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網屏上有一首特别的原創歌曲《我隻是個孩子》,雖然作者隻是一個9歲的男孩,但很多人都聽過之後的感覺,"真的唱了我的心!
我隻是個孩子。
作曲:嶽燦
我有奇怪的脾氣
但脾氣古怪的孩子很善良
我有我愚蠢的呼吸
但傻孩子是誠實的
沒有細心的機器
成年人往往不了解
隻是認為我隻是一個木偶
因為青春期
我們充滿激情
不要以為我隻是在愚弄我
我隻是一個孩子,年輕而無知
我不太明白你所謂的理智
我隻是個孩子,但不是白癡
不習慣你嘴裡的傻瓜
我隻是個孩子,但我有頭腦
我不太明白我的意思
我隻是個孩子,我不是很控制
随心所欲地行事
我脾氣不好
但脾氣暴躁的孩子是誠實的
我有我的小孩子
但小孩子是直的
很多小秘密
把它放在心裡,不要旅行
慢慢等待強者不發芽
一切都不開心
把它扔到空中,然後進行長途旅行
不要以為我不會哭

這首歌在父母的背景哭着唱,歌手吳耀傑是一個9歲的國小生,他到底唱了什麼,打動了大家的心?
"我不敢在檔案上簽字,因為分數沒有像爸爸預期的那樣。我知道我必須多麼努力地工作,但為什麼我必須與其他人進行比較......我隻是個孩子..."
字如童,句戳心,一首歌下來,嗅覺動人。
未完成的作業,背靠無盡的專注,無盡的論文...早點回家,晚點回來,晚上點燈。對于今天的孩子來說,情況非常"嚴峻"...特别是在"别人的孩子"比較時,壓力也是山。
前段時間,年僅17歲的央視《中國詩歌大會》第二季冠軍吳義軒,被送到北京大學!
在吳義軒複旦附屬學校所附的宣傳冊中,吳義軒被标記為北京大學2019屆。
換句話說,這個擁有2000首詩儲備的女孩,在高中一年級就被北京大學錄取了。
"玄神父還是怕後生,老公不能年輕。這次服務之後,吳儀環粉無數。
很多媒體會說:吳儀滿足了母親所有的幻想,但我們沒有發現問題:
很多家長喜歡拿"别人的孩子"來比較,為了給孩子一個奮鬥和努力的目标,但其實這不僅很難起到激勵作用,還會損害孩子的自尊心、動力,甚至影響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導緻孩子對父母的漠不關心。
父母應該讓孩子"比較自己"而不是"與他人比較",例如,将孩子的成就與上次的成績進行比較,比較孩子的長處和短處。
另外,如果你真的覺得别人的孩子在某個領域值得自己孩子去學習,那麼最好對自己孩子的良好表現給予表揚和肯定,然後客觀地分析其他孩子更好的方面,然後在此基礎上建議孩子如何學習别人的長處, 這樣孩子的心理才會更容易被接受。
尊重差異,讓你的孩子把自己和自己比較。
由于家庭背景、成長經曆等諸多原因,每個孩子的發育速度、認知能力、生活經驗、學習方式等都不盡相同,是以孩子的即時、明顯的行為沒有優缺點。
最好的教育是,學校裡的每個孩子,無論是開朗的還是内向的,動手的還是語言技能的,都有機會做出選擇,并以他們喜歡和擅長的方式行事。
然而,現在的中國小可能無法尊重孩子的差異和個性,是以父母不應該給孩子施加壓力,當他們最親近的人也覺得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好,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可能會受到永久性的傷害。
當一個明智的父母贊美一個孩子時,他從不把它與其他孩子進行比較,而是與他或她的過去進行比較。對于年幼的孩子,他的自我意識最初是通過成人評估獲得的。
對于年齡較大的孩子來說,父母發現是什麼讓他們的孩子與衆不同的能力使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感激你。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對于年幼的孩子,都應該蹲下來觀察孩子,發現他獨特的能力和特點,給予适當的表揚和肯定,而對于年幼的孩子,家長和老師的表揚都應該讓他看到自己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