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屆更比一屆強——一位美籍教師眼中的中國“後浪”

新華社武漢11月14日電:一節課比另一節課更強大——美國教師眼中的中國"背浪"

新華社記者樂文萬、李偉、賈偉

戴安娜·貝爾泰洛(Diana Bertello)穿着黑色刺繡布鞋和帶有風中釘子的單肩包,走進了教室。在數完作業并與學生交換問候後,她開始了她的口語教學。

現年63歲的Bertello來自美國,曾在一家大型保險公司工作。在家人的鼓勵下,2011年,她夢想成為一名教師,并前往武漢成為湖北工業大學的英語教師。

起初,貝爾泰洛發現學生們基礎紮實,在英語學習上也存在很多問題。為此,她采訪了多位中英文教師,了解英語教學情況,梳理問題,提出改進辦法。"我簡化了學生的課外學習,并專注于為他們奠定基礎。

在課堂上,學生們被分成小組,大聲朗讀英語原作,如"暮光之城","侏羅紀公園"和"逾時青少年"。這就是Bertello自己的沉浸式閱讀教學方法——學生3~4人一組,輪流讀書,聽讀者比較書,糾正讀者的發音問題。貝爾泰洛依次加入小組,引導學生的聲音。

"這門課讓我發現了我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并增加了我的閱讀能力。湖北工業大學(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恐慌患者林玲(Lin Ling)說:"貝爾泰洛先生糾正了我的發音,改變了我的學習理念。我很幸運能成為她的學生。"

在疫情期間,這種教學方法也應用于線上課程中。"因為同學們已經熟悉了協作小組教學,我的線上教學非常流暢,很多老師都從我的方法中學到了東西。貝爾泰洛說。

武漢爆發新冠肺炎後,貝爾泰洛放棄了離開武漢的機會。"我一點也不驚慌。學校為我提供了各種食物和日用品,我沒有什麼可缺少的。她說,"中國的抗疫方針值得稱贊,政府采取了各種措施,確定每個人的生活不受影響。"

Bertello的課程讓學生找到學習和建立信心的方法,學生的認可給了她一種成就感。"有一次,我遇到一個學生,他告訴我,我的課程影響了他的生活。這一切讓我非常高興。"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中國将成為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許多國家都有發展規劃,中國實作這些目标并不困難。中國已經在朝着這個方向前進。在過去的9年裡,我覺得學生比一節課都好,他們綜合英語能力的提高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學生的進步,貝爾泰洛也見證了武漢的許多變化。一座高樓高聳立,流經校園的河流越來越清澈,街道越來越幹淨......""武漢,每一天都不一樣"的城市口号不是虛假的陳述。"

在業餘時間,Bertello喜歡呆在家裡看小說,刺繡和娛樂朋友。多年來,她在中國結交了許多朋友。"這裡的人像家人一樣對待我,我在這裡感覺像家人一樣。我希望中美兩國人民能夠更好地了解彼此。"

本學期結束時,貝爾泰洛将退休并傳回美國南部的佛羅裡達州。"我想告訴我的孫子孫女我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我将永遠記住我的中國家庭。(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