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3月28日電:扶貧後,老寨有了新的生活
新華社記者張玉傑、張丹、丁春玉
湖南省陽春三月,湘西咱族苗族自治州,古寨縣老寨村,一幢隐蔽在綠樹中的特色住宅樓,一叢迷疊香幼苗快樂地長得歡快,圍滿了籬笆的小路。
這一天,51歲的村民吳玉明今天一大早來到迷疊香種植基地,檢查剛剛從迷疊香幼苗上取下的保溫棚。"新培育的幼苗是去年被客戶預訂的。吳玉明表示,根據客戶訂房量的苗木并不擔心賣出去。
位于武陵山脈中部,人口不到15萬的古齊縣,過去集"老、青、邊、窮、山、圖書館"于一體。老寨村曾是古寨縣11個深陷貧困村之一,山山陡峭,高山喀斯特地貌下的田地散貧瘠,全村315戶1378人,其中一半以上為貧困戶。吳玉明這個年紀的人,基本上都是在國外工作。
貧窮的日子讓吳玉明想出山,他一直去北京、上海打工。但沒過多久,家裡的兩個女兒和老人就需要照顧好現實,他被拖回了村子。2014年,吳玉明回國,當年被封為貧困戶的設立檔案卡。
2018年3月,湖南省公安廳派出扶貧專案組進村,邀請知名專家和企業家等到村裡調研,尋找适合老村迷疊香、森林雞、蛋雞等特色的産業項目,并選了幾位"行業緻富領軍人物"。
吳玉明就是其中之一。在扶貧專案組的指導下,勤勞的吳玉明率先在村裡成立了迷疊香種植合作社,當年他種下了218畝迷疊香。
扶貧隊經常組織有動力的農民到家外學習。在此期間,吳玉明學習了第一手迷疊香栽培和栽培技法。除了出售植物外,吳玉明還牽頭與食品和制藥公司合作,生産和銷售迷疊香深加工産品,一種迷疊香以更高的價格出售。
在吳玉明的帶領下,更多的村民加入了迷疊香合作社,規模更大。現在,許多老村民不必外出工作,在家種植迷疊香既是為了照顧家人,也是為了提高收入。預計從今年開始,迷疊香每英畝最大産值可達6000元,可連續7年受益。
看到迷疊香的發展趨于穩定,吳玉明也想到了油茶種植的發展,做了迷疊香盆景和養殖雞鴨魚。扶貧工作隊還引進了技術專家,引導村民們把一個又一個的想法變成現實。
目前,曾經的老鄉巒荒山已經被紅挂綠,勤勞的村民走過山間,看着蓬勃發展的産業,整個村子脫貧後老鄉房有了新的天氣。"老小屋不舊,生活是新的。"吳玉明說。(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