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體長隻有1厘米,被車碾過卻完好無損,這種甲蟲練就了怎樣的身軀

在自然界中,水熊蟲一直是每個人心中最頑強的生物。他們既不怕150攝氏度的高溫,也不怕零下100攝氏度的低溫,也不怕緻命劑量的輻射和可怕的壓力。

但是,水熊蟲有一個緻命的弱點,那就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比較弱。如果你看到一隻水熊蟲,你可以用兩根手指把它壓死。在這方面,水熊确實需要向我們今天的主角學習,這是一種叫做Phloeodes diabolicus的甲蟲。

體長隻有1厘米,被車碾過卻完好無損,這種甲蟲練就了怎樣的身軀

甲蟲主要生活在北美西南部的沙漠中,也被稱為惡魔鐵錠甲蟲。它們通常隻有一厘米多長,像樹皮或石頭一樣,它們僞裝成它們的栖息地進化而來。

别看它,但就像一個名字,它的身體真的像鐵一樣,很硬。不要說一個成年人踩到它不會傷害它,即使一輛普通的汽車碾碎過去,惡魔鐵錠甲蟲還活着,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這是科學家在自然界中發現的最堅硬的材料之一。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材料科學家David Kisailus說:"鐵錠甲蟲是陸基甲蟲,是以它們的身體不是那麼輕盈靈活,而更像是一個迷你坦克。這是它對環境的适應,既然它不能飛行,最好留在地面上,用它精心設計的裝甲來粉碎,直到捕食者離開。"

體長隻有1厘米,被車碾過卻完好無損,這種甲蟲練就了怎樣的身軀

Kisailus對鐵錠甲蟲的強度非常感興趣,以至于他在加利福尼亞采集了許多樣本,并将它們帶回實驗室進行研究。

首先,他和他的團隊用鋼闆測試了它的裝甲,以模拟外部壓力,然後将其與生活在同一地區的其他甲蟲進行比較。這些甲蟲不僅生活在相同的環境中,而且它們的天敵也基本相同,即啄木鳥,它們在被抓到進食時使用相同的政策,即假裝死亡。是以,這種比較可以非常直接地反映甲蟲殼的硬度。

結果表明,其他甲蟲可以承受的平均壓力極限約為68牛頓。相比之下,鐵錠甲蟲可以承受超過149牛頓的力。要知道,這個力是換算成重量的,是它的39000倍!想想看,如果你把自己的39,000個......

體長隻有1厘米,被車碾過卻完好無損,這種甲蟲練就了怎樣的身軀

在确認了鐵錠甲蟲的驚人耐受性之後,下一步是了解為什麼它們具有如此驚人的實體特性。為此,該團隊使用光譜學,掃描電子顯微鏡和CT掃描以及模拟和3D列印技術分析了甲蟲,以測試他們的理論。

他們發現甲蟲的翅膀在壓力中起着重要作用。機翼是一個完全的前翼,對于飛行甲蟲來說非常困難,當用于飛行時,它們可以保護它們更脆弱的後鳍和背部。對于鐵錠甲蟲來說,它們的翅膀更硬,沿着接縫鎖在一起,就像氣密裝甲一樣。

研究表明,這種外骨骼結構的主要成分是甲殼素,也稱為少數丁基,一種由葡萄糖合成的纖維材料,以及蛋白質基質。他們進一步比較了鐵錠甲蟲翅膀與其他甲蟲的成分,發現前者的翅膀含有更多的蛋白質,是其他甲蟲的1.1倍,也許是增加其力量的一種手段。

體長隻有1厘米,被車碾過卻完好無損,這種甲蟲練就了怎樣的身軀

更重要的是,互相連接配接的翅片在增加強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像拼圖一樣縫合,它連接配接的碎片是翅膀下的外骨骼刀片,"普渡大學材料科學家Pablo Zavattieri說。"

接下來,該團隊研究了這些聯鎖在壓力下的結構變化,并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東西。作為常識,這些外骨骼葉片的微觀結構是碎片化的。但現實情況是,它們具有分層的平行裂縫,也稱為分層。

這是因為鐵錠甲蟲具有微小的毛結構,稱為微穿孔,它們的存在有效地增加了摩擦力,這是防止聯鎖結構在壓力下剝落的好方法。這些功能疊加在一起,使甲蟲的翅膀可以在壓力下經曆更柔軟的變形,進而均勻地傳播能量,進而防止局部位置太強,導緻斷裂并最終死亡。

體長隻有1厘米,被車碾過卻完好無損,這種甲蟲練就了怎樣的身軀

Kisailus描述道:"當你想打破一個拼圖遊戲時,你通常會選擇'脖子',這是最脆弱的地方。但是我們沒有在鐵錠甲蟲身上看到這種緻命的斷裂,相反,它的分層給了它的身體結構一種更體面的失敗方式。"

這樣的發現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随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越來越需要高強度的結構來滿足一些高精度裝置的需要。要提高結構的強度,一方面要從材料本身的性質出發,另一方面要通過這種特殊的結構來實作。人類已經不止一次地從植物和動物身上學到了自然的智慧,現在是向大自然的鬼魂和斧頭學習的絕佳機會。

如果能夠掌握這項技術,它可以用來制造更安全的飛機發動機,這些發動機目前的固定方式增加了很多我們不想要的結構應力,這對發動機壽命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體長隻有1厘米,被車碾過卻完好無損,這種甲蟲練就了怎樣的身軀

研究人員使用他們從鐵錠甲蟲中學到的縫合,使用碳纖維材料制造了一種新型的飛機發動機緊固件。是以,新的緊固件在裝載測試後确實表現得更好。他們以這種方式制作的其他工程接頭也比傳統結構更好。

未來,這種結構還可能用于航空航天和深海勘探等許多領域。

雖然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但他們認為自己已經破解了許多自然界的秘密。但必須承認,我們需要從大自然中學到更多的東西。别提宇宙,哪怕隻是了解地球上存在的所有科學原理,人類的科學技術也會無比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