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精心打造“驿家小廚”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在安徽高速品味舌尖上的幸福

黃山臭鼬鲭魚、八貢山豆腐、吳山貢鵝......旅客不需要高速下行,隻需在服務區就能品嘗到安徽的舌尖。近年來,安徽交控公司以提升出行幸福感為目标,結合當地文化與烹饪特色,打造17對"禦嘉廚師",在規範嚴格的餐飲體系中,有機新鮮食材加亮煲爐加工,赢得了不少"回頭客"。

"家庭廚師"認可當地美食

"今天帶我們去家鄉吃飯吧。8月初,正在新高速服務區某餐廳用餐的黃先生對同僚說。他的家鄉淮南市,因為商務往來經常往返于合肥和富陽之間,曾不小心在服務區,"小廚房"嘗到了"包房菜",這裡成了他的"移動廚房"。黃先生點了八道鑼山豆腐排、清湯豆腐餃子、豆腐獅頭、蝦皮豆腐等當地特産。淮南是豆腐文化的發源地,據說自西漢王劉安發明豆腐以來,八鑼山豆腐已經走過了2000多年。淮南豆腐取八公山泉水生産,細如凝固,白如玉,清新柔軟。以八宮山豆腐為烹饪而成的"豆腐宴",以其獨特的風味和豐富的營養而聞名,已成為淮南地區獨一無二的美食。

通過廚師的透明玻璃牆和視訊監控,消費者可以看到食品的整個過程,這種視覺廚房也提供了食品安全。如小廚房,在安徽交叉控制裕達高速服務區共17對,結合地域特色,從氛圍上創造,菜品就不同,包括許多安徽的特色菜和飲食文化。

烹饪比賽促進品質提升

服務區在保持當地傳統風采的基礎上,不斷改進生産工藝和菜肴品質。例如,一個"吳山功鵝"的高速龍門寺服務區,負責人帶領廚師們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做實驗,實驗近200次,并不斷改進,以達到正向的口感。廚師還開發了盒裝菜肴,使旅行者可以輕松攜帶他們的品嘗品。

在個人研發的同時,公司也在加強交流和競争,鼓勵正确創新。7月中旬,一場"美食盛宴"在延洛高速宿務國家服務區廣場舉行,來自安徽交叉控制公司10個區管理中心、代表廚師,本次大賽不僅是大師們烹饪技藝的重大碰撞,也是安徽南北飲食文化的一次大融合。"異形元魚頭鍋""魚釣米飯"傳達了古惠州獨特的文化和故事;"金酥牛排""魚咬羊"講述了閩北的曆史和魅力;"滿載歸""太平橋排"意味着人們向往美好生活。香氣十足的美味佳肴也吸引了劇組圍觀者前來品嘗,我們贊不絕口。評委從創意和特色菜肴、口感與質地、工藝與火、色與形、營養與衛生等五個方面獲得獎項。特設交流和評審比賽,促進參賽者發現不足,互相學習,提升專業技能,更好地服務出行。

多管齊下,確定食品安全

現在是夏季炎熱,是食品安全事件容易發生高發。6月,公司對各地區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檢查,督促其所轄服務區域進行全面自查和自我糾正,重點關注服務區餐廳、便利店、小吃店等食品經營場所,看安全管理制度的實施。立即,各機關互相檢查整改、監督實施,確定問題落到零,不留死胡同。進入任何服務區後,可以看到内外環境清潔衛生,廚具、餐具分類有序,食品樣品操作規範,原輔料都井然分開,采購檢查、需求票和賬号登記。

精心打造“驿家小廚”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在安徽高速品味舌尖上的幸福

進行食品安全檢查

近年來,公司圍繞服務區域的食品安全體系,隻有與餐飲相關的體系有80條,對于食品安全檢驗規則有16條,為高速出行的食品安全建立長期保障。服務區也很活躍,多年來邀請當地市場監管部門進行現場檢查,讓旅客吃得放心。除自炊式外,安徽服務區先後推出了肯德基、麥當勞、民雞、永和豆漿等餐飲,還引進了耿福星、劉宏生、富源套餐等老漢字、當地知名餐飲,進一步豐富餐飲選擇,提高餐飲品質。

攜手合作,助力鄉村振興

為了保持菜肴的美味正宗,服務區的食材均取自附近農民的"自留土地",在整合地方鞏固和擴大扶貧成果方面,與村鎮振興的有效銜接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龍門寺服務區距離合肥長豐縣馬安社群不到10公裡,2016年底服務區和社群結對建設,至今,已開展各類配套活動近200次,其中,雙方共建了"龍馬合作社",根據餐飲需求服務區, 以"合作"采購訂單,引導他們種植蔬菜、家禽,根據底部收購需求,将"輸血"改為"産血",有效提高農民收入。

來源: 控制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