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字
2021年元旦已經過去,出版商正在回顧和總結過去一年的成就。什麼書能被記住、傳播,甚至收獲贊美和榮譽,是一個不能回避的話題。為了向讀者和朋友展示2020年上海圖書出版成果,Book Xiang Shanghai Special計劃推出"2020上海出版機關年度十大圖書"活動。邀請上海所有出版機關推薦年度十大最有價值的書籍與讀者分享。也歡迎讀者加入我們,在上海尋找值得一讀的好書。
本期為上海翻譯出版社帶來2020年十大好書,歡迎品鑒。
01
正常人

莎莉.魯尼報道,愛爾蘭
鐘娜翻譯
上海翻譯出版社
康奈爾和瑪麗安在愛爾蘭西部的一個小鎮長大。在學校裡,康奈爾很受歡迎,而瑪麗安則被視為一個怪胎,孤身一人。然而,一場令人心碎的談話改變了他們的關系和他們未來的生活。
一年後,兩人前往都柏林的三一大學學習,并在一次聚會上再次相遇。此時瑪麗安活躍在大學社交圈,康奈爾成了邊緣人,害羞,缺乏自信。在大學裡,兩人互相交流,但似乎有一塊不可抗拒的磁鐵讓他們彼此更親近。它們就像"土壤盆中的兩株植物,彼此生長,扭曲和扭曲,為不可思議的東西騰出空間"。最後,當她走向自我毀滅而他尋找生命的意義時,他們到底如何拯救對方?一個人如何改變另一個人,如何說出一個人内心的感受,以便其他人能夠真正感覺它?
繼《聊天記錄》之後,莎莉·魯尼(Sally Rooney)在她的第二部小說《正常人》(Normal People)中,用她出色的心理描述和溫柔細膩的寫作,探索了微妙的階級關系,初戀的激情、脆弱和危機,家庭關系和友誼的複雜糾葛,為當代小說注入了新的力量。
02
證詞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報道
是以翻譯
在《造就女人的故事》大結局十五年後,基加利國家的統治從内部顯示出衰敗的迹象。在動亂即将來臨的關鍵時刻,來自不同身份的三名女性的命運開始錯綜複雜,帶來毀滅性的後果。他們從各自的視角見證了曆史的變化,三種不同的叙事聲音建構了一個更大、更開放的時空,首次揭示了基利安人淪陷背後的秘密。過去和未來在叙事中越來越相交,真相以驚人的面貌呈現給讀者。
03
像我這樣的機器。
伊恩.麥克尤恩報道
周曉金翻譯
1982年,在英國倫敦的平行世界,人工智能研究遠遠超出了我們目前的發展水準。托尼·本恩(Tony Benn)在瑪格麗特·撒切爾(Margaret Thatcher)上司下的英國在馬恩島戰争中戰敗後,在全國嘩然的時候當選為首相。人工智能之父圖靈沒有自殺,麥克尤恩給了圖靈他應得的生命,而不是被審判、監禁和自殺。圖靈過着高尚的生活,生活在世界的尊重中,他的作品創造了技術奇迹。
與此同時,32歲的倫敦人查理開始了兩段新的戀情:一是他愛上了樓上的鄰居米蘭達,另一是他從遺産中買了一個新的人形機器人亞當。"亞當"具有假真實的智慧和外表,可以完成逼真自然的動作和表情變化。在米蘭達的幫助下,查理重塑了"亞當"的角色,一組奇怪的三角形成形......事情慢慢開始失控。
在他的小說中,麥克尤恩探讨了人類與人工智能之間的差別,是什麼使我們成為人類 - 我們的外部行為還是我們的内在生活?機器人能了解人類的内心嗎?對于人類無法控制的技術,這部小說将給讀者一個更深層次的視角。
04
我的朋友阿波羅
西格麗德.努涅斯報道
姚俊偉 翻譯
小說的主線是一隻被稱為阿波羅的巨犬——大丹犬和主人公互相認識的故事,關于交彙的失落與重生。女主角的導師(和情人)自殺,留下了三個持不同政見的妻子和一個沉默的哀悼者,大丹人阿波羅。大丹犬不再有任何希望再次見到它的主人。它不會殺死34,它不會哭泣,但有迹象表明它可能會而且真的會崩潰。
在三位未被施展、表演狂的妻子恢複了對死者所接受和掩蓋的真相的記憶的日子裡,女主角和大丹開始互相接受,互相保護。兩人之間逐漸浮現出來的默契和愛情,成為信仰和友誼的最好注解,讓女主角自己重生。
這部小說有許多分支,涉及戰争創傷、性别歧視、婚姻倫理、"我也是"運動等諸多熱點問題,充滿了當代女性生活環境知識,對女權主義、折磨和内心的探索。作品故事結構中使用的實驗手法出人意料地實作了情節的大反轉,在閱讀中給人一種獨特的戲劇感。
05
血液:埃博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理查德.普雷斯頓報道
姚向輝 翻譯
據世衛組織稱,2014年埃博拉疫情表明,"世界沒有準備好應對嚴重的流感大流行和全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埃博拉疫情更像是一種模式的一部分,一種新病毒從生态系統中跳出來所引發的沖擊浪潮。病毒在種群中自行擴散,吞噬生命,遇到人類物種的抵抗,并最終茁壯成長。但下一波沖擊波會是什麼呢?
随着過去變成未來,現在我打算預測一場全球爆發,由某種生物安全四階段新病毒引起,這種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沒有疫苗,現代醫學無法治愈,并且就四級事件而言。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美國所有醫院加起來隻有142張紅區病床,用于感染出血熱病毒(如埃博拉病毒)的患者,而隻有不到400張紅區病床用于感染空氣傳播的高風險病毒。
是以,如果發生四級事件,整個美國将隻有542張紅色區域病床。
我們必須問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一種新的4級病毒傳播到北美或任何大陸的數百萬人,醫院是否能夠處理這麼多患者并照顧他們?如果感染人數超過100萬,流行病學家是否有能力追蹤和打破感染鍊?
現在,守衛着病毒環大門的戰士們知道,他們所面對的敵人強大得可怕,戰争勢必會持續很長時間。他們的許多武器最終會失效,但其他武器将發揮作用。人類在這場戰鬥中具有優勢,病毒中缺少某些元素,包括自我意識,作為一個團隊戰鬥的能力以及犧牲的意願。
現在病毒可以變異,我們可以改變它。
06
《小偵探阿加莎》(第一輯)(10冊)
史蒂夫.史蒂文森報道
黃鑫趙襄陽等譯本
"小偵探阿加莎"系列是意大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史蒂夫·史蒂文森的作品,包括"法老的詛咒","孟加拉珍珠","蘇格蘭國王的劍","尼亞加拉大瀑布盜竊","埃菲爾鐵塔謀殺案","百慕大三角的寶藏","威尼斯總督的王冠","肯亞大草原上的偷獵者,"好萊塢嫌疑人"和"挪威海上遊輪"。該系列講述了12歲的阿加莎·米斯特裡和她的兄弟拉裡·米斯特裡在一次環球旅行中的冒險故事,有轶事,未解之謎,以及一個神秘而離奇的案件......該系列構思獨特,将環遊世界與破案相結合,不僅精彩精彩,還包含大量地理、曆史和人文知識,非常值得一讀兒童文學。
07
布拉格公墓
翁貝托.埃科報道
溫毅軍翻譯
翁貝托·埃科的重量級小說。故事發生在19世紀的歐洲,主人公西蒙尼尼醒來後發現忘記了自己是誰,失憶症的恐慌和不安使他決定效仿弗洛伊德的榜樣和心理治療。通過寫日記,他逐漸從記憶的迷霧中恢複了孤獨的童年,那個被生活打敗的年輕人,以及成為秘密警察的眼睛後,他如何成為一個奸詐,随意的朋友,沒有任何道德底線。他被各方利用,他在秘密警察,教堂,陰謀家,革命者和保皇黨人之間工作,在半個歐洲從事間諜活動,計劃暗殺,僞造反猶太人和共濟會檔案,并賺錢。但正是他是一個如此謙遜的小人物,以至于他成為整個19世紀下半葉歐洲政治和曆史發展的向導。
08
"我在50歲時辭職"
由紀夫.賴斯報道
郭立翻譯
《五十歲了,我辭職了》将作者賴斯描述為人生的轉折點,辭職開始了人生前後的新征程,在思考的過程中。生活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時代,賴斯從未懷疑過"好學校"、"好工作"、"好生活"的黃金公式,大學畢業後,她加入了《朝日新聞》,賺取了穩定的收入、一份工作和随之而來的豐厚的養老金,但在四十歲時,她突然想到了五十歲就辭職的想法。
在提出這個想法後,她開始重新思考"金錢"與"工作"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最後,在五十歲時,賴斯女士決定在周圍人的眼中辭職。離開企業體系後,賴斯女士得以重新審視自由人的生活和工作,開始嘗試以每月僅200日元的成本節約用電,反思了日本"企業社會"對個人施加的限制,以及"黑心員工建立的日本"是她以前沒有注意到或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實。
通過辭職,站在公司甚至國家機構的另一邊,賴斯看到了她以前從未注意到的事情。日本的"企業社會",泡沫經濟經過日本企業的奮鬥,往往會欺騙消費經濟,老年人在資訊社會中的各種不便,沒有錢的存在可以快樂的生活方式......每一點都激發了她的思考。
這本書加上前言、後記共八章,一步一步地講了自己從辭職到辭職後日常生活的想法,賴斯惠美子的寫作鼓舞人心,充滿幽默感,讀起來搞笑發人深省。
09
東京100檢視
樹是直的
毛丹青翻譯
《東京100 View》是100篇散文的系列,Yoshin Tree記錄了他18歲從大阪到東京為藝術家奮鬥的夢想而奮鬥的十年,十年來他走過東京大小角,帶着相關的記憶和感受點綴其中。《東京100景》具有強烈而個人化的色彩,因為《東京八景》之前崇拜太在場的作家,是以取名"東京100景"。
與某個地方某個時間的風景相比,姬把寫作的重點放在了當時的具體心态上,是以寫井頭公園,姬不寫著名的櫻花勝地,寫來救他,認為"吉之樹"已經死了外國傳教士和坐在池塘邊的老太太,建議他成為牛郎;寫原宿、新宿、西澤洶湧澎湃的人群和時髦的面孔,自嘲"面對東京,我永遠是一個鄉下人"。台灣和夜空綻放着燦爛的花火,吉祥的寺院口琴街熱鬧的住宅酒屋,台在載留下了著名的照片銀座老店吧,武藏狂野的黃昏和日落,深夜和朋友跑過無人居住的街道......場景的細節和原型可以在"東京100"中找到,地點和人物交織在一起,城市的無限可能性和個人無處可藏,過度的自我意識和迎合世俗永恒的拔河比賽,"東京100"可以說是樹的"火花"的起源。
姬的筆觸簡單真誠而又頗為細膩,這些小作文在後來的搞笑和閱讀寫作中展現出的才華,但成名前的日子總是殘酷的掙紮,獨自一人背井離鄉的經曆在筆下也是實事求是,它在書中敏感細膩的性格展現出毋庸置疑, 閱讀以動得豐盛而有趣,并相當引起共鳴。
10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遺産叢書》(英文版)
張慈軒
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遺産系列"(英文版)由上海翻譯出版社出版。該系列由中國資深英語媒體人張慈軒撰寫,分為六卷:《中國神話與三十六》、《中國曆史》、《中國成語故事》、《中國曆代名畫欣賞》、《中國曆史人物及其故事》。作為第一套用英語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故事,本系列以浩瀚的中國文化主題中最具代表性、最典型、最有趣的故事為特色,基本涵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内容。
在這六本書中,張先生将錯綜複雜的事件和人物總結為可讀的故事,包括探索人類起源和信仰的神話,聚集古人智慧和智慧的"36個計劃",凝聚着燦爛文明的曆史著作,具有深遠影響的曆史人物,集中漢語精髓的成語故事, 長長的中國畫,以及巧妙制作的古建築。該系列内容通俗易懂,語言簡單流暢,用詞準确,文章成功。為了更生動地展示人物和情節,上海翻譯出版社邀請設計師為每篇文章繪制插圖,既有生動又有傳統特色。為了盡可能保留跨頁的美感和細節,該系列統一了非傳統的24開書尺寸,裸脊色線裝訂可以直接展平,大大增強了閱讀感和趣味性。此外,獨特的镂空工藝搭配插畫元素設計精美,彰顯優雅民族風情,讓人眼前一亮。
資訊:上海翻譯出版社
編輯:徐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