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國民:摔傷腿,繼續迎着風雨搶測洪峰

作者:金台資訊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原稿

黝黑的皮膚,稀疏的白發和皺紋在眼角反射出一個簡單的笑容,洗過的舊運動衫就會把原本瘦瘦的身體顯得格外瘦弱,這是張國的第一印象。

張國常用話不多,但說到工作,便開始滔滔不絕:"我們站是省重點站,負責貴陽市排污局給各級防洪部門送來水報,為防洪部門提供及時優質的水文服務是我們的職責。"從鋪設第一個水表,測量第一個流量,釋出第一份報告,到準備各種洪水前的測量,他仔細地向他解釋了如何快速,及時準确地測量洪水,如何彙編資訊,如何劃線,他也毫無保留地教給他的新同僚。

張果不僅在工作業務上是一手好手,在工作态度上一絲不苟,非常嚴格。對于測量中發生的事情來說,這也是非常"更真實"的,這是一個直接而無情的觀點。有一次,一位同僚把時間記錄得晚了一分鐘,結果卻遭到了張果的嚴厲批評,張果也把這件事記錄了下來。久而久之,這本日記也逐漸成為同僚糾正錯誤筆記本。

也許對某些人來說,水文工作隻是一種工作和謀生的手段。然而,對于某些人來說,水文工作不僅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需要為之奮鬥的職業,甚至緻力于一項可以終身完成的職業。張國是後者。

1987年,29歲的張國帶着簡單的行李來到他人生中第一個水文站上班。從此,它在山上紮根,開始了非凡的水文生活。無論是背靠荒山,還是繁華的霓虹之城,張國一直默默地伴随着這片甯靜祥和,時而連綿起伏的河流。這是整整28年,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他在這裡觀察水位降雨,監測水質,監測水質。忠實履行防洪抗洪的銳利士兵的職責。他從水文站回家,在那裡他把所有的年輕人都奉獻給了他所做的工作。

都說消防栓要"忍寂,守寂",人和河水為伴,二人看起來不累。獨自度假堅持崗位場景對于張國來說已經司空見慣了。多年來,他幾乎每年都在春節、傳統節日和國定假日期間在水文站度過。今天,他的孩子們已經定居在省級城鎮。節假日,張國也很少去省城和他老朋友孩子團聚,他早就把水文站當家。他非常喜歡它,以至于每天早早起床清理外面的站,以至于每次上級上司來到水文站時都會情不自禁地欣賞到站的環境。

水文台站從業人員主要從事降水、蒸發、水位、流量、泥沙、溫度等水文要素的觀測工作。多年來重複同樣的工作,積累了一系列水文資料,為水利工程、路橋工程提供了基礎支撐資料,為建設提供了一連串枯燥但準确的數字,以支援人民群衆的安全。而這樣長期過載的試驗作業需要強烈的責任感,而張國就是這樣一個消火栓。他經常反複告訴車站從業人員:資料必須真實可靠,絕對不是假的。

2014年7月16日,貴陽市全流域發生暴雨,魚涼河玉峰水文站自2006年建成以來發生最大暴雨。大雨來臨,河水急劇上升,憑借多年對車站的觀察經驗,張國心有警惕,預感洪水即将來臨,立即緻電局督察,彙報情況。局督察人員立即組織到威豐水文站、張國和巡檢人員一起開始檢測作業。天空雷鳴,暴風雨浸濕了每一位測試人員的衣服,張果也不小心摔斷了腿。但雨是号角,愛是指令,他面對風雨,繼續考驗。經過一個小時的連續測試,終于沖到了洪峰,洪峰水位:911.39米,洪峰流速:465立方米/秒。他用自己無所畏懼的精神,在風雨中書寫水文風。

張和妻子在校園内相識,先後在畢節農業局、畢節木孔水文站、洪家渡水文站、八池河水文站、東頭水文站工作,從2006年到裕豐水文站(東頭水文站搬遷至裕豐水文站)直至退休。據張的妻子回憶,在畢節木孔水文站、洪家渡水文站、東頭水文站工作那段時間工作多年,生産、生活環境艱苦,一般人無法想象,長期孤獨的站民生活造就了水文基層勞工堅持不懈的工作意志,艱苦而樸素的生活方式。雖然張站長的專業性不對,但憑借着他們勤奮的精神,一步一步地從廣大員工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名獨樹一幟的站長。

2019年年中,妻子和兒子在醫院生病時,張國因工作無法照顧生病的家人,投身于暴雨和洪水的狂潮中。

28年來,他一直在前線,在最危險的地方,他會在那裡。每年的時期也是消火栓最繁忙的時期,也是最危險的時期。當大雨來臨時,風吹過,屋内其他人要躲避,但他卻在風雨中為雨送資訊,當洪水來臨時,不顧自身安全,沖破了防洪封鎖,冒着生命危險搶奪各種水文資料,向防洪中心彙報水源, 保護人民生命财産安全。(陳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