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出恐懼:穿越“内在小孩”的迷思,消融我們的傷與痛

走出恐懼:穿越“内在小孩”的迷思,消融我們的傷與痛

前言

我深深地感到,如何打破阻止我們體驗愛和喜悅的舊模式,是我們需要面對的最深層次的問題之一。這不僅在人際關系中顯得特别真實,而且還會影響我們的創造力,性能量和生活的其他方面。

主要問題是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最喜歡的電影是丹尼。凱的"安徒生傳記"。我們經常在裡面唱歌,其中一首講述了一隻醜小鴨的故事:曾經有一隻醜小鴨,羽毛淩亂。醜小鴨因為不能适應環境,是以鴨子世界很擁擠,不得不四處遊蕩。直到有一天,它遇到了一群天鵝,才發現它其實是一隻美麗的天鵝,卻意外地出生在錯誤的地方。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實際上正走在重新發現我們"内在的天鵝"——我們真實的自我的旅程中。過去,我們一直在欺騙自己,相信我們是一隻醜小鴨。基本上,醜小鴨覺得自己和認為自己是一個充滿恐懼,醜陋,不被愛和不值得愛的個體,生活在一個陌生和不友好的世界中,沒有人真正看到它們并珍惜它們。結果,他們試圖用各種補償行為來隐藏内心的恐懼和不安全感,成為一群不斷承受競争壓力的"醜小鴨"。相反,"天鵝"覺得自己充滿了愛、能力和才華,生活在一個美麗的世界裡,安甯自在。

走出恐懼:穿越“内在小孩”的迷思,消融我們的傷與痛

在《擁抱你内在的孩子》中,我們探索了治愈我們内心恐懼的體驗,對我來說,這是一種觸動你内心深處敏感和脆弱,并學會接受自己的方式。我覺得,深處體驗內在孩子的創傷,是一條讓我們在生活中創造真愛的道路——愛自己,愛別人。我花了很多年時間探索這些我以前忽視和壓抑的内在創傷,然後我開始明白,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它們,它們會以各種方式阻礙我們的生活和我們的愛。

探索我們内心的恐懼隻是這段旅程的第一步,如果我們止步于此,我們可能會迷失在這些傷口中。因為阻止我們在生活中享受愛和快樂的不僅是尚未愈合的傷口,還有我們對它們的認可。

"我們重複舊的模式,因為我們有一個創傷性的自我形象,并認為這就是我們是誰,我們無意識地認同自己,我們是我們内心受到創傷的情感孩子。

我稱這個内在空間為"情緒孩子",因為它是由我們無法控制的強烈情緒驅動的,通常是無意識的。一旦我們陷入這種認知,我們就會被恐懼所驅使,失去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這就像一輛由一個不處于内心世界中心的年輕魯莽的孩子駕駛的汽車,不由自主地重複舊的模式,不斷吸引他人或其他東西來加強舊的自我形象。

是以,對我們來說,第二步是要明白,這個情緒化的孩子不是我們自己。我曾經強烈地認同自己,這種自我形象和内心感覺是,我是一個永遠無法與我的兄弟相提并論的小弟弟,他總是更聰明,更迷人,更自信,敏感,有意識,總是得到我渴望的關注和尊重,每個人都喜歡他。我已經在每一個可能的層面上探索了這種創傷,但羞恥,恐懼和不安全感仍然存在;在某些情況下,我完全不知所措,因為除了看着它之外,我無能為力。無論你多麼努力地試圖改變它或擺脫它,即使無數次受到這些壓力的影響,也無法很好地展示自己,也是沒有用的。

很長一段時間,我甚至不認為我可以停止扮演那個角色。我覺得我是那種試圖避免這種感覺的人都隻是一種掩蓋的人。我生命中有一個非常悲傷的時刻:我哥哥是哈佛大學的三年級學生,我即将申請哈佛大學。有一天,我收到學校的來信,當它打開時,我驚訝地發現我被錄取了。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他們一定是犯了一個錯誤。後來我才知道,學校的高層已經和我哥哥談過了,他當時是學校雜志的編輯之一。他們告訴他:如果你哥哥比你好一半,我們就會收留他。

這個哥哥隻有好哥哥的一半自我形象,生活一直困擾着我。然而,當内心的探索達到一定階段時,我開始明白,那不是真實的我;通過擺脫家庭束縛,為自己找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生活和世界,并發展自己的才能,我開始看到自我形象隻是過去經驗的産物。然而,一旦我被這種自我認知蒙蔽了雙眼,以至于我看不到我實際上擁有的愛,尊重和禮物。當我對自己的看法改變時,我的生活開始改變。過去,許多嚴重影響我的人際關系、創造力和快樂的舊行為模式,其影響力越來越小。現在,仍然有很多次,舊的自我意識會接管我的意識。然而,不同的是,現在我可以感覺到它,并與它保持距離并看着它。

走出恐懼:穿越“内在小孩”的迷思,消融我們的傷與痛

要看到我們内心的"天鵝"并不容易,因為我們與"醜小鴨"有着更深層次的身份認同,這種認同始于我們即将發展和開發自己的概念的時候。

"基本上,我們内在自我意識的形成來自早期照顧者的價值觀和我們成長環境的社會文化,我們已經學會了我們必須切斷與自己的聯系。

這就是所謂"情緒孩子"的基本含義——隐藏在沖動行為之下的恐懼、羞恥和不信任的内在體驗。

當這個情緒化的孩子接管我們的生活時,它會以不同的方式出現。一個是我們發現自己在關系中反複重複相同的痛苦模式,而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探索,感受和了解我内心帶來的痛苦對我有很大的幫助。但在某些時候,我發現我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轉移到了看着自己被一個情緒化的孩子接管,不太關心過去發生的事情,而是更關注這個情緒化的孩子如何影響我的日常生活。一旦我們深刻地意識到内在的創傷,我們的注意力就會自然而然地轉移到當下。将注意力轉向當下意味着看到你何時以及如何認同一個情緒化的孩子;注意你是如何在任何時候被羞恥、恐懼或不信任所淹沒的,同時表現得像一個孩子,反彈、抱怨、妥協,或者讓自己迷失在某種上瘾的行為中。

經過這麼多年的學習,我對愛情有了一些經驗和了解,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1 我們生活中的痛苦,主要是因為我們的思想和身心體驗,是由過去充滿恐懼、不安全感和無法信任的傷害經曆深深驅動的,我們稱之為"情感孩子";

2 我們無意識地認同這種創傷的內在空間——相信這是我們原來的自我;

3 為了消除對情感兒童的認可,重新獲得我們生活的真相,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創傷部分有一定的了解,同時感覺到它仍然帶來的痛苦和恐懼。最後,讓自己敢于冒險,幫助你突破舊的行為和生活模式。

我在這裡提出的方法主要集中在觀察和了解情緒化的孩子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中工作。這可能是一個挑戰,因為情緒化的孩子非常強烈地掌握我們的感受和行為。當我們被它抓住時,通常沒有内在的空間來感受和感覺;我在這裡所指的方法不是要求我們做出改變以實作任何目标,或改進任何東西,而隻是向内看,讓一切發生;當我們開始了解情感孩子如何驅動我們的生活時,我們就會超越它的影響,開始有不同的選擇,而不是失去控制或被恐懼所左右。

通過這些内容,你想和讀者一起學習:對一個内在情感孩子的外在行為和内在體驗的概念性了解,當涉及到它時,知道如何與它相處,以及識别它不是你是誰的能力。我們可以給自己時間消化,慢慢來。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