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第9區橋邊的綠波畫廊,這是一家以小吃而聞名的老茶餐廳。名人在這裡品嘗過上海的滋味,也因為小吃而走出了"異國相"。
1
清晨,九曲橋的邊緣開始擁擠。老城寺廟蓮花池旁的綠色門廊也開始開放。
這是一座江南園林風格的建築,粉牆德瓦,與相鄰的豫園相得益彰。

綠波畫廊
入口處,門口的"無盡回味"字樣是已故海畫家朱榮珍的水墨珍品,被當成鎮店的珍品。宣冠巨大的東陽木雕屏風,内容是《紅樓夢》中的"元飛省親"。
著名畫家朱榮貞的水墨珍寶
這裡保持了仿古裝飾的風格,雕花屏風,紅木桌椅,連服務員的衣服都是古色古香的,非常精緻。在通往二樓的過道牆上,整齊地挂着在這裡用餐的名人的照片,展示了綠色門廊的過去和輝煌。
據說,綠浪畫廊的原址是明代嘉靖潘的豫園西閣廳,後來于1924年改為花園茶館,1979年改為餐廳。
在過去的三十年裡,它接待了中國女王,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和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
名人總是愛上這個地方是它的特别之處。坐在餐廳俯瞰窗戶,卻看到綠色的海浪波光粼粼,細雨淋漓盡緻,忽然感到欣喜若狂。
2
如果問一個老上海人,哪裡能嘗到正宗的海馦小吃,那麼答案一定是先推"綠波畫廊"。
這裡,泥餅、紅豆泥餅、三絲眉酥、蟹黃湯袋、蘑菇素食蔬菜袋和月桂年糕等,制作精美絕倫,是綠色畫廊的标志性建築。
泥糕點
難怪江太太的妻子宋美玲聰明、漂亮、聰明,一直在想上海的零食。傳說宋美玲的飲食要求非常細膩,這也是艾米保持良好身材的原因之一。宋美玲最喜歡吃的葫蘆脆片、眉酥,時至今日,這些小吃依然在綠色畫廊的菜單上。
那是一個疲憊的下午。我們走進綠色的門廊,點了一鍋月桂龍井,三四個招牌小吃。
桌子在桌子上,每一個小而精緻。眉酥有一點榴蓮酥脆的形狀,餡料很奇特,加入金橙色蟹黃,與白蘿蔔混合成餡料,口感獨特,鹹味鮮美。
眉毛酥脆
葫蘆酥,真的應該叫它的名字,葫蘆造型小巧可愛,腰身還特加了一條金色的"腰帶"。
雖然和眉酥搭配蟹黃餡,但味道卻大不相同,葫蘆酥餡是鹹甜的,香而不膩,鹹甜的處理剛好,公正。
葫蘆脆片
吃一份鹹甜的點心,喝半條小黃清龍嘛,真的是滿滿的茴香,清爽,疲憊也突然被掃走了。
3
綠色畫廊中最有說服力的小吃是什麼?那一定是月桂蛋糕。
當女服務員把月桂蛋糕端到桌上時,她突然把盤子翻了個底,吓得所有人都尖叫起來。
然而,菱形蛋糕并沒有掉下來,它牢牢地粘在"天花闆"上,是以大家都笑了,服務小姐也笑了,一切都在她的控制之下——氣氛相當诙諧。
服務小姐說,綠波畫廊的月桂餅粘盤,粘筷子,不粘牙。它是上海著名的小吃,用水磨米粉混合成錘子,蒸熟,混合成粉末,加入一定比例的白葡萄酒,增強香氣。
肉桂蛋糕
過去沈大成家的糕點是加到酒裡,是以他們叫太白蛋糕,李白好喝,總是被未來的人用來做廣告。後來,一些酒莊為了增強酒的香氣,還添加了五粒液體。
綠波畫廊的月桂樹蛋糕最後加了什麼酒,似乎沒有多少人問,但确實是香氣逼迫的,蛋糕表面還盛有糖月桂花,玉白色襯裡出金黃色,美得非常圓木!
聽說月桂蛋糕也接待了總統:那一年,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來到上海,在綠浪畫廊吃午飯。
這午餐讓老可走出國外的階段,他的筷子不好,筷子頭靠月桂餅棒,突然無奈,服務小姐馬上換了一雙。然後夾住,然後粘上,一共三對筷子夾住蛋糕,順利地放進嘴裡。咀嚼,臉滿意!
這是一個可愛的惡作劇,它為月桂蛋糕增添了一點喜劇。
張愛玲和雲餅、魯迅和螃蟹、宋美玲和上海小吃...這些震撼世界的名人似乎很難與油膩、庸俗的人類煙花聯系起來。其實,不然,正如西方人常說的一句話:人吃,吃的習慣忠實地反映了一個人的性格和生活環境。即使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人,也是那些吃東西的男人和女人。
有了人文學科,食物可以有溫暖多變的光芒。
溫|孫豔豔
編輯|張慧子
"巧妙的地圖,想嘗嘗美味請看這裡"
豫園路115号(近九曲橋)上海市黃浦區老城寺廟綠浪畫廊
本文轉由微信公衆号《美食書》轉載,這是《美食作家》為你分享的第50期《Ingenious Food》,搜尋關注微信号浩士001檢視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