買俄羅斯武器的土耳其實施制裁,并首次将《反美敵法》的規定适用于北約盟國。拜登政府公開宣布承認亞美尼亞種族滅絕為"種族滅絕",并推動制裁立法,迫使土耳其向美國低頭。2018年,土耳其試圖購買美國制造的愛國者-3飛彈,但沒有成功,而是與俄羅斯簽署了S-400防空系統合同。美國向土耳其施加壓力,要求土耳其宣布制裁并禁止進出口銀行向土耳其提供信貸,将該國踢出F-35計劃,并且不退還土耳其對研發資金和戰鬥機押金的投資。

美國的經濟欺淩"平等對待盟友"。

美國不僅在保護主義方面大放異彩,而且還通過貿易協定加強對盟國的控制。在美墨協定談判中,美國強迫加拿大放棄與其他國家簽訂獨立貿易協定的主權,接受美國不合理的要求,在協定中加入"毒丸條款",規定任何協定成員與非市場經濟體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必須得到其他成員國的同意, 明顯蓄意針對中國等特定國家,嚴重幹擾和破壞全球自由貿易秩序。

美墨協定簽署一個月後,當時的美國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取消了對加拿大的制裁,宣布将于2020年8月對從加拿大進口的一些鋁恢複10%的關稅。加拿大政府宣布對一系列含鋁的美國産品征收關稅,總價值36億美元。經過數月的談判,特朗普于當年10月正式撤銷了這一決定,但威脅說,如果美鋁出口激增,他将恢複關稅。拜登上任後,簽署了一項行政指令,取消了加拿大Keystone管道的項目許可證,此舉對阿爾伯塔省這個主要能源省份的經濟産生了重大負面影響,在疫情爆發期間甚至更糟。

1996年的《歐盟封鎖法》要求成員國遵守美國法律,對符合美國法律但不符合歐盟法律的主體實施制裁,并允許在歐洲法院起訴美國相關案件的受益人或勝訴方。

近年來,美國因堅持諾德溪2号天然氣管道項目威脅歐洲能源安全而遭到反對和制裁。2021年1月,美國宣布對俄羅斯船隻Fortuna實施制裁。3月25日,美國國務卿約翰·布林肯表示,Nord Stream-2項目違背了歐盟自身的能源安全目标,可能損害烏克蘭、波蘭和其他國家的利益,并重申了美國對該項目的立場和态度,包括對緻力于完成Nord Stream-2管道建設的公司實施制裁。

美國利用《反海外腐敗法》對盟國公司進行鎮壓。

《美國反海外腐敗法》禁止美國個人和實體為赢得業務而向外國公職人員提供或提供任何有價值的東西。2020年,美國檢察官披露了對法國運輸公司阿爾斯通(Alstom)兩名前高管和日本貿易公司丸紅公司(Marubeni Co.)一名前高管的刑事起訴書,他們被指控密謀違反美國《反海外腐敗法》,并陰謀通過向印尼官員行賄來洗錢。《華爾街日報》2021年1月報道稱,聯邦調查局在與美有關的海外調查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近年來擴大了其國際反腐敗部門,以追蹤參與賄賂、小偷統治和反壟斷等犯罪的個人群組織。在2014年針對阿爾斯通的案件中,阿爾斯通和丸紅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和解,分别支付了7.72億美元和8800萬美元,以解決對印度尼西亞和其他國家項目的指控。

G7在處理内部和外部問題方面存在分歧。

2018年6月,在加拿大舉行的G7峰會承諾努力減少關稅壁壘、非關稅壁壘和補貼。當時的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布他不會簽署峰會公報。美國還宣布,将從6月1日起取消歐盟、加拿大和墨西哥對鋼鐵和鋁産品的關稅豁免,分别征收25%和10%的懲罰性關稅。歐盟和加拿大立即表示,他們将采取重新校準措施,對美國敏感産品征收大緻相同的關稅。除了貿易問題外,G7還提出了減少一次性塑膠使用等解決方案。然而,美國和日本這兩個成員國尚未簽署《海洋塑膠憲章》。

2019年8月,G7峰會将在法國舉行。在會前,特朗普表示,如果法國對谷歌、Facebook和蘋果等美國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征收數字稅,美國将對法國葡萄酒征稅。時任歐洲理事會主席的圖斯克表示,如果美國對其征稅,歐盟将采取類似措施作出回應。在峰會之前,路透社列出了一系列有争議的問題:特朗普對法國7月引入數字服務稅的法案的不滿;美國無視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美國和歐洲在是否重新接納俄羅斯加入G7的問題上存在分歧;以及歐洲列強試圖緩和美國與伊朗之間的關系。

2021年5月,G7外長會議在英國舉行。美國國務院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國務卿約翰·布林肯在與德國外交部長托馬斯·德烏奇(Thomas DeUtsch)會晤時重申,美國強烈反對俄羅斯 - 德國Nord Stream-2天然氣管道項目。有專家指出,鑒于歐洲大陸對俄羅斯能源供應的依賴,德國、法國等歐洲主要國家在俄羅斯的政策上不會效仿美國。經濟學教授海瑞·圖爾克(Hairi Turk)認為,經濟基礎使美國和英國難以利用G7擴大反華陣營,因為德國、日本、南韓和中國都有直接和實質性的經貿關系,而印度是亞投行的主要受益者之一,中國一直主張, 不會輕易站在美國一邊。

美國對其盟國的支援不是一件好事。

近來,澳洲政府公開宣布支援澳洲反對中國的"經濟脅迫",但包括美國在内的其他國家不僅對澳洲的支援不重要,而且還趁火擴大對華出口,迅速擠壓澳洲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據澳洲媒體報道,從2020年10月到2021年2月,澳洲對中國的葡萄酒出口下降了98%,"五眼聯盟"其他國家政客高調聲援澳洲葡萄酒,但澳洲的"五眼聯盟"其他國家出口沒有增長25%。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期間,澳洲對中國的煤炭出口降至零,而中國煤炭在五眼聯盟其他國家的份額從2.7%上升到6.1%,澳洲在中國的進口食品和飲料份額從2020年4月的6.3%下降到2021年2月的3.6%, 而其他國家在五眼聯盟中的份額從25.5%上升到39.5%。

(新華社,北京,8月3日)

人民日報(2021年08月05日第18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