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鄧肯的綽号,大家都會第一時間想到"石佛"和"大基礎",但後來鄧肯也有一個瘋狂的綽号,那就是"飛魔",因為鄧肯的大學隊被稱為覺醒森林飛魔,久而久之,人們誤以為鄧肯的綽号。但就鄧肯年輕時的打法而言,"飛魔"并不是空心的風,因為他真的是在天上飛翔。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鄧肯在大學期間是如何虐待對手的,并迅速抓住隊友的傳球并脫穎而出,完全颠覆了我們對他球場老闆的印象。但鄧肯能飛得這麼好也就不奇怪了,畢竟有近一半的NBA球隊選擇爛搶元簽,如果真的沒有天賦,管理層也不會那麼拼命搶到一個資深新秀。
互補扣一直是衡量球員體能的一大名額,當時天高的鄧肯自然也上演了精彩的扣球時刻。在看到隊友三次命中鐵杆後,鄧肯從三分線外直接沖了進來,跳到罰球線内完成扣籃,這對于站在籃筐裡的對手來說太快了,無法做出反應。
雖然鄧肯被稱為自進入聯盟以來最強的後場,但如果他希望其他人成為後衛,那會很容易。就像這一次,面對基裡連科的防守,快攻的鄧肯是一記殘酷的單手傳球,從前場直接反彈,摧毀了聯盟頂級後衛。
在他的巅峰時期,大學鐘無疑是聯盟最強的内線後衛,能夠以爆炸性的身體素質将對手保持線上上,盡管他隻有2米高。就在健康的鄧肯面前,大學鐘的身體素質不是很好,被一步踩不出來不說,還被鄧小平直接扣在地上,這麼兇猛的姿态你敢說鄧肯是球場主嗎?
别看鄧肯的職業生涯沒有打得太多空手而歸,但打球真的很殘酷。拿這個空位接球,防守隊員一直試圖擠壓鄧肯的扣籃空間,但後者還是反彈了,核心力量把球硬硬地打進了籃筐。這樣限制其他球員的空手而歸,哪怕是充滿靈活性的防守者前鋒線也不一定能做到。
鄧肯連續15次入選最佳防守鏟球,不僅因為他出色的身高和防守意識,還因為内線位置的反彈。我們可以看看鄧肯的掩護,最後一秒那個人還在鏡頭外,下一秒飛向内線,完成對帽子的殘酷追擊。看來鄧肯的原地風車真的不是搞笑梗啊,不擅長巅峰時期他真的能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