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死時速!2000公裡大救援!醫生,眼裡看的是病,心裡裝的是人

作者:浙大二院

醫生

這是眼睛裡的疾病

這是我心中的男人

2000公裡外的咨詢電話

6月2日16時,浙江大學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陳冰教授接到2000公裡外的電話,電話最後是貴州省興義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陳淳,她緊急發聲:"陳冰主任,我們接到了一個病人,需要您的診護......"

陳冰通過電話得知病人病情,是一位年近80歲的老人,最近感到腹脹痛,到醫院檢查發現腹主動脈瘤巨大,急診轉診至興義市人民醫院。陳淳教授意識到患者病情危急,緊急聯系陳冰醫生進行遠端會診,同時安排患者進行相關檢查。

生死時速!2000公裡大救援!醫生,眼裡看的是病,心裡裝的是人
生死時速!2000公裡大救援!醫生,眼裡看的是病,心裡裝的是人

看着經過的CT圖像,陳冰的眉毛是閉合的,這是一個巨大的腹主動脈瘤,長150mm,直徑超過100mm,偏心生長,局部囊性突起,雙側主動脈瘤和雙側動脈瘤。

腹主動脈瘤不是惡性良性腫瘤,而是由于動脈粥樣硬化等原因,導緻血管壁強度降低,逐漸受到血流沖擊,血管口徑增厚,"像氣球一樣被炸毀"。

直徑大于55mm的動脈瘤,如果形式是側對側或異常的,表現出腹痛症狀,被認為是破裂的前兆,需要盡快手術治療。線索指向腹主動脈瘤的"炸彈",可以随時導緻緻命的破裂。

嚴重的刺激性咳嗽可導緻破裂,這在任何時候都可能危及生命,并且非常緊急。手術必須盡快進行!

問題接踵而至,興義市人民醫院已經是該地區最好的醫院,沒有血管外科專家。

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法在哪裡以及如何治療?

由于動脈瘤破裂的風險很高,患者失去了長途運輸的機會,任何氣壓的颠簸和變化都可能産生災難性的後果。

生死時速!2000公裡大救援!醫生,眼裡看的是病,心裡裝的是人

位于貴州省興義市偏遠,交通不友善,選擇将患者送往具有獨立處理這種疑難動脈瘤能力的醫療中心也被否定。

很快,陳冰和陳春兩位專家共同決定,患者留在當地進行手術,鑒于興義具有實施DSA血管内介入治療的基本條件,浙江大學醫院血管外科為陳某醫院提供技術支援和幫助,共同挽救患者!

檢查結果增添了另一個轉折

在密切合作下,CTA圖像于1830小時被傳送給兩地的專家。

在2130時,專業人員報告測量發現,患者不僅惡性良性腫瘤較大,胸主動脈内出現多個潰瘍,胸主動脈連接配接處左側有90度扭轉,且雙側動脈有薄的360度變形雙側腔内動脈瘤,更嚴重的是适合腔内介入治療的動脈瘤頸基本上沒有, 進入角口水準水準,左腎動脈位于拐角處,但直徑小于4mm,右腎動脈略高也較薄。

生死時速!2000公裡大救援!醫生,眼裡看的是病,心裡裝的是人
生死時速!2000公裡大救援!醫生,眼裡看的是病,心裡裝的是人

專家比較緊張,在這種情況下,正常的微創介入治療條件都達不到,要考慮開手術。可興義市人民醫院沒有血管手術,更不用說相關手術器械及相關裝置,臨床經驗較多,手術創傷大,風險高,如腹主動脈瘤開放手術必須有足夠的醫療資源和技術支援。

6月3日淩晨2點.m,陳冰與興義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王忠安教授進行了電話交流。王忠安書記表示,他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治療患者,無論是開放手術還是血管内介入治療,都将付出全院的努力支援和保護。

生死時速!2000公裡大救援!醫生,眼裡看的是病,心裡裝的是人

這是一個漫長而不眠之夜,陳一直在思考治療方案,因為當地的醫院條件和經驗限制可能會帶來手術的風險。同時,他将患者的照片轉發給北京的專家,希望得到同行專家的建議。緊接着,陳冰撥打浙江大學二院黨委書記王建安的電話彙報危急情況,王建安書記立即表示全力支援與配合興義市人民醫院的要求,并請浙江大學校長二院院長助理、醫科主任王良晶協調。

同時,在與北京專家的溝通方面也達成了共識。考慮到介入手術治療更可靠,我們可以考慮非正常腹主動脈覆寫支架的方法嘗試胸主動脈覆寫支架關節,但技術要求非常高,手術中的任何疏忽或錯誤,都會導緻動脈瘤破裂或治療失敗。

救援之路充滿困難

6月3日8點鐘,陳冰根據手術方案選擇了最靈活的支架,并聯系裝置公司準備模型,確定能按時傳遞給興義,確定手術順利實施。

6月3日上午10.m,雙方溝通了手術計劃和人員分工:技術團隊和手術方案設計由浙江大學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陳冰組織,術前檢查由興義人民醫院副院長陳春安排,組織麻醉, 外科和幹預中心。

此時,又出現了另一個問題。從杭州乘坐9小時的高速列車,再坐一個小時的公路交通到達興義。雖然興義有萬峰林機場,但航班較少,而且天氣受到很大影響。6月3日,正好趕上中國南方大面積的雲雨變化,替代交通選擇是直接飛往貴州貴陽機場,然後道路交通3小時到興義。

生死時速!2000公裡大救援!醫生,眼裡看的是病,心裡裝的是人

在了解了天氣變化後詢問了興義萬松嶺機場空中交通管制,最後決定由陳冰和助理潘一峰博士,從甯波直飛興義。在與各方溝通的同時,陳冰、潘一峰從杭州驅車前往距甯波魯氏機場近200公裡的地方,并随身攜帶了杭州地區儲備的胸主動脈覆寫支架和防止意外球囊擴張支架。

生死時速!2000公裡大救援!醫生,眼裡看的是病,心裡裝的是人

6月3日14時40分,救援隊抵達魯濟機場時,距離登機時間僅40分鐘,在安檢時遇到問題,由于支架長度超過150厘米,是超長行李,一般應提前空檢或向航空公司申報。但是,報關時間太晚,而且出于醫療器械的安全考慮,無包裝保護的托運風險較大,隻能随身攜帶。當陳冰向安檢人員解釋,該裝置是用來搶救興義病人的,機場立即派專人到支架檢查後直接送到飛機上,而消息從前方傳來,目前興義地區空況穩定,陳冰和潘一峰醫生終于順利出發了。

多隊手術成功

醫生的生命,比如将軍的士兵,将被決定,然後是戰争。

在飛機上,無法休息的陳冰一直在計算和思考病人的圖像和測量結果,越來越清晰的手術選擇正在形成。

6月3日19時,飛機成功降落在興義萬峰林機場。這時,陳淳已經在機場焦急地等候了。後來,陳冰向他介紹了全國各地的外科手術計劃和物資的部署情況。聽完陳冰主任對治療方案的描述,陳淳副院長感覺腳踏實地多了。

6月4日淩晨2點.m,最後一批部署裝備降落在貴陽,乘專車通宵運輸興義,第二天清晨進行手術,此時,專家們得以短暫休息。

一切都準備好了,準備就緒。

6月4日08時30分,病人進入手術室作準備。

9點鐘,手術前最後檢查了測量資料和手術裝置,以确定手術方式。

生死時速!2000公裡大救援!醫生,眼裡看的是病,心裡裝的是人

興義市人民醫院王忠安、陳春、劉全義組成後勤支援團隊,浙江大學醫院陳冰、潘益豐、興義人民醫院陳明、徐英明、熊天平組成了治療團隊。第一戰的聯合團隊,沒有任何隔閡,因為在手術前,所有專家都經過充分讨論,磨合,心中的目标是堅定的:全力以赴,治療患者!

患者的腹主動脈病變幾乎占腹腔體積的一半,可以随時破裂。幾位醫生心裡有一根繩子。

10點,手術開始了。

消毒、鋪設、平滑穿刺、預設縫合,手術的第一難點在于雙側外動脈細小、極度扭曲、栓塞的雙側擴張,宮内動脈手術困難,由于裝置部分不合适,操作難度較大。時間一溜而過,手術在困難時期連續進行,栓塞順利完成,工作指南到位,陰影、巨大的動脈瘤露出蜻蜓的臉。

生死時速!2000公裡大救援!醫生,眼裡看的是病,心裡裝的是人

毫不猶豫地,按照手術方案,腹主動脈支架就位,在球囊輔助下釋放的支架會使支架整體逐漸下沉,支架騎過扭曲的動脈,分支進入主動脈,腿部,固定,手術已成功三分之一。

生死時速!2000公裡大救援!醫生,眼裡看的是病,心裡裝的是人
生死時速!2000公裡大救援!醫生,眼裡看的是病,心裡裝的是人

更具挑戰性的手術開始時,胸主動脈支架從腹主動脈支架内部開始,經過一系列技術操作,支架靠近腹主動脈壁固定,近端精确定位在左腎動脈下方1mm處,遠端與腹主動脈重疊支架良好,支架釋放快, 良好的視覺形态,血管造影顯示腹主動脈瘤隔離良好,無造影劑滲漏,雙側動脈平滑支化,雙側腎動脈流動性好,手術成功,完全達到預期目标!6月4日是1420小時。

脫掉15公斤鉛衣,陳冰的手術服已經濕透了汗水,左臂微微顫抖,一股巨大的酸痛感襲來,20多天前,陳冰左臂剛剛接受骨折複位手術,此時此刻,手更腫了,他揉了揉胳膊,氣喘籲籲:"成功,好!"所有參與救援的護理人員都松了一口氣。

生命至高無上,值得再次奔跑

"我們得回杭州,還有很多病人在等我。手術結束後,沒有停下來,15點40分,陳冰主任和潘一峰博士匆匆趕往機場。臨走時,有個好消息,患者麻醉清醒抽管,順利轉回病房。

生死時速!2000公裡大救援!醫生,眼裡看的是病,心裡裝的是人

在2230時,好消息再次傳來,患者完全清醒,能夠進食,生命體征穩定。

為了拯救病人而跑這麼遠值得嗎?面對這個問題,陳冰毫不猶豫地回答:"生命是無價的。人至上,人生至上!值得跑步和努力工作。"

曆時近48小時,跨越2000公裡,兩家醫院和裝置供應機關齊心協力,争分奪秒,全力以赴,與時間賽跑,與疾病抗争,與生命同行共進,成功救助危重病人,創造了不少奇迹——不僅創新手術方法,解決了正常手術難以治療的案例, 精湛的技術是確定手術方案的完美實作。這是中國醫療事業飛速發展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的巨大成就,醫務人員以實際行動和專業精神诠釋了"生命至上"的醫生之心和大愛在地球上。

|血管外科 陳冰

回顧|血管外科 陳冰

|朱俊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