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洪柱:海閘是我的“第二生命”

中國青年報 客戶報 (徐富源陳景景松林中清訊,中慶網記者 王素傑) 江蘇省松水縣海堤管理院全天海風呼嘯,海浪洶湧澎湃。在這三五裡範圍内無村、無人居住的偏遠地區,靈水縣水務局海堤管理核算劉洪珠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立足漲降潮時間開關閘門,巡查海堤路面。

這似乎是兩件簡單而無聊的事情,他已經做了37年了。有人形容他是黃灘頑強生長的"鹽青蒿素草",也有同僚說他是一頭腳踏實地的"老黃牛",但劉洪柱總是說:"鋼槍是軍隊的第二人生,對于我的老兵來說,海門是我的第二人生。"

劉洪柱:海閘是我的“第二生命”

劉洪柱正在清理閘門上的淤泥

把開關門工作想象成職業"老黃牛"

1984年,劉洪柱從軍隊轉職,被派往黃海之濱松水縣海堤管理學院工作。當我第一次工作時,海堤是土路,陽光明媚,塵土飛揚,雨天泥濘。管理屋的條件很差,七八個人擠在三棟破舊的舊磚房裡。"我們剛來的時候,附近是一片荒涼的海灘,我們甚至沒有自來水,是以我們在宿舍門口挖了一口井來取水。松水縣海堤管理研究所所長王世清回憶道。由于條件艱苦,曾與劉洪柱共事的七八名同志,設法搬出了海堤管理辦公室。

20世紀80年代,高港閘門和浦崗閘門尚未通電,隻能靠手完成開關閘門,完成一個開或關動作,都得搖閘門到2500轉。"關門容易,大約20分鐘就可以完成,打開大門至少40分鐘,打開大門會充滿疼痛、酸痛。雖然工作很累,但劉洪柱從未跟别人抱怨過,而這看似簡單卻累人的開關閘門動作,劉洪珠做了10多年,直到閘門通電,才安裝了電器。

37年來,劉洪柱一直守衛着城門和47.8公裡長的海堤。他親眼目睹了海堤從泥水路到碎石路再到水泥路,他自己的巡邏堤岸也從步行到騎自行車再到機車,他每天都要來回騎行30多公裡到浦崗門,高高的港口閘門要打開閘門、閘門、巡邏堤岸。多年來,他已經騎了近40萬公裡,相當于繞地球近九圈。

這期間,劉洪柱的海堤從未因引水或排水而接到企業的投訴,王世慶說:"這一切都要歸功于老劉,他把開關門工作當成事業,是'老黃牛'的頭,誰願意無所事事。"

工作是一個"絕望的三歲孩子"

37年來,劉洪柱幾乎不請假,家人在醫院生病,很少由他陪同,但當台風雨來臨時,他是第一個出現在門口的人。每當門口有淤泥堆積時,無論是炎熱還是寒冷的冬天,他總是先跳下來,用自己的身高來測量淤泥的深度,為除淤工作提供支撐。

"剛開始工作時,他總是說自己年輕健康,每次都走在前面;現在,當我開始工作時,他總是說他經驗豐富,仍然在争先恐後地走到前面。說起大師劉洪柱,2018年從軍隊回來工作的海堤管理人員楊正磊充滿敬意,他也是10多年海堤管理中唯一的"新鮮血液"。

2012年8月,台風10号"戴夫"和"八月十日"降雨兩場自然災害襲來。在一次緊急情況下,劉洪柱和幾名幹部勞工一起,全力以赴抗擊這場災難。"下雨,刮風,雨在吹,風在拉,傾盆大雨,它在我的臉上很疼。劉洪柱回憶說,在去路堤的路上,他冒着風雨往前走。由于風太強,路面濕滑,他重重地摔倒在海堤公路上,膝蓋、肘部多處受傷,機車也破火無法前進,但他還是冒着暴風雨走到海堤的薄弱路段進行加強處理,并堅持到這裡觀察,以防有破堤或漲潮沖走海堤的風險。就這樣,在沒有食物供應的情況下,劉洪柱三天兩夜,直到台風平息,潮水退去,精疲力竭的他去醫院包紮治療。

2020年11月3日,劉洪柱在路堤上巡視,發現2号門倒塌後,關閉不嚴,明顯高于其他兩個閘門,底部有漏水。他立即向研究所報告,與另一位同僚合作,将第二門擡得恰到好處,不顧冰冷刺骨的海水,跳入水中遊向大門,三次潛入海面的快速混亂中摸索,雙手在水底取出水沖向大門的石頭, 成功消除了安全隐患。和他一起工作的同僚說:"老劉,隻要他工作,就是'絕望的三郎'。"

因為長眼海邊,劉洪柱的關節不是很好。"秋冬海風和到達骨縫一樣冷。59歲的劉洪柱患風濕病多年,一年四季都離不開護膝,每年進入秋天後不久他早早穿上厚厚的衣服,三伏天吹不響電風扇,但巡邏海堤路的事情卻從未跌倒。"沒關系,我穿上軍裝,跪在地上,機車慢,沒那麼冷。面對妻子邱明霞的心痛,劉洪柱總是默默安慰。

海堤成了全家的棍子

"這不是沒有抱怨,但他是一個眼睛堅實的人,總是說大門是最重要的事情,不能獨自一人。很長一段時間,我隻能支援他,畢竟是為了工作。"由于劉洪柱工作的特殊性,家裡的東西規模都由他的妻子邱明霞承擔。

"我兒子小時候患有先天性心髒病,是黨組織局的上司同僚們湊9000元在南京給他做手術,是以我們全家人都會時刻記住這種善意,在海堤路上巡邏,守衛大門。2000年8月30日,"八三十"洪澇,劉洪柱剛從手術回家看兒子回來,就接到了電話。他告訴妻子,海堤被壓垮了,他不能在關鍵時刻放下鍊條,你再努力一點,好好照顧兒子。之後,劉洪柱一頭進赈救災第一線,連7天7夜堅守崗位,直到洪水退去,他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家。

因為長期在海邊工作,人際交往少,隻有和妻子邱明霞在一起,他的話會多一些。現在沒事了,劉洪柱讓妻子教他漢語拼音,給在無錫工作的兒子發了一個微信。"現在我們兩個人在家,家裡什麼都沒有,我準備更頻繁地來照顧他,讓他更安心地守衛大門和海堤。在邱明霞看來,劉洪柱的海堤已經成為家族的棍棒。

2020年12月,劉洪柱被江蘇省文明委員會評為"江蘇好人"。人們常說,打開閘門的工作太無聊了,無聊了,是一件苦差事。但劉洪柱從未這麼想過,在他看來,大門的打開關系到企業的興衰和人民生命财産的安全,不能掉以輕心。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