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的孩子可以看什麼電影?
由于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通常以兒童為主角的電影更有可能吸引好奇心和身份認同感。
兒童電影是治愈各種創傷的有效途徑,保持希望,夢想,純真,友誼,自信,勇氣,誠實,愛,敏銳的感情和其他積極而美麗的品質。兒童電影給我們一個文學和藝術的視角,讓我們重新了解和深刻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提醒我們不要忘記仰望大人,看看小時候的世界。
從某種意義上說,兒童是人類的老師。了解和尊重孩子不僅是一種回報,更是對善良的追求。

1. "看起來很美"(中國)
年齡:3-6歲
内容:三歲的方剛在一個下雪天被父親帶到幼稚園,漆黑的眼睛冷冷地看着這個陌生的地方。
看:個人自由與集體制度的鬥争,兒童心理(兒童的想象力,兒童的社會性-同伴交流,教師與兒童的交流,攻擊性行為),教師落後的兒童觀點和教育觀
導演張媛是個牛人,妻子甯薇是偉大的中國編劇,加上王碩,不好看啊。小人物電影,一點也不敷衍。
綠點:"為什麼我沒有小紅花?""生兒子就是要有一把方槍。給我一把方槍,我什麼都不想要,真的。
2. 再見我們的幼稚園(日本)
年齡:3-6歲
内容:幼稚園畢業前一天,五個孩子帶着自己的地圖一起溜出幼稚園,乘坐從新宿站到高尾的中央線列車。五個人不告訴父母,打算用自己的力量去完全陌生的地方。
看看:友誼,老師對孩子的信任和支援,規則教育,日本公民教育,家庭教育
綠點:泸田等孩子的笑淚。要生一個女兒生蘆葦田愛吃!給我一個蘆葦場愛吃的,我什麼都不想要,真的。
3. "小鞋子"(伊朗)
年齡:國小
内容: 經典電影。阿裡是個窮孩子,又一次不幸丢掉了姐姐的鞋子。故事圍繞着兄弟姐妹和小鞋子展開。
看:貧窮與簡單、純真、善良、幸福、兄弟姐妹友誼的關系
綠點:阿裡的眼睛
4. 淺藍色 深藍色(中國)
内容:豆丁是一個淺藍色的深藍色幼稚園孩子,他最好的朋友是凱文,兩個經常和其他孩子在操場上滑輪,有一天來了一個孩子,叫王,他比豆丁高一個頭,力量也很大,而豆丁是敵人。
看:家庭教育與親子關系、教師對幼兒的支援、同齡人之間的友誼與競争、孩子性格發展
"媽媽,你來了!"你們女人隻是喜歡花!"别叫我豆鼎,叫我大名!""雨在落,雨在落","我要離家出走"
5. 《八月的愛》(美國)
内容:孤兒的大男孩11歲,不僅勇敢活潑,而且有着非凡的天賦——任何發生在他身邊的聲音,進入他的耳朵,都成為一首優美的旋律,隻要他站在麥田裡,甚至能把微風拂過麥穗的沙粒變成一首宏大的交響樂, 很明顯,奧古斯特是一位天生的作曲家和指揮家。他聽到了母親來自大自然的召喚,決定逃離孤兒院尋找母親。
看:音樂神童
關鍵:天才的音樂感性
6. 想飛的鋼琴男孩(瑞士)
内容:有音樂天賦的孩子對父母的自私欲望和束縛感到不滿,并進行了一場巧妙的鬥争。
要點:令人難以置信的智能
7. 第四幅畫(台灣)
内容:小香從小就被母親遺棄,父親近日去世,他成了孤兒,餓了隻能去偷老師的手。故事才剛剛開始...
看點:有繪畫天賦的孩子,生存的戰争(老師爺爺告訴孩子必須面對生活,從逆境中掙脫),家庭暴力懸疑,親子關系,台灣風俗習慣,驚人的畫面美感,孩子的夢想
原産地:四幅畫
8. 《新魯冰華:兒童的天空》(台灣)
内容:以台灣為背景的20世紀70年代,講述了年輕的美術老師郭雲田來到偏遠的茶鄉國小任教...
外觀:有繪畫天賦的孩子
重點:一面畫牆,一幅我妹妹的肖像
9. 鬥牛場的春天(法國)
内容:一位堕落的作曲家不得不來到一所淘氣的寄宿學校當老師,他發現音樂正在悄悄地改變着孩子們。
看:藝術教育的力量,音樂神童,問題學生
萌芽點:音樂神童的吟唱,賣魂,皮皮努
10. 追風筝者(阿富汗)
内容:故事聚焦于1970年代生活在阿富汗的兩個孩子,12歲的阿米爾和他家人的仆人哈桑,他們是深情的朋友。
看:友誼和嫉妒,内疚和救贖
綠點:閱讀故事的朋友
上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