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柳河:産業提質增效 助推鄉村振興

通化日報(記者袁偉)六合縣将特色産業作為鞏固壯大扶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根本戰略,全面提升扶貧産業效益,包容和覆寫,形成縣級具有支柱産業、鄉鎮特色的多元化、可持續的扶貧産業體系。扶貧期間,累計投資3.8億元,發展扶貧項目730個,累計配置設定收入3618萬元,帶動辦卡貧困戶增收14121元。

突出包容性公平性,不斷提升光伏産業效益。以光伏産業為重要手段,推動人民脫貧收入穩步增長,25兆瓦光伏扶貧産業園累計配置設定收入3178萬元,人均增長5283元。發電收入可以持續20年,帶動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10萬元,為全縣平均每年2000萬元的扶貧資金。組建國有新能源公司,聘請合格的專業營運團隊進行日常運維管理,讓有需要的人享受到最大的利益。實施"基本紅利、勞動紅利、激勵紅利"等紅利政策,結合防火、防洪、河防、村清潔等公益崗位,鼓勵貧困戶通過勞動獲得收入。今年4月,光伏收入配置設定393萬元,9月底再發放640萬元,進一步穩定家庭收入。

突出因地制宜,不斷拓展産業叢集特色。堅持"縣級上司、鄉鎮主、企業主、貧困戶參與",通過土地流轉、分紅、園區服務、園區收入紅利等多種形式,使貧困戶獲得持續收入。結合各鄉鎮特色産業,建設了江家店鄉乾川扶貧工業園、羅通山鎮養雞産業園、涼水鎮食用菌産業園等18個鎮級扶貧産業園,帶動721戶家庭增收930元,為鄉鎮累計增收440萬元。發揮企業主導作用,促進土地流轉,實行規模化經營,扶貧專業合作社達到34家,貧困戶入園率達到79%,累計配置設定收入118.4萬元,帶動5006人個人所得366.9元。在鞏固原有産業的基礎上,今年投入5293萬元實施溫室棚、殭屍電腦養殖、林蛙養殖等17個産業扶貧項目,預計年收入增加5億元以上,進一步壯大扶貧産業基礎。

突出規劃領先、科學定位的産業發展方向。聚焦特色農業和現代農業發展,科學确立産業發展方向,有序推進扶貧産業農村振興。依托大米姊妹、國信等26家水稻加工企業,做優火山岩大米、富硒大米等優質、品牌,提升"六合大米"市場競争力。依托21家山地葡萄酒企業和12000畝山地葡萄種植基地,加快酒莊經濟,建設山地葡萄廊道,打造"六合産區"品牌。依托46000畝中藥種植基地,大力發展人參、蒼鹭等中藥産業,打造中藥基地。依托8.5萬畝森林果基地、4萬畝苗基地、1萬畝棚膜基地,大力發展冷富蘋果、大榛子等産業,拓寬農民增收緻富的管道,做大做強特色的有錢人産業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