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1日訊(總記者康京林)梨在中國俗稱鳄梨,它是世界上唯一一種含有不飽和脂肪、營養價值可與深海魚油相媲美的水果。12月11日,"2020年全國梨産業研讨會"在海口召開,這是該項目來自全國12個科研機關的研究人員的首次全國性研讨會。會議期間,海南研究人員正式釋出了一項重大發現:确定鳄梨堅果是抗性澱粉的新來源。
不到一百名代表,他們長期堅持研究這種小衆水果,它在全國的種植面積隻有7萬畝,投入生産面積不到2萬畝,全國年産量約4500噸。其中,海南鳄梨平均畝産值接近1萬元。這是研究者堅持研究的意義,它的價值很高,被稱為"森林霜",是人體的營養工廠。

王家水在大會報告中,展示了工作組收集的全球鳄梨種子果實形态特征。首席記者康京林
鳄梨原産于中美洲和墨西哥的潮濕地區,研究表明,它的營養,健康和美容價值是世界上最高的。美國學者已經确定它是預防衰老和細胞癌的理想食物,它曾經緻力于歐美貴族享受高端奢侈水果。
王家水副研究員,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海口實驗站(以下簡稱熱帶農業科學院海口站)"油梨專責小組"負責人,為全國學術交流大會做出了貢獻。王家水在送出大會的學術報告中回顧了海南鳄梨種植的曆史:從1960年開始,熱科學院老一輩種子專家開始引進鳄梨,建立生産基地,不斷引進種子資源,後來又建立了種子園。2010年,海口站熱科學研究院成立了專門的調研小組,專責小組8名成員主要從事種子資源收集與評價、品種選擇、高效栽培、病蟲害綠色防治等研究。
目前,工作組已采集全國牛油果種子資源468個,引進國外主要植物品種45個,已完成200個脫體儲存。
在大會報告中,王家水釋出了該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黃油堅果抗性澱粉含量為63-77%,确定它是抗性澱粉的新來源!抗性澱粉能保護人體腸道健康,預防腸癌,是血管清潔劑、控制血糖的好幫手。
在研讨會上,來自貴州、四川、廣東、雲南、廣西的18位研究人員依次向大會作了學術報告,詳細介紹了各自省份的鳄梨種植情況,并從行業現狀、病蟲害防治、市場佔有率等方面進行了講解,同時比較了歐美等國家的最新種植技術和市場規模, 并進一步展望該行業在中國的發展前景。
來自廣西的陳海紅教授向大會彙報他過去十年在鳄梨方面取得的成就。首席記者康京林
研究人員掌握的統計資料顯示,國内消費者越來越意識到鳄梨的高營養價值,需求呈爆炸式增長,"國内種植面積和需求量有很大不同,進口數量已占總需求的99%。"研究人員指出,随着中國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這個行業的發展潛力巨大,産業前景非常廣闊。
大家一緻認為,我國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略微大規模引進鳄梨始于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海南和廣西、廣東、雲南等地在第一輪種植。
然而,40多年前,國内市場還不成熟,鳄梨香精不被消費者接受,很多省份成功測試種子,沒有專項資金和人力做具體研究,很快不再堅持種植。
在學術交流過程中,有發言人指出,種子的試驗和引進效果較為深入的是廣西和海南,"這兩個地方分别引進并挑選了一批适合當地栽培的優良品種"。"
海南白沙農民是這一波引進浪潮的受益者。1989年,白沙熱科學研究所建立了500畝的鳄梨生産基地,時至今日,白沙鳄梨産量居海南第一位。果皮光滑,果肉柔軟,風味純淨,每年夏季的銷售期長達4個月。
現在,海南鳄梨種植主要集中在西部,澄梅、漳州、長江、東方等地已種植,總面積7000餘畝。
研讨會持續了一整天,會議期間,海口熱點科學站牽頭籌備了國家"油梨産業聯盟",彙聚國家科研力量,迎接行業即将到來的健康快速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