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不會說潮州話的廣東人,從來不區分潮州和潮州區之間的差別。在我的認知中,潮州是潮州人,去太尾市旅行,我以為我去過潮州,去過普甯,也認為他們去了潮州。
據說她的同齡人在潮州,但她從未去過潮州,因為她在太尾出生和長大。
朝嶼:指廣東朝岐語系地區,主體是朝屐四市:汕頭、潮州、揭陽、太尾。潮州,舊名潮州,是一座著名的曆史文化名城,是潮州文化的發源地,是美食之鄉。
看完網上推薦的潮州菜,我們突然覺得,去潮州,去一個真正的潮州!推出一次在路上散步一趟,出門前一小時網絡買票,深圳火車直達潮頭站。

潮州古城内
交通
深圳到潮頭站火車約135分鐘,票價107元。從潮頭站到潮州市的公交線路大約需要40分鐘,費用為18元。
直到到潮州古城下車,在古城門口直接訂了一家酒店,每天走在古城裡,開始了吃又吃的三天養肥之旅。
潮州古城門
一:難忘的潮州小吃
潮州三寶:是老香、老藥橙、黃皮鼓、潮州冷果特産中最好的。
正宗的老香黃,用來喝水,散熱緩解熱量
潮州腐爛的奶餅,街上有幾十家賣腐奶餅的小店,很多還現場烘烤,價格一樣,每盒15元。爛牛奶餅是以腐牛奶、白肉、白砂糖、花生、大蒜、酒、芝麻、堅果、瓜丁、面粉等10多種配料為主,蛋糕皮用面粉和花生油和糖漿制成,一般有兩種口味,一種鹹甜。
現在做腐爛的牛奶蛋糕
潮州鳳凰豆腐,來自潮州市潮安區鳳凰鎮,是當地的特色小吃。它以其酥脆的外皮而聞名,通常與薄荷葉的胡椒大蒜香醋一起儲存,與潮州普甯豆腐不同。
潮州鳳凰豆腐
潮汐區以米粉為主要原料,将面粉、馬鈴薯粉等輔料加工成食品,均稱為氡。
我們在潮州吃得太多了:牛雜燴,豬鲈魚,炒菜,心桃,綠豆,鹹水、、、
牛肉坩埚,20元
豬雜魚丸16元
紅桃。春筍
廣東人才有記憶,街頭涼茶店,常年都有一杯對應的涼茶。
石海花是潮州特色甜品,原料均為海苔,經過新甜品店改良,按時通俗的做法,加上各種果粒,更受歡迎。
異質石海花
潮州腸粉,裡面是切卷心菜,而當地的做法是多粉,撒上油炸大蒜。
古樹寺香腸粉在街角的街角,門又小又窄,街邊放了兩張小茶幾,看到當地人說潮也在這裡吃早餐,我們跟着進去,在狹窄的巷子裡還放了幾張小茶幾,房子很舊, 上面布滿了苔藓,但很幹淨,這家當地的吃蒼蠅店比較有特色。
潮州當地腸粉裡面全是切絲卷心菜,一種香腸粉在菜裡比粉多,上面是調味花生醬,味道很濃郁。
腸粉配大蒜醬
腸粉配花生醬
在品牌店裡呆了兩天後,我覺得這家叫開元安西平的小店做鹽水是最好的吃法。
潮州鹽水是用米漿蒸出一個小碗,口感潤滑柔軟,中間的胚油從潮州蔬菜中迸發出來。這家小店做的菜最香,和油分開,不油膩,入口蔬菜鹹清爽,還有濃郁的大蒜。
鹹水剛剛從味覺中蒸出
再加上潮州菜,就變成了:鹹水
二:在潮州喝早茶
富城小吃店在金龍大酒店一樓,周邊圈,客人很多,平日早上,座位率達70%,而且大部分是當地人帶着老少。菜單上的小吃不多,服務員推着四輛手推車讓人選擇,感覺和在廣州并沒有太大的差別。
新鮮百合蓮花蛋糕以100分的價格出售,在黃光下反射出金色的光芒,口感順滑不甜。蝦腸是粵菜早茶的經典之作,但這款香腸則是在粉狀薄滑蝦仁多中勝出的。核桃袋是我們吃過的最好的,皮膚香氣,有嚼勁,書核桃餡很多,很漂亮。
新鮮蓮花百合蛋糕
蝦腸
三:潮州感冒。鹹蟹粥
冷"打"字,在潮汐方言中有"拿"和"買吃"的意思,冷"冷"字是"涼"或"凍冷",是以冷,可以了解為"吃熱冷菜"。
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大攤位,食物擺放供客人選擇,當地人喜歡用一大碗白粥吃飯。
炸海瓜子
生魚片品牌,配上醬汁是魚露,有點鹹,入口更是海邊的感覺
香榭麗舍大街
小店位于古樹廟街的街道上,小店主魚生,但魚生這種食物,真的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
鹹蟹粥兩人份,140元,老闆說新鮮羊蟹價格貴,然後配上鮮蝦、卡丹等海鮮,絕對美味,到現在就下單做。
果然,新鮮,甜不絕,除了海鮮還加入到非常小的白蘿蔔粒,除了鹽,不要添加任何新鮮甜美的調味料。
含真料的鹹蟹粥
四:在潮州吃潮州美食
很有品味潮州菜:這家農舍離品牌廣場街大約七公裡,我們打車過來,發現很多旅行團來這裡吃飯,這不是希望,而是出乎意料的滿意。
一隻遊泳龍蝦兩斤多,做好龍蝦面隻有258元,用龍蝦下的臉,顔色更像粉,也非常刺牙的韌性。
辣木面:加入綠色蔬菜汁做成面條,用黃色、鮮魚絲炒。
辛辣的木面
潮州此行的感覺與過去去普甯、渭渨不一樣,潮州代替了潮州人的區域感,街頭婆婆也能說國語,更有都市感。
有句話說:潮州沒有一頭牛能活出來。可見潮州牛火鍋這幾年人氣旺盛,因為我不吃,蜜咱隻能陪我沒吃,讓她帶來的遺憾少了,還好下次再來。
潮州古城自帶粵語韻味,生活氣息濃郁,節奏緩慢,在這次漫步中,尤其是上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