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花

作者:Fighting紀

人類最早的馴化植物是什麼?答案不是我們熟知的小麥、大米和玉米等作物,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常出現的葫蘆。

葫蘆屬于葫蘆葫蘆部門,西瓜、黃瓜等瓜屬于同一家族。雖然現在葫蘆也少量用作食物,但人類最早馴化的葫蘆,看不到它的可食用性。成熟的葫蘆的外壁是木質的,完全不透水,耐腐蝕,是一個非常好的容器 - 無論是作為一個整體作為水壺,還是切成兩片花瓣作為水,或者作為兩端的通用水管,并且在處理水時,很少會遇到這種友善和便宜的材料。

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花

未成熟的葫蘆果實。圖檔:維基共享資源

像許多其他甜瓜一樣,葫蘆是一種藤蔓植物。理想情況下,它們的藤蔓可以長到7到10米長,如果它們被種植在樹下,它們可以很容易地爬到樹冠的頂部,以獲得更好的照明條件。但在生産生活中,人們很早就捏住自己的上部芽,迫使葫蘆藤産生更多的樹枝,進而開出更多的花朵,産生更多的葫蘆。

葫蘆的花分為雄性和雌性,雖然它們看起來都是白色的,但雄花有明顯的雄性和花粉,而雌性花有一個清晰可見的下位 - 隻需在花下帶一個小葫蘆。葫蘆主要依靠蜜蜂授粉,如果不及時授粉,雌花會和"小葫蘆"一起落下。是以,在蜜蜂較少的城市中,通常需要人工授粉以確定花朵受孕。

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花

葫蘆的花。圖檔:維基共享資源

葫蘆原産于非洲南部,在辛巴維(威)仍有野生種群。野葫蘆壁較薄,不夠堅固,無法用作儲水容器,它們的馴化親戚在儲水能力方面已經消滅了祖先,無論是在堅固性還是耐水性方面,進而表明早期人類根據這些條件篩選葫蘆。

葫蘆最初在非洲被馴化,但根據一些考古資料,至少有兩個獨立的馴化過程 - 一個在8000年前的亞洲,一個在4000年前的埃及。無論如何,這種藤蔓植物跟随人類走出非洲,傳播到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歐亞大陸的每個角落。令人驚訝的是,在哥倫布到達美洲之前,葫蘆已經在美洲紮根了。一些學者認為,美洲葫蘆更接近亞洲葫蘆,亞洲葫蘆是由印度祖先通過冰凍的白令海峽從亞洲帶來的,而另一些學者則認為美洲葫蘆可能直接來自非洲的野生物種,它們的種子從海洋一直漂流到美洲, 可能是10,000年前或更早,基于更詳細的分子生物學證據。

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花

葫蘆的形狀非常多樣化,不僅僅是小而大。圖檔:維基共享資源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葫蘆也占有重要地位。它往往與健康有關——傳統醫學用葫蘆來盛放各種藥物,有一種"吊鍋"說。當然,葫蘆中可以裝滿的不僅是不知道是什麼藥,還經常是酒、醋或其他液體。而說到"葫蘆畫",我們也可以看到淑女與葫蘆之間的親密關系。此外,葫蘆經常被加工成裝滿飛蛾等飛蛾的籠子,除了容易接近外,還可以像樂器的共振箱一樣,放大昆蟲的聲音。

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花

手工抛光葫蘆。圖檔:lywww.com

隻是随着現代材料技術的進步,葫蘆作為容器,似乎越來越可選。即使作為一部文學劇,面對昂貴的新材料,它也越來越被低估。這是人類最早的馴化作物之一,從我們身邊消失了一點點 - 隻留下一個詞或一個符号來提醒我們它在那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