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民法院報》:打開心結,八旬夫婦破鏡重圓

《人民法院報》:打開心結,八旬夫婦破鏡重圓

李文玲,湖南省阜陽縣人民法院行政級法官

"法官,從官司到今天申請執行,我的案件已經拖延了很長時間。如果我拿不到錢,我每天都會來找你。"他,一個80多歲的申請人,對我說。經過近一個小時的耐心指導,老人的心情雖然平靜了很多,但反複說,"你一定要把握啊。

送走某,我馬上給被執行人夏打了個手機。夏雖然有點耳朵,但得知執行法官打來電話,情緒激動:"我不負責支付,如果你扣留我的養老金,我每天都會來找你!然後挂斷電話。

他和夏是一對再婚夫婦,結婚年齡超過40歲,因為感情不和,分居了近十年。夏是一名退休勞工,每月養老金近3000元,他是一名農村婦女。當分離雙方在村委會見證人達成贍養費時,由夏某每月支付一定的維修費。

2020年,夏恩來因病住院,并支付了停止履行協定的費用。于是他把夏娜告上了法庭。法院依法作出有利于何俊仁的裁決。夏恩來既深感委屈,又感到丢面子,拒絕履行判決确定的義務。

雖然案子不大,但結案很容易:直接從銀行扣除被執行人的養老金即可。但這種簡單的做法,不僅不能消除當事人的不滿,反而會加深沖突,不能做結案。

我決定調整自己的執行思維,說服被執行人盡可能有意識地履行自己的義務。

接下來的半個月裡,我反複閱讀報紙,吃通案件,尋求審判法官溝通,深入了解老人的婚姻狀況,将案件上門帶,為當事人化解情緒,化解恩怨的症結所在。

起初,夏對我很抗拒,門不讓進來,臉也醜。在我的"軟磨硬泡"中,夏終于願意坐下來和我說話了。

老人喜歡拉回家,是以我會告訴他一些家庭案例。經常挨家挨戶勸說,夏一慢慢習慣了我的外表,我也慢慢成為夏天的朋友,什麼也沒說。

中秋節這一天,是家庭團聚的日子,我照常來到夏家,并帶來了中秋節的禮物。在仔細聽了夏的知己之後,我再次耐心細緻地解釋了理由。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指導,老人終于松了一口氣,不僅同意履行自己的義務,還答應帶老同伴回家,團聚中秋節。

夏天一定他收到的那一刻,在家,看到兩個老人破鏡子圓圓,皺巴巴的臉上洋溢着笑容,我由衷地高興,覺得他們的努力是值得的。

執行法官不僅要有公平執法的公平之心,還要放下平凡的心靈,隻有搭建一座精神溝通的橋梁,零距離傾聽聲音,當事人如朋友如親,才能打通當事人的心。

(李文玲/口語李國晨淩雲王蓉/整理)

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21-09/30/content_209933.htm?div=-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