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種木乃伊畫像被形容為“世上最纖柔的一瞥”

作者:觀複博物館

大家好,關府博物館是由馬次元先生創辦的新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請密切關注我們的頭條新聞,我們不會定期将其贈送給博物館創意産品的粉絲。

景都君出版社:"一旦一個傻女人被欲望綁架,我們男人就會被智障搶走。(阿爾比特,羅馬作家)

我們引用了古羅馬尼祿時代的小說家阿爾比特(T. P. Arbiter,約公元14-66年,寫了一段著名的諷刺小說Satyricon,關于兩個女人,Fortunata和Cintila,她們在聚會上互相比較珠寶。那麼,當辛迪拉急于展示福圖納塔的"大金墜落護身符"時,她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如果我們看一下埃及木乃伊的肖像,辛西娅的護身符吊墜可能是以下風格:

這種木乃伊畫像被形容為“世上最纖柔的一瞥”

一個戴着金色護身符的女人的肖像

埃及,在羅馬帝國時期繪制,屬于"法尤姆肖像"

他現在躲在底特律藝術學院

這種木乃伊畫像被形容為“世上最纖柔的一瞥”

女祭司戴着金牌護身符的雕像

女祭司舉着粉紅色的玫瑰花圈

它現在在巴爾的摩的沃爾特斯藝術博物館

圓形金牌是古羅馬非常流行的護身符,經常佩戴着非常厚的金項鍊,有時金牌上會刻有蛇發女人美杜莎的頭像,如下面所示的木乃伊肖像:

這種木乃伊畫像被形容為“世上最纖柔的一瞥”

一個戴着金色護身符的女人的肖像

現藏于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1615年,意大利冒險旅行作家P.d.Valle,1586-1652)是第一個發現木乃伊肖像的人,現在被稱為"法尤姆肖像",在埃及孟菲斯的薩卡拉旅行期間,他将其描述為"世界上最柔軟的一瞥"。兩具帶有肖像的木乃伊後來被運回羅馬,并于1728年從羅馬轉移到德累斯頓,獻給薩克森的"權力國王"奧古斯都一世(1670-1733),他将它們儲存在他的寶庫中。今天,這兩幅最早發現的"法尤姆肖像"在德累斯頓的國家美術館:

這種木乃伊畫像被形容為“世上最纖柔的一瞥”

1615年發現的一位女性肖像

它現在在德累斯頓的國家藝術收藏中

這種木乃伊畫像被形容為“世上最纖柔的一瞥”

1615年發現的一名男子肖像

木乃伊肖像是從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出土的,統稱為"法尤姆肖像",因為大多數現存的木乃伊肖像都是在埃及法尤姆的墳墓中出土的,并且因為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的許多發現都是不完整的,挖掘的确切位置是不确定的。這是一幅墳墓頭像的肖像,上面覆寫着一具木乃伊的臉,繪制于公元一世紀至公元四世紀初,當時埃及是羅馬帝國的一個省。從藝術史的角度來看,《法尤姆肖像》清晰地展現了古希臘羅馬藝術的影響,其中墓主的衣服、珠寶、發型甚至表情都以自然主義的方式描繪,用逼真的肖像取代了古埃及木乃伊面具。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法尤姆肖像"因其獨特的美學特征而成為受歡迎的收藏品。目前,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博物館裡大約有一千幅"法尤姆肖像"。

這種木乃伊畫像被形容為“世上最纖柔的一瞥”

法尤姆及其木乃伊的肖像(約公元95-100年)

羅馬帝國時期在埃及畫

它目前在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

我們每天釋出馬偉錄制的曆史和藝術文物相關文章和視訊,同時發送博物館藏品的照片,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給朋友圈和朋友分享!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