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花燈廣場夜市搬遷、農貿市場改造……彌渡縣人民政府上線《政風行風熱線》

9月29日上午11:00.m至12:00.m,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志祥帶領副縣長李國才、趙登銀到大理廣播電視台,嘉賓大利州輿論監督熱線脫口秀節目《政治風情熱線》,就縣内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與廣大聽衆互動交流。

點選以上觀看完整版提示:注意流量消耗。

花燈廣場夜市搬遷、農貿市場改造……彌渡縣人民政府上線《政風行風熱線》

馬志祥,縣委副書記、縣長

花燈廣場夜市搬遷、農貿市場改造……彌渡縣人民政府上線《政風行風熱線》

副省長李國才、趙登銀

本期熱門話題

米杜縣重大項目建設

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年之年,綠戶縣始終堅持"抓工程就是抓發展,抓工程就是抓民生,抓工程就是抓未來"的理念,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增長的内生動力來抓。

1-8月,米都縣地區GDP有望達到53.9億元

規模以上固定資産投資有望達到24.6億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為27.2億美元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為2.6億美元

主要經濟名額保持穩定增長,縣域經濟發展明顯好轉。

主要措施有:

一是掌握項目規劃。米都縣"十四五"期間規劃了462個重大項目,圍繞這一目标和任務,制定了2021年基礎設施基礎設施行業前期項目規劃,75個項目前期工作。

二是抓住要争取的項目。密切關注國家投資政策和扶持方向的動向,主動加強與各省縣重大規劃的對接,為做好規劃和項目推進細緻力度,争取項目資金支援。

花燈廣場夜市搬遷、農貿市場改造……彌渡縣人民政府上線《政風行風熱線》

2022年,中央預算已申報項目17個,總投資54.8億元,申報和推送的項目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光伏開發已被國家能源局納入的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縣,2個集中式光伏項目也即将啟動。目前,米杜縣已為地方政府申報專項債券項目41個,總投資20.43億元,申報債券基金8.97億元。

第三,抓好項目的實施。今年,米杜縣确定了99個重大建設項目,總投資近197億元。

綠都農業文化旅遊産業整合發展

咪都田園風光渙麗,适合作物生長的光照、降雨、土壤等條件,可以說是"冬春小麥綠花椰菜黃、夏秋果紅米香"宜居宜居之地。米杜文化燦爛,一首享譽世界的歌曲《小河水》,讓北京奧運會上的人歌享譽世界,極具特色的奧都燈籠,使梅杜已成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的故鄉,燈籠之鄉。

花燈廣場夜市搬遷、農貿市場改造……彌渡縣人民政府上線《政風行風熱線》

米都曆史悠久,曆史上有"白國六喉",有南宣鐵柱、文勝街茶馬路、五台寺等國家級文物保護機關,各級文化保護機關84個。近日,大理州政協組織編寫了一本曆史文化書《山河900年》,講述了大理南玄——白子的曆史淵源,以及白子的首府(白崖城)、南峪閣羅豐新城(金廟巢)等紅岩遺迹。

花燈廣場夜市搬遷、農貿市場改造……彌渡縣人民政府上線《政風行風熱線》

由于如此豐富而獨特的人文和自然條件,米都縣委、縣政府曆來高度重視農業文化産業的發展,特别是經過州政府現場辦公會議,提出了打造"天然河流流水、詩意河流流水、活河流水"的發展目标, 圍繞"溫泉、美食、花燈"三大要素,深入推進農業與旅遊業融合工作。

花燈廣場夜市搬遷、農貿市場改造……彌渡縣人民政府上線《政風行風熱線》

主要方法是:

一、結合州政府對"小江流鄉、綠色蔬菜産業園"的定位,打造優質小河流風的鄉村振興産業示範園,項目總規劃面積13000餘畝,主要以溫泉、海池、濕地、溪流等水體為核心, 以行業為載體,培養休閑度假、養生、民俗體育活動、商務會議、特農、科普教育六大産業。目前,小河流溫泉小鎮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資1.63億元,總建築面積36236平方米。

二、注重打造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品牌,傳統飲食材料豐富,當地特色小吃種類繁多,Midu courgons、泡菜長期享有盛譽。今年我們成立了米杜餐飲協會,高品質再現小河澆灌宴會、米豆腐宴會、清真宴會、傳統"八碗"、"土八碗"等12套當地特色菜。成功舉辦了"美食文化旅遊節""美食交流"等系列活動,并按照規範化、規範化的要求命名了一批"老菜園""地方性飯店"。

花燈廣場夜市搬遷、農貿市場改造……彌渡縣人民政府上線《政風行風熱線》

三是加強文化遺産與開發,進一步推進古建築保護利用和"米杜民歌"、"綠燈"等文化遺産遺産工作,整合并争取6000多萬元的項目資金用于31座古建築的保護和修複,為開發利用Theu旅遊資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米杜農業産業的發展

近年來,米都縣圍繞"一菜一豬"産業培育,努力打造無公害綠色蔬菜産業和養豬産業,促進産品加工,該縣特色農業産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在蔬菜産業方面:綠豆縣全年種植蔬菜14種,品種100餘種,以綠蒜、青菜、卷心菜、冬薯、黃瓜、蕃茄、辣椒為主。2020年,全縣共種植蔬菜23萬畝,産量100萬噸,銷往全國各地。

花燈廣場夜市搬遷、農貿市場改造……彌渡縣人民政府上線《政風行風熱線》

在養豬業:去年,牛縣養豬柱5073萬頭,出欄6.976億頭,生豬産值26億元,為大利州首個全國生豬轉移獎勵大縣。

本期熱線關注的問題

Q:

周先生:燈籠廣場是米都縣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夜市走後廣場上沒有靈魂。花光廣場的夜市,對梅多阿人民的食物記憶太多,還有隔壁的縣城,也為年輕創業者提供了一個平台。我希望不要在燈籠廣場廢除攤位經濟,美化環境很重要,但我也希望能找到其他方法來解決問題。

一個:

這次征求意見改造燈籠廣場,不回避,主要原因涉及幾個方面:

一是按照國家衛生縣和"7項專項行動"的要求,有必要對燈籠廣場進行更新改造,今年年底必須建成才能完成。

其次,燈籠廣場的建設比較早,當時是一座非常标志性的建築,但當交通移動時,其功能、設計等都不能滿足縣城發展的要求。

最近,米杜市在變遷,縣城米杜越來越美麗,而縣裡最大的名片就是花燈廣場,是以主要是改造花燈廣場,而在花燈廣場上再現"流淌的河水"的形象。

針對夜市的問題,政府也進行了全面研究,元燈廣場的夜市已暫時轉移到西河地區,中長期來看,仍想恢複元宵廣場的魅力,而現在政府正在籌劃一個高規格的, 高水準廣場,作為恢複夜市經濟的載體。

王先生:我想知道米杜什麼時候可以申請一個新的大學營,我們一家四口,不能住,老房子和其他鄰居不能一起建。

縣人民政府根據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央、省、州政府有關檔案,堅決貫徹黨和國家機關的改革精神,将農村宅基地的改革和管理工作配置設定給縣級農業和農村局, 明确農鄉、自然資源等部門鄉鎮在宅基地管理中的職能和職責,建立縣級管理和鄉鎮聯合評審聯合審批機制。

現在農村宅基地申請許可的條件主要是以下情況:1.農村戶沒有大學營;2、農村家庭成年子女需單獨設定門戶,現有宅基地低于分戶标準;3、因國家或集體實施城市規劃、集鎮村規劃等原因,需要拆除安置;4、原宅基地影響規劃,需要恢複,無本營;5.按規劃,以中心村、集鎮或村(住宅)人集中6人。由于自然災害或防禦自然災害,需要拆除和重新安置。

現在,米杜縣嚴格執行鄉鎮聯合複審審批和縣級聯合管理機制,由鄉鎮依法接受和準許農戶建房申請。是以可以去鄉鎮人民政府辦理,鄉鎮有專門的服務視窗,審批與宅基地有關的事項。

宅基地和住房規劃許可申請審批主要有以程:農戶申請→村民群讨論宣傳→村級組織一審→鄉鎮稽核→鄉鎮審批→啟動檢查→完成驗收→房産登記

李女士:我是一個在糧倉賣小菜的農民,之前說過,轉型的糧食市場周圍可以擺上攤子,現在不給秋千,到底為什麼?縣城的農貿市場到底會如何變化?也聽說換展位後費用将不得不漲價。

按照全省"7項專項行動"的要求,其中一項就是要求市場要管好,品質要管好,還要保證食品的安全和群衆的生活品質,是以從去年開始到縣轄區的幾個農貿市場都進行了更新改造。

您反映第三次更新的市場,按照食品市場的要求封閉建設,當時為了友善周邊人民生活,相關部門在周邊建設了臨時過渡市場,但在前期衛生縣鎮和"7專項行動"檢查過程中, 轉型後的市場衛生條件和相關管理遠未達到相關要求,成為否決權。

針對這一問題,縣政府十分重視,采取分類處置辦法加以解決。

首先是将農民從周圍的過渡市場轉移到另外三個農貿市場。

第二個方面是針對已經進入過渡市場的商戶,由相關政府部門和企業協調,一旦新的農貿市場建成開放,這些商戶可以先選擇相關的攤位。

三是這些商家在使用過渡市場的過程中支付了費用,政府明确要求企業全額退款。對于有些商家确實有困難,就是政府出資,在相關地方免費提供這個展位。

大理廣播電視台米杜縣媒體中心綜合報告

編輯/徐亞青

編輯/緻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