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城餘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确确立了兩城經濟圈發展的新格局。《綱要》一經釋出,城嶼地區兩城經濟圈再次成為熱詞。
距離城域兩城經濟圈正式亮相近兩年,近兩年雙城經濟圈建設取得了哪些成果?在今天(26日)上午在成都舉行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美國跨國企業在華高層圓桌會議——四川站"活動中,川渝兄弟相繼曬出兩圈,共建"大學營"。
活動主題為"唱'雙城'進入'雙周期'",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司和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協辦,來自49個美國商會和企業在華代表參加。

四川:軌道上的兩城經濟圈正在加速建設
未來将攜手打造多個世界級産業叢集
"近兩年來,城嶼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規劃提出,近兩年來,四川嶼域在交通建設、産業合作、協同創新、生态環保、公共服務等工作上按下了'快進按鈕',跑出了'加速'。在活動現場,四川省發改委主任鄭備對城餘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展做了相關介紹,她說,《綱要》落地,四川和重慶的發展是一大利好,四川在雙城經濟圈建設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績。
在建設具有國家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方面,四川以交通基礎設施為先,着力打造國家綜合三維交通網絡,四大"極點"之一,一批地标性建築,引領重大交通工程正在加速建設。例如,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成渝中央線高鐵開工建設,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城大灣沿江高鐵建設等,軌道兩城經濟圈正在加速建設。
《大綱》建議重點扶持優勢産業。鄭說,四川正在整合和提升四川、重慶省市的産業優勢,推動汽車、電子資訊、裝備制造業等産業協同高品質發展,加快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發展示範區,共同建設一批世界級産業叢集。
在建設具有國家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四川高起點打造科技創新源頭,啟動建設成嶼(星龍湖)綜合科學中心,列入成立天府實驗室名單,成功獲批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加快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 中國(綿陽)科技城,全省已建成和在建數量位居全國主要科技基礎設施前列。
在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場所方面,四川正在加快建設以長江、嘉陵江、渭江為主體的綠色生态走廊,建立跨區域環保聯合防控機制。同時,結合四川和重慶清潔能源的豐富優勢,四川正在建設國家清潔能源基地,建設10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産能基地。
重慶:共同推動行業高品質協同發展
攜手為國家科學裝置和國家實驗室登陸煜
活動現場,重慶市發改委副主任米本佳從産業協調、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曬出了兩城經濟圈建設"進度清單"。
"四川渝域正着力建設高效分工、錯位發展、有序競争、互相融合的現代産業體系。Mimoto先生表示,四川和重慶正在共同努力,促進高品質和協作的工業發展。例如,在制造業方面,四川嶼地區已獲批建設成嶼地區工業網際網路綜合發展示範區,共有20個産業合作示範園區,而在數字經濟方面,川渝正在建設國家級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等。
城嶼地區是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叢集,近兩年來,四川渝地區也在建設基礎設施"一個網絡"。例如,在水運方面,四川和重慶正在長江上遊共同建設航運中心,在長江上遊建設第一個萬噸級碼頭——一個新港口;
"我們也在不斷優化政策,共同努力赢得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支援,以及更多的國家戰略創新功能、大型科學設施和國家實驗室。他說,建設國家級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四川重慶都是按照"一城多園"的模式建設西部科學城。四川渝還設立了50億元雙城經濟圈科技創造基金和20億元科技成果轉化股權投資基金,大力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和科技成果轉化。
四川和重慶也在推動公共服務"一卡通",一些領域的有效性已經顯現出來。例如,川毘聯合釋出了兩批四川毓政府服務通過工作項清單,推廣210個跨省工作項線上"全網接入"或線下"異地可做"。例如,引入交通通訊、戶籍出行、就業社保、教育文化、醫療、住房保障等16個方面的民政舉措,如促進公積金跨區域轉移和互認互借,實作戶籍移民進入"一站式"處理,重慶中心城區和成都主要城市公共交通實作"一卡通"和"一碼通"等。
四川和重慶未來的機遇是什麼?
《大綱》釋出後,四川、重慶未來有哪些機遇?活動現場,中國美國商會及企業代表圍繞關注的問題與四川、重慶等相關部門進行了交流。
記者在現場獲悉,四川正在籌劃相關産業規劃,未來将打造世界知名的生物制藥創新創造中心,為國際醫療衛生服務首選地和國際醫藥供應鍊樞紐城市。重慶将建設重要的現代化制造業基地,重點發展電子資訊、汽車、材料等優勢産業。
企業:四川在生物醫藥衛生領域的發展規劃是什麼?業務的支援政策是什麼?
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四川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援生物醫療健康發展的政策,今年,四川省醫療衛生服務作為六大成長服務之一,推動醫療衛生服務深度融合。
在企業扶持方面,為激發社會醫療投入活力,四川正在優化社會醫療審批流程,加快推進"一刀切"、"一碼一般""分離許可"等,推動醫療機構網上審批,推進"一跑"改革。
為了進一步降低社會醫療的營運成本,四川對符合高新技術企業條件的社會醫療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同時,全面落實土地支援政策,鼓勵實行長期租賃,先出租後出租,先讓,讓與土地利用相結合。
四川還鼓勵發展智能醫療服務和數字醫療服務,鼓勵社會醫科院校和研究機構合作,推動重大疾病精準診療聯合研究,搭建産、學習、研究、使用等新技術、新服務轉型平台。
近日,四川正在制定相關産業規劃,規劃四川在"十四五"期間支援醫藥工業和醫療衛生産業發展的方向和措施。
綜上所述,"十四五"期間,四川将重點支援重大新藥研發、前沿生物醫藥技術、生物醫用材料與醫療器械創新、運動康複服務,打造世界知名生物醫藥創新創造中心,面向國際醫療保健服務業首選和國際醫藥供應鍊樞紐城市。
四川還将積極發展前沿醫療服務,建立細胞公共技術平台,推動細胞産業标準化、标準化發展,實作細胞治療和免疫治療領域的重點突破,支援基因測序、再生醫學、生物醫學大資料分析等精準醫療産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将基礎研究的技術鍊打通到臨床應用,培育了一批精準診療服務企業,強化了健康服務産業叢集。
四川還将繼續發展醫藥健康産業,從提升城市可持續競争力的角度布局醫藥健康産業,推進新藥研發體系和醫療器械保護項目、應急物資産能提升效率,促進臨床資料開發和共享,建立臨床研究資源, 資訊資源、臨床研究、藥物研發、臨床轉化全産業鍊,四川已成為生物制藥行業重要的創新高地。
企業:重慶有哪些支援外資合資企業在重慶投資的舉措?
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綱要》提出要把重慶建設成為中國重要的現代化制造業基地。未來幾年,重慶将重點發展電子資訊、汽車、材料等優勢産業。
在服務企業方面,重慶在政府備案時實施了"線上一網、線下一視窗、跨省做一事上一次"的服務措施,高效為企業投資項目審批備案。去年,重慶成功中标整車制造、智能終端等34個項目進入國家項目名單,鼓勵投資。
重慶也是營商環境創新的試點城市之一,在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等方面,重慶将服務達标。
紅星記者彭湘平攝影報道
編輯:陳毅曦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有望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