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歌舞片長久不衰80年丨《綠野仙蹤》的貢獻

作者:電影實驗室
歌舞片長久不衰80年丨《綠野仙蹤》的貢獻

綠野仙蹤 (1939)

說到歌舞表演,觀衆已經不再陌生,這種獨特的類型不僅在悠久的曆史中沒有被淘汰,甚至間歇性地湧現出傑作,如《愛樂之城》、《馬戲團之王》等。

回顧歌舞片的起源和曆史,我們不能忽視《綠野仙蹤》的重要地位。對于中國觀衆來說,它不僅是經典的兒童啟蒙傑作,也是最早推出多部好萊塢電影的一部。

歌舞片長久不衰80年丨《綠野仙蹤》的貢獻

綠野仙蹤的農家女孩多蘿西卷入了一個神奇的幻想世界,一路上她遇到了新朋友,打敗了壞人,并了解了生活的真相。這是一個關于現代社會的童話故事,結合了幸福和恐懼,即使在過去的80年裡,它仍然是有史以來最奇妙的電影之一。

除此之外,《綠野仙蹤》最引人注目的方面不是令人歎為觀止的特效,不是鮮豔的色彩,不是朱迪·加蘭令人難忘的表演,而是它的音樂。

就像歌曲《Over The Rainbow》一樣,它們已經成為流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影片最有趣的部分是音樂如何與電影世界的故事和情節融為一體,向我們展示了歌舞表演的形式和風格。

為了探索《綠野仙蹤》的貢獻,我們将從一部早于歌舞表演的音樂劇開始。

歌舞片長久不衰80年丨《綠野仙蹤》的貢獻

20世紀初歐洲舞台上的音樂劇

音樂劇早于電影,故事和音樂的結合可以追溯到一千年前,當時舞台音樂劇與今天的歌舞表演截然不同。

流行的舞台音樂劇出現在20世紀初,從幾種不同的形式演變而來,如歌舞表演和輕歌劇,将音樂融入故事情節。

但最受歡迎的舞台音樂劇形式是歌舞表演和黑色滑稽表演,它們由一系列不同的表演形式組成,音樂家,藝術家和喜劇演員演唱同一部戲劇,但缺乏故事情節來連接配接它們。

歌舞表演:指20世紀歐美非常流行的一種歌舞表演,用于歌舞,加上誇張的幽默元素,讓人發笑。

輕歌劇:與傳統歌劇和音樂劇有相似之處,但它們之間的界限非常模糊,輕歌劇場景更小,不如歌劇嚴肅,主題也适合一般大衆娛樂。

歌舞表演:也被稱為喜劇,魔術,雜技,動物訓練和歌舞節目,曾經在北美非常受歡迎。

黑色滑稽劇:是另一種流行的美國舞台表演形式,主要表現在喜劇表演和歌舞中,由白人模仿黑人畫黑臉,在表演中取笑和诋毀黑人以達到娛樂目的,存在強烈的歧視感,但在概念上是時間的, 社會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表演很受歡迎。

歌舞片長久不衰80年丨《綠野仙蹤》的貢獻

1900年一張滑稽歌舞表演的海報展示了角色從白色到黑色的轉變

所有形式的歌舞表演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表演者和觀衆是分開的。雖然演員們可以打破第四面牆,但舞台表演的空間布局已經敲定。

表演者站在舞台上,觀衆隻能以固定的視角坐在舞台下,而歌舞表演電影則超出了這些限制。

歌舞片長久不衰80年丨《綠野仙蹤》的貢獻

舞台音樂劇

電影藝術的一個獨特之處在于人物和故事發生的世界與觀衆所處的現實世界的交集,通過改變傳統電影的叙事規律,觀看和參與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進而進入電影世界。

歌舞電影不是以這種方式誕生的,它們正在以一種像《綠野仙蹤》中由多蘿西主演的《綠野仙蹤》一樣的方式發展,從堪薩斯州荒涼的大草原到豐富多彩的魔法世界。

歌舞片長久不衰80年丨《綠野仙蹤》的貢獻

歌舞表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電影藝術第一次嘗試将動态圖像與聲音相結合。

在19世紀末,錄音裝置,如有聲電影機,将單人西部鏡子與新興的留聲機技術相結合,為大衆帶來了歌劇和管弦樂。

這些早期的錄音裝置存在明顯的缺陷,音畫難以同步,音量小而失真,但最大的缺點是錄影機鏡頭不能移動,但舞台表演的單調錄音,并沒有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這個問題随着有聲電影的到來而得到解決。

歌舞片長久不衰80年丨《綠野仙蹤》的貢獻

19世紀末的視訊錄制

銀幕上最早的歌舞電影,像《爵士歌手》,要麼将音樂和故事結合在一起,但片中的角色依然在舞台上與觀衆對戰,或者像《1929好萊塢搞笑》本質上是一場大型歌舞表演,劇情不連續,觀衆和看戲也沒什麼差別。

這些早期的歌舞表演電影大多将故事設定在百老彙或音樂劇中,使音樂的出現合理。

歌舞片長久不衰80年丨《綠野仙蹤》的貢獻

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爵士歌手(1927)意義重大,但不是一部好的歌舞電影

幾年前出現上述現象,歌舞電影慢慢發展成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演員們會突然跳出故事,突然唱一首歌。

這種對電影藝術規律的高度颠覆,要求觀衆達到相應的水準,而對于萌芽初期有聲電影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觀衆還沒有很好地适應有聲電影的形式。

事實上,早期的有聲電影甚至沒有引入非叙事性的聲音元素,比如背景音樂或音效。

非叙事性聲音元素:也稱非戲劇性,與情節的聲音相比。情節聲音是與事實相關的聲音,例如演員的台詞,演員動作的聲音等。非情節聲音最常見的例子是伴随着情節的音樂。

歌舞片長久不衰80年丨《綠野仙蹤》的貢獻

早期的歌舞表演電影"Showtime"(1929)

由于擔心來曆不明的聲音會讓觀衆感到困惑,直到20世紀20年代,這部電影才從僵化和舞台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百老彙旋律》是第一部使用早期錄音配樂的電影,讓攝影機在場景中移動,從多個角度向觀衆展示角色的動作和編排。突然之間,觀衆從隻看到舞台的全景轉向觀察角色的臉部特寫,進而提供了在劇院中無法體驗的視角。

不久之後,移動攝影的發明釋放了創作自由,并幫助電影發展了最具标志性的技術,即角色突然無法幫助唱歌和跳舞。

歌舞片長久不衰80年丨《綠野仙蹤》的貢獻

《百老彙旋律》(1929)不再隻是舞台的宏大全景

劉貝謙的第一部有聲電影《燕宮史》,是電影史上最早讓人物脫台、進入世界歌舞電影的。

這部電影将音樂融入了故事情節,使電影朝着繁榮和幻想的黃金時代邁出了一大步。

歌舞片長久不衰80年丨《綠野仙蹤》的貢獻

《燕宮史》(1929)走下歌舞電影舞台

1933年,巴斯比·伯克利編排了三部經典的歌舞表演電影《華清春暖》、《1933淘金熱》和《第42街》,進一步發展了手機攝影。

巴斯比·伯克利(Busby Berkeley)以其複雜且有時夢幻般的舞蹈場景而聞名,他沒有從觀衆的舞台角度進行編排,而是讓舞蹈為鏡頭服務,通常瞄準舞台,然後在房間中移動,使用特寫鏡頭,交叉擺動,高層次攝影來創造劇院觀衆無法欣賞的美麗幾何圖案,隻有鏡頭才能捕捉到風景。

歌舞片長久不衰80年丨《綠野仙蹤》的貢獻

"第42街"中的舞蹈造型。

歌舞片長久不衰80年丨《綠野仙蹤》的貢獻

《淘金熱1933》

在整個20世紀30年代,當歌舞表演受到大衆的歡迎時,金傑·羅傑斯(Ginger Rogers)和弗雷德·阿斯泰爾(Fred Astaire)等超級明星舞蹈團體的出現将這部電影推向了輝煌。

但事實上,著名電影制片人亞瑟·弗裡德(Arthur Fried)是将歌舞表演帶入黃金時代的人,他的第一部電影《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改變了整個類型。

歌舞片長久不衰80年丨《綠野仙蹤》的貢獻

亞瑟·弗裡德(Arthur Fried)的歌舞表演精湛而自然,他讓歌曲從情節中自然浮現,在音樂與叙事和主題之間取得平衡,這在《綠野仙蹤》的結構中顯而易見。

《綠野仙蹤》是一部典型的章節類電影,故事主要由一小段片段組成,從主角多蘿西的家庭生活,到綠野仙蹤國遇見其他主角,接受并完成考驗,最終回家。

每一集都由歌曲串聯起來,有些是為了暗示角色的動機,有些是為了宣傳情節。

歌舞片長久不衰80年丨《綠野仙蹤》的貢獻

這是電影史上歌舞電影歌曲與故事情節的首次全面融合,它傳達了電影人物的新資訊,是觀衆無法從其他方式獲得,如果去掉音樂,整個叙事邏輯和結構就會被打破。

但《綠野仙蹤》中的音樂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多蘿西來到《綠野仙蹤》之前,她打破了影片的叙事和内心邏輯,開始唱歌,讓觀衆直接感受到她的内心感受,這種感受出現在真實與虛構的過渡中,将自己的聲音結合在一起,貫穿整部電影,成為一首隻有觀衆才能欣賞的歌曲。

歌舞片長久不衰80年丨《綠野仙蹤》的貢獻

多蘿西,她将在未來來到奧茲之前開始唱歌

這種模糊、叙事和非叙事聲音的電影空間的結合,隻能存在于這個虛拟世界中。魔術就在這裡發生,如果觀衆想要欣賞這種奇妙,他們必須完全消除内心的疑慮,接受這在電影世界中既不完全現實,也不完全是虛構。一旦觀衆踏上這個美妙的新大陸,他們将面臨一個全新的邏輯。

這個虛拟世界在上下文中有兩個角色,從《綠野仙蹤》的奇幻元素的預處理開始。

比如說會說話的稻草人,鐵人像水壺一樣,都是很不接地氣的,一旦觀衆向這些人物敞開心扉,讓人物與現實世界相聯系,一旦我們了解了歌舞電影中獨特的魔力,就能接受《綠野仙蹤》中的巫師事情就不再難了,不僅如此, 但也享受沉浸在故事中。

歌舞片長久不衰80年丨《綠野仙蹤》的貢獻

《綠野仙蹤》中的鐵皮人

其次,它對促進歌舞電影類型的發展有更大的影響。

叙事轉換讓人物擺脫了傳統電影規則,展現出魔幻的現實主義,這将成為好萊塢歌舞表演的重要特征,一旦歌舞電影抛棄了固有的邏輯結構,内容也發生了變化,是以突然間整個城市可以一起唱歌跳舞了。

人物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用音樂來解釋情節,這也會對角色的環境産生影響,即使電影似乎發生在現實世界中,人物可以突然擁有超能力,人物的對話可以跨越時空。仍然使用傳統的連續編輯,愛好者甚至可以擺脫電影中的重力。

歌舞片長久不衰80年丨《綠野仙蹤》的貢獻

《愛樂之城》中的主角跳着天舞

通過放棄傳統的電影制作規則,亞瑟·弗裡德發展了該類型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即将觀衆帶入叙事并給他們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這種觀點的最好例子是他後來的歌舞電影《雨中之歌》。

然後,在歌曲"You Was Mean For Me"中,好萊塢工作室裡對着鏡頭不連續的一瞥模仿了吉恩·凱利(Gene Kelly)和黛比·雷諾茲(Debbie Reynolds)的優雅。

歌舞片長久不衰80年丨《綠野仙蹤》的貢獻

《雨中之歌》中跳舞的男主角

事實上,将錄影機作為場景中的第三個舞者,觀衆的視角成為編舞的一部分,你可以在《綠野仙蹤》中找到源頭。

當鏡頭跟随主角多蘿西,穿過深棕色的小屋門,進入奧茲的多彩世界時,觀衆和角色一起走進新世界,體驗同樣的驚奇感。

歌舞片長久不衰80年丨《綠野仙蹤》的貢獻

進入多蘿西的色彩王國

《綠野仙蹤》是一部全新的歌舞表演電影,由亞瑟·弗裡德執導,他似乎對《綠野仙蹤》施了咒語,讓觀衆被角色、世界和故事所吸引。

這個80年沒有消失的咒語改變了歌舞電影的感覺和基調,将其更新為電影藝術形式;它創造了一個像奧茲一樣豐富多彩和神奇的仙境;它把這首曲子變成了一首音樂,讓觀衆逃離了世界的煩惱。

歌舞片長久不衰80年丨《綠野仙蹤》的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