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種上海傳統小吃,為什麼老字号裡點不到

在上海喜歡蔥油餅的人不計其數,是以評選“最上海”小吃時,它始終榜上有名。

不過和其他上海小吃不同,蔥油餅顯得街頭而野生,沒有一家老字号正規軍參與其中。

叫得出名号的都是街邊小店,阿大、王記、穆氏、提籃橋老攤頭、李向陽、顧壽剛等,它們大多以主理人的名字命名。

更多的上海蔥油餅店并沒有擁有自己獨立的名字,它們像是隸屬于一家并不存在、名字叫做“老上海”的集團。

這種上海傳統小吃,為什麼老字号裡點不到

這種上海傳統小吃,為什麼老字号裡點不到
這種上海傳統小吃,為什麼老字号裡點不到
這種上海傳統小吃,為什麼老字号裡點不到

■上海街頭各種冠以“老上海”名号的蔥油餅

這種現狀和蔥油餅曆來的“餅設”是有關系的。

一直以來,蔥油餅是上海最市井化的小吃之一。

早在1940年代,繁華的南京路在入夜店鋪打烊後,就會有小販在人行道上設攤出售蔥油餅。

在南京路擺攤賣的蔥油餅自然是比在其他街上賣的貴一點,不過價格和一個大肉包子差不多。

到了1990年代初,很多弄堂口會有一個蔥油餅攤,那時它的價格在2-3角左右。

“這在小吃食品中還是很低微的價錢,與奶油蛋糕之類根本無法比拟”。1993年《新民晚報》上一篇文章這樣評價蔥油餅的物價。

在緩慢的5分、1角的漲幅中,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街頭蔥油餅的價格在6角左右。

進入2011年,網紅阿大蔥油餅價格是2.5元一隻。

而在今天,一般攤頭上的蔥油餅賣4—5元。

前段時間有條關于蔥油餅的熱門新聞:上海蔥油餅界最有名的品牌阿大蔥油餅今年又把價格提升了,一隻漲到10元。

上過bbc的阿大蔥油餅向來排隊者無數,在實行限購的政策下,要買到一隻蔥油餅還要排上兩三小時的隊。

這種上海傳統小吃,為什麼老字号裡點不到

■阿大蔥油餅門前常年排隊 /方雅欣 攝

從市場經濟的規則來說,供不應求之下商家漲價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這事卻引發熱議。

因為在上海人的認知中,一隻蔥油餅賣10元,呃……它不配。

縱觀曆史長河中的蔥油餅價格,它的同類兄弟向來是大餅油條、肉饅頭、粢飯糕之類,它想要跨越階層,很難。

難度在于,對從小吃慣它的上海人來說,已經有了“階級固化意識”。大家對蔥油餅價格很敏感,是以商家定價上不去。

價格低,利潤小,但花費的工夫卻不少。

和面、炒制油酥、切蔥、做餅、煎烤……這一套流程,很吃人工。

而且蔥油餅講究現做現吃,在機關時間内無法大幅度提升産量,是以它終究隻能是一個耗人工的小規模買賣。

從1980年代開始,市場經濟取代計劃經濟,到處都是做生意的機會,誰還吃力地搞這個小本買賣?不合算的。

就算是之前賣蔥油餅的飲食店、小攤,也紛紛把主營業務轉向省事利潤又高的食品。

1985年,《新民晚報》上有一篇《早點在變化中》的文章,說有一家雙開間點心店,在裝修之後,貼花牆布,挂吊燈壁燈,加上軟墊“火車座”。

擇吉開張之日,大餅、油條等等,不知何處去了,登場的卻是蝦肉馄饨、重油生煎、開洋蔥油面和咖喱牛肉湯之類。

這種上海傳統小吃,為什麼老字号裡點不到

■即使是現在,蔥油餅的均價也僅在4-5元左右。

漸漸地,上海人都開始懷疑在不久的将來,粢飯木桶、豆漿銅勺和做蔥油餅的鐵闆等等,會不會一起進博物館與黃包車作伴?

那段時間,報紙上常常會出現這樣的讀者投稿:

“不知從何時開始,蔥油餅攤在街頭消失了,很長時間不見蹤影,這種價廉物美的大衆化食品似乎隻能留在人們記憶中了。”

“路邊賣正宗蔥油餅的攤已經快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包腳布’和手抓餅,從工藝複雜程度和嚼勁來說都差了一大截。”

字裡行間,充滿哀怨。

幸好,上海人對于蔥油餅的熱愛讓蔥油餅攤在1990年代又開始多了起來。

“蔥油餅攤檔幾乎如同外煙籮筐一樣密布本市各區、縣、鎮。據保守估計可能已超出1500家。”但當時的蔥油餅攤檔,九成以上是無證經營的。

随着城市管理的規範和嚴格,路邊無證經營攤被取締,當時阿大蔥油餅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阿大運氣好,後來解決了經營執照和經營場所的問題。

但很多不如他紅的蔥油餅攤或許因為無法承擔房租成本,或是不願意再從事費力又利潤少的生意,蔥油餅又有了一段時間的沒落。

在它沒落期間,上海蔥油餅的遠方親戚們卻來鸠占鵲巢:

像大面盆一般放在電焖鍋裡烘烤的蔥油餅,

台式手抓餅一般的蔥油餅,

薄薄的、可被切成若幹錐形的蔥油餅,

港式茶餐廳中一客三隻的小蔥油餅……

都出現在上海的餐飲世界中。

這種上海傳統小吃,為什麼老字号裡點不到

■上海蔥油餅(右)對比安徽蔥油餅(左)

是以,現在這一波再次興起的蔥油餅店,都會正本清源,在自己的招牌上打上“正宗”、“老上海”這樣的字樣,以此來表明自己就是那延續着上海傳統而來的最為正統的蔥油餅。

這種上海傳統小吃,為什麼老字号裡點不到

■什麼是真正的上海蔥油餅,每個上海人關注的細節可能都不一樣。

當然,至于是不是真的正宗,也是見仁見智的事了。

畢竟關于蔥油餅到底該怎麼做,有哪些細節,講究的上海人是可以寫出一篇篇論文的。

不過有一點認識是共通的:

有些美食号會推薦“正宗”的上海蔥油餅,其中推薦的某一種蔥油餅特點是薄薄的,當中能加個蛋、刷上甜面醬辣醬的。

加了蛋的就是蛋餅好嗎?上海蔥油餅擁趸們肯定會這樣怼上去。

- end -

寫稿子:顧 筝/ 拍照片:顧 筝/

編稿子:韓小妮/ 寫毛筆:劉 娴/

拿摩溫:陳不好玩/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請給我們留言,擷取内容授權

來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