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作者:老房子愛好者

瑞金二路北起淮海中路,南至徐家彙路。在1943年交接租界以前名為金神父路(Route Pere Robert)。民國32年(1943年)改名黃山路。1946年,改為中正南二路。1950年,為了紀念革命聖地瑞金,更名為瑞金二路。全長1517米。1907年法租界公董局越界辟築,1914年劃入上海法租界。當時是上海法租界中部的一條南北向重要馬路。沿路多新式裡弄和較高價的電梯大廈。

瑞金二路上曆史建築和名人故居衆多,最有名的當屬馬立斯花園(今瑞金飯店),和當時稱為遠東第一大醫院的廣慈醫院(今瑞金醫院);近年來考證的南韓流亡志士玄楯寓所(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誕生地舊址)是一處重要舊址;另外,唐生明公館,陳伯吹舊居,應雲衛舊居,羅家倫舊居,花園坊,金谷村,梅屋莊吉舊居,秦鴻鈞金神父路電台舊址,安和新村,巴斯德生物研究所舊址,群賢别墅,明德邨等都是瑞金二路上的主要曆史建築和名人故居所在。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24号

瑞金二路(原金神父路)24号,曾是唐生明(1906-1987,湖南東安,國民黨中将,唐生智四弟)在上海的住所。1940年,他奉蔣介石之命到汪僞政權中充當卧底,策反了很多大漢奸,并借日本人之手毒死了汪僞特務頭子李士群,獲得了很多重要的情報。這處寓所原是汪僞武漢綏靖公署主任葉蓬的住宅,為了友善唐生明在上海的活動,受汪精衛和周佛海之托,葉蓬将這處住宅送給唐生明當公館。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唐生明,黃埔軍校四期生,林彪的同學,長期擔任蔣介石的侍從參謀,被視為蔣介石的親信。唐生明的夫人徐來(前夫是黎錦晖),有“東方标準美人”之稱。1940年,奉蔣介石之命,她和女助手張素貞(軍統女特務,戴笠的情婦)随同丈夫唐生明被秘密派往南京打入汪僞政府内部卧底并收集情報。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1949年,徐來全家遷居香港,唐生明去長沙參加通電起義。1950年秋,他出任解放軍第21兵團副司令員,參與指揮南下解放兩廣之戰役。1956年,唐生明去北京任國務院參事,徐來也傳回北京定居。唐生明是第三、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1987年病逝于北京,李鵬、萬裡、習仲勳、王任重等黨和國家上司人參加遺體告别儀式。《人民日報》刊載出的新華社的有關“唐生明同志遺體告别儀式在京舉行”的報道中,肯定他是:“中國共産黨的老朋友”,說他在北伐戰争期間就贊同國共合作,四·一二後,“在黨處于最困難的時刻,他一度以實際行動,表示對共産黨朋友的同情和支援。”在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中,“他曾給予槍枝、彈藥和軍需物資的支援,保護和營救過起義部隊的一些傷員。”并說他對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做了有益的工作。徐來于1973年在獄中辭世,享年64歲。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26号

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945200000145 陳伯吹舊居 中華人民共和國 瑞金二路街道

位址:瑞金二路26号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26号,為陳伯吹(上海寶山,1906~1997,兒童文學作家)舊居。

陳伯吹,原名陳汝埙,曾用筆名夏雷。中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出版家、教育家。

他把畢生精力奉獻給兒童文學事業,是中國兒童文學的一代宗師,在海内外享有極高的聲譽。他對中國兒童文學事業做了傑出的貢獻。他的兒童文學創作、翻譯和理論研究是中國兒童文學的寶貴遺産。

著有童話集《一隻想飛的貓》,評論集《兒童文學簡論》等。1981年創立陳伯吹兒童文學園丁獎,鼓勵國内作家參與兒童文學創作,1988年此獎改名為“陳伯吹兒童文學獎”。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陳伯老的兒子陳佳洱先生,是中國著名的核實體學家,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6年又被任命為北京大學校長,并擔任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實體學會理事長、亞太實體學會聯合會主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等職務。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陳伯老的侄子陳佐洱,也如堂兄陳佳洱一樣,成為了國家的棟梁之材,擔任過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等職務,在香港回歸祖國與英國的談判中發揮了重大作用。陳伯老的另一個侄子陳佐湟,則是一位譽滿東西方的著名音樂指揮家。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26号,也是應雲衛(上海,1904~1967,電影導演、江南電影制片廠廠長)舊居。

應雲衛,祖籍浙江慈溪,生于上海,我國早期著名電影導演和戲劇活動家。16歲因家貧辍學,進洋行當學徒,不久與程夢蓮等組織化妝宣講團。1921年冬參與組織上海戲劇協社,為負責人之一。1930年8月加入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在上海從事左翼戲劇電影運動,1933年導演話劇《怒吼吧!中國》。1934年辭去洋行職務,加入電通影業公司,導演影片《桃李劫》、《梅蘿香》等影片,組織上海業餘劇人協會,次年任南京國立戲劇學校教務長。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1934年春,上海影壇新成立了一家電通影片公司。這是一個由共産黨電影小組直接上司的左翼電影公司,由夏衍、田漢負責電影創作,司徒慧敏擔任攝影場主任,編導演陣容則由袁牧之、應雲衛、孫師毅、陳波兒、王人美、王瑩、吳印鹹、聶耳、呂骥、賀綠汀等組成。“電通”的首部出品是袁牧之編劇,應雲衛導演的《桃李劫》,影片的主題歌《畢業歌》(田漢作詞,聶耳作曲)随着電影的上映,很快成為當時最為流行的歌曲之一。

1936年,應雲衛任上海明星公司二場導演兼場務主任,導演了黑白影片《生死同心》。次年任上海業餘實驗劇界理事會主席及舞台監督,導演《原野》。抗日戰争時期,先後發起組織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會、中華劇藝社,任上海救亡演劇隊三、四兩隊總隊長,執導《保衛盧溝橋》、《放下你的鞭子》、《八百壯士》、《塞上風雲》等抗戰名劇,組織演出《屈原》、《棠棣之花》、《法西斯細菌》等劇。抗戰勝利後回上海,任國泰影業公司場務主任,導演《無名氏》、《憶江南》等影片。

新中國成立後,曆任上海電影制片廠廠長、上海江南電影制片廠廠長、上海市政協常委、中國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上海市電影局顧問等職,仍從事導演工作。代表作有《宋士傑》、《追魚》、《武松》、《周信芳舞台藝術》等。還曾導演甬劇《半把剪刀》。

  

1967年1月16日應雲衛在被批鬥遊街途中,被人推下車緻死。

1978年11月18日,上海市電影局為應雲衛舉行平反昭雪大會,并在上海龍華革命公墓,舉行了骨灰安放儀式。

應雲衛長子應大明教授(1931-2018),是中國兒科血液、惡性良性腫瘤和臨床免疫的領軍人物。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39号

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805190000228 瑞金二路39号住宅 民國瑞金二路街道

位址:瑞金二路39号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40号

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945190000121 上海床上用品公司舊址 民國 瑞金二路街道

位址:瑞金二路40号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42号

瑞金二路42号,原法商百部洋行進口部舊址。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南昌路107号、瑞金二路43-61号(單号)

優秀曆史建築編号:HP-J-011-V

位址:南昌路107号、瑞金二路43-61号(單号)

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住宅。夏雲龍設計,裘謂記營造廠承建,1930年代初建成,磚混結構。現代主義風格。建築平面近似矩形,褐色面磚立面,淺色窗套、腰線和檐口,轉角及西立面三層有凸陽台,鐵藝欄杆。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48弄

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945190000086 茂名南路163弄,瑞金二路50号、48弄1~11号、14~18号花園住宅 民國瑞金二路街道

位址:瑞金二路48弄1~11号、14~18号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建于1920年前後,混合結構,二層或三層,紅瓦雙坡屋面。有獨立式、聯列式、毗連式等,部分住宅或作局部折屋檐或底層作哥特式尖劵,或作城堡式立面處理。48弄1-4号一層二層有保留完整的木質百葉窗。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50号

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945190000130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誕生地舊址 民國 瑞金二路街道

位址:瑞金二路50号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50号(原金神父路22号),是大韓民國第一、二屆臨時議政院的會所,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誕生地和最初廳舍。該樓建于1912-1918年,三層磚木結構,系天主教三德堂的産業,後委托義品地産公司經租。1919年3月,流亡上海的南韓志士玄楯(1880-1968,即“玄牧師”,又名宋元相,三一運動主要上司人之一)通過杜月笙租賃此屋,名義上是他的寓所。

1910年北韓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日本廢除“大韓帝國”政府,設立“北韓總督府”。1919年,北韓境内爆發了聲勢浩大的“3·1”反日起義運動。

1919年4月10日,流亡上海的南韓志士經李光洙、孫貞道提議,同時在杜月笙的安排下,在位于上海法租界金神父路22号(今瑞金二路50号)的玄楯住所召開由來自南韓各地和海外的獨立運動代表29人出席的代表會議,決定成立臨時議政院,作為最高民意機關。

1919年4月11日,又在相同地點召開了大韓民國臨時議政院第一屆會議。選舉李東甯為議長,孫貞道為副議長,李光洙、白南士為書記。

制訂《大韓民國臨時憲章》十條,決定不采用君主制,成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通過臨時政府《施政綱領》和政府成員《宣誓文》,确定采取國務總理制,選舉李承晚任國務總理,安昌浩任内務總長,金奎植任外務總長,李始榮任法務總長,崔在亨任财務總長,李東輝任軍務總長,文昌範(一說申錫雨)任交通總長,秘書長為趙素昂。

由于當選者當時很多還不在上海,遂又選舉申翼熙任内務次長、玄楯任外務次長、李春塾任财務次長,鮮于赫任交通次長、曹成煥任軍務次長、南亨佑任法務次長,負責各部日常工作。并通過了告全體國民《布告》和告世界各國政府《宣言書》。

1920年12月,李承晚在上海正式宣誓就任大韓民國臨時大總統。

然而,由于李承晚既拒絕長時間離開華盛頓,又不願把行政裁決權交給上海的大韓民國總理,加劇了臨時政府内部沖突。

1921年5月20日,李承晚借口向西方列強呼籲北韓獨立到華盛頓。他在美國熱衷于扶植自己的勢力,利用歐美外交委員部的名義擡高自己,并企圖切斷處境困難的上海臨時政府的經濟來源。

是以,1925年3月上海臨時政府的議政院終于決定彈劾李承晚。

20年代後期金九成為臨時政府負責人。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中國抗日戰争爆發後,“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遷往四川重慶(現重慶直轄市);1945年,日本投降後遷回國,成為了今天的南韓。

今天的上海,依然保留了當年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舊址位于馬當路302-304,南韓前總統盧武铉曾于2003年7月10日前往該舊址參觀通路。

大韓民國在上海正式确立廢除君主制,成立民國;選舉出了曆史上第一任總統,第一任總理和第一任所有部長級長官;召開了大韓民國曆史上第一次政府代表會議;成立了大韓民國曆史上第一個議會;通過了大韓民國曆史上第一部憲法;今天的南韓政府亦以在上海成立臨時政府的1919年作為大韓民國的開國元年。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64号

中正南二路(今瑞金二路)64号是民國時期著名教育家、中央大學、清華大學校長羅家倫的舊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羅家倫(1897-1969),祖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西進賢 。他是“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和命名者,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早年求學于複旦公學和北京大學,是蔡元培的學生。1919年,在陳獨秀、胡适支援下,與傅斯年、徐彥之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同年,當選為北京學生界代表,到上海參加全國學聯成立大會,支援新文化運動 。五四運動中,親筆起草了唯一的印刷傳單《北京學界全體宣言》,提出了“外争國權,内除國賊”的口号。

1928年8月,出任國立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1930年5月,羅家倫辭去清華大學職務,後曆任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教務主任、教育長,國立中央大學校長等職。南京大學的校訓“誠、樸、雄、偉”,是由羅家倫所提出的。

1949年赴台灣,先後出任台灣當局上司人幕僚機構“國策顧問”、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中國國民黨史會主任委員、“中國筆會”會長、“考試院”副院長、“國史館”館長等職。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111号

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805200000133 北萬新點心店 中華人民共和國 瑞金二路街道

位址:瑞金二路111号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118号瑞金飯店一号樓

優秀曆史建築編号:LW-J-002-I;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925190000011 瑞金飯店一号樓 民國 瑞金二路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機關:馬立斯住宅;現名稱/現使用機關:

位址:瑞金二路118号

保護級别:上海市文物保護機關

層數:2層(假3層);結構類型:磚混結構;建造年代:1917年;保護類别:二類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118号瑞金飯店一号樓和二号樓(輔樓)

瑞金二路118号瑞金飯店内有四棟豪華别墅,原為馬立斯住宅,系戈登·馬立斯所建。戈登·馬立斯,是跑馬總會董事長亨利·馬立斯(1850-1919)之子,1883年4月28日出生在上海。幼年就讀于西童公學,13歲時離滬遊學全球,1906年,23歲的小馬立斯回到上海,亨利·馬立斯把地産和報業悉數交給他經營管理,自己則攜巨款回英國安度晚年,直至1919年去世。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飯店一号樓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飯店二号樓(輔樓)

小馬立斯繼承家業後,很快成為一名精明的地産商和金融家。他在1920年和1921年還擔任了工部局總董,這時,春風得意的小馬立斯在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買下地皮,建造了這座英國田園式别墅。花園中還有一組馬棚和狗棚。因小馬立斯的嗜好酷似其父,不僅喜歡跑馬,更嗜跑狗,他的馬和狗都是花重金買來的“名牌貨”。1928年逸園跑狗場建立的時候,萬國儲蓄會的董事長法國人司比爾門與黃金榮、杜月笙等集資60萬元,馬立斯則以100多畝土地折價入股,結果逸園跑狗場就建在他的住宅西側(現為文化廣場),到了賽狗的時候,他一出後門即可進入賽場。現在作為瑞金飯店醫務室的幾排平房,就是當年的狗棚,而馬棚則改建成了現在的瑞金飯店2号樓。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1947年行号圖所示馬立斯花園

1924年馬立斯将其别墅東北部的三幢樓賣給了日本的三井洋行,自己則住到花園最深處的房子裡去了,即現在的3号樓,而1号樓和4号樓成了三井洋行的房産,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内,老上海又稱這兒為“三井花園”。

1941年太平洋戰争爆發,日軍侵入租界,英美人士都被關入集中營,小馬立斯也被趕出了花園。

當時日軍在上海推行毒化政策,設立了一個名為慈善機構的“宏濟善堂”,宣揚什麼“善堂賣土”,聲稱将以販賣鴉片籌集資金來救濟災民,而實際上是為日本軍方籌集軍費。具體辦理“宏濟善堂”的大漢奸叫盛文頤,人稱盛老三,是盛宣懷的侄子,而他竟恬不知恥地自稱是盛宣懷的兒子;那時恰好盛宣懷的三兒子盛同頤英年早逝,他就鑽了這個空子。盛老三依仗日本主子做背景,大發煙毒之财,他把江南一帶的鴉片經銷權,又分包給他的同夥和幕僚藍芑荪、嚴春堂等人,專銷上海、南京、蘇州、杭州等地,不僅成了上海灘的“煙毒霸”,而且與軍警勾結,雇流氓為打手,壟斷了江南和長江沿岸的煙毒市場。而盛老三的販毒大學營,正是設在這座美麗的花園裡。

盛老三還是臭名昭著的“裕華鹽公司”的頭子,這個公司“統籌”了整個淪陷區的食鹽買賣,亦是個日進萬金的壟斷性生意。鴉片與食鹽,一黑一白,全抓在盛老三手上,故他又有“黑白大王”之稱。他把家眷都搬進了花園,過着紙醉金迷的糜爛生活,居高臨下不可一世,連汪僞的财政部長周佛海也曾專程來此看過他兩次。他表面上也不願跟周鬧翻,在現在的1号樓宴請過周,還送過周兩支上好的古墨,說是可以治療鼻疾,因為周佛海一疲勞上火就容易出鼻血。

抗戰期間常常停電,一停電整個市區一片漆黑,而盛老三的花園裡卻有自備的發電機。有一年他過生日,街面上黑咕隆咚,而他的園子裡卻燈火通明。據說他家的痰盂都是金子做的,放在抽大煙榻子上,專供貴客們抽煙時用。他太太手上那足有28克拉的鑽戒也極引人注目。

盛老三暴發不義之财,引起了日僞内部的勾心鬥角,同時僞上海市市長陳公博為穩定社會秩序,對盛老三的做法也大為不滿,三番五次地向日本軍部提出取消“宏濟善堂”,主張改由南京行政院另設禁煙機構來管理煙毒市場。而日本軍方的楠本司令是“宏濟善堂”的最大受惠者,為保住自身利益,就以“這是商人的機關,軍部無權幹涉”為由,一再推托。其實盛老三運煙土的汽車和船隻正是向日本軍部借用的,是以才能夠一路綠燈,通行無阻。如此厚利,豈能松手?陳公博一看上層路線行不通,于是,就使出了“除三害”的一招。他指使林柏生聚集了數千名學生,組成所謂的“青少年團”,一起走上街頭,舉行“除三害”(即煙、賭、舞)示威遊行。

對“三害”的危害性,社會早有公認,是以“除三害”一時頗得人心。1943年12月27日,6000名青少年來到僞市府請願“除三害”,陳公博裝作如夢初醒的樣子出來接見,當衆答應了3個月之内禁絕煙賭舞,并表示要向日方交涉,收回鴉片公賣之權。他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利用學生向日軍楠本司令施壓,趕走盛老三。

接着青年學生們又兵分兩路。一路開到南市區,沖入“西園”“綠寶”等大賭場,敲敲打打,殺氣騰騰,賭客們紛紛狼狽而逃;另一路開到南京路,搗毀了“爵祿”“大滬”等舞廳,吓得全市舞廳全部停止營業。最後兩路人馬集合一處,把收繳來的煙具和賭具當衆燒毀,在全市造成了巨大的聲勢,弄得盛老三惶惶不可終日。與此同時,日方内部也有出來揭發盛老三的,并涉及海軍用軍艦販運鴉片之隐情。如此折騰到1944年,盛老三終于支撐不住而被趕下了台。

不久,日本投降,國民黨接管了這座花園,作為國民黨中統機關勵志社的社部。盛老三當然被投入監獄,他曾從獄中送了一封信給老友金雄白律師,信上隻有5個字:“老兄快救我!”可是那時金雄白也已自顧不暇了。盛老三的太太被國民黨趕出花園後,無處可去,因他們當年的趾高氣揚已把親戚朋友得罪光了,隻好寄居在一個老傭人家的閣樓上,靠賣賣當當過日子。那隻28克拉的大鑽戒也隻好賣了,市場上曾為之轟動過一陣子,報紙還登過消息,最後她還是潦倒而終。新中國建立後,盛老三仍然在押,最後死在提籃橋監獄裡。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飯店一号樓前草坪

1949年5月25日,渡江總前委的上司及華東局、華東軍區的上司開始從丹陽乘火車向上海進發。他們先到南翔,再轉乘汽車入城。進城後的第一站是聖約翰大學(現為華東政法大學),第二站即是剛從勵志社手中奪下來的三井花園。

5月28日,華東局、華東軍區的首長及機關各部陸續到達了三井花園,鄧小平、陳毅、張鼎丞、饒漱石、劉瑞龍等上司同志都住在現在的1号樓,魏文伯、舒同等住2号樓(那時是簡易的房子),機關幹部住現在2号樓餐廳的位置(那時還是馬廄)。

建國後,住宅由人民政府接管,在解放初期被作為幹部宿舍。1954年成為上海市政府的招待所,1956年,原馬立斯花園被命名為瑞金飯店,成為接待國賓的内部進階飯店。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鄧小平等都先後在此下榻。上世紀70年代高棉西哈努克親王曾在這裡住過很長時間。

1960年春天,《毛澤東選集》第4卷即将出版,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組織了一個學習室,召來一群“秀才”定期學習和研究,以便在群衆學習時進行輔導。當時,學習室就設在瑞金路上的市委招待所。這群“秀才”中有後來成為著名社會學家的鄧偉志同志。他無意中在一間小房間裡發現兩口棺材,原來是革命先烈蘇兆征和張錫瑗(鄧小平前妻)的棺木,不知為何竟長期沒有下葬。“文革”中造反派造謠說裡面有武器,執意要打開,後經招待所從業人員堅決抵制才未得逞。“文革”後期這兩口棺材在民政局老同志的安排下,遷往龍華烈士陵園。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118号瑞金飯店3号樓

優秀曆史建築編号:LW-J-007-III;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945190000372 瑞金飯店三号樓 民國 瑞金二路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機關:住宅;現名稱/現使用機關:瑞金飯店3号樓

層數:2層;結構類型:磚混結構;建造年代:1920年;保護類别:三類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解放初期,3号樓仍是馬立斯的房産,由他的代理人在管理,與1、2号樓之間用一道牆隔開。1953年,他把房子連同花園交給了上海市政府,以抵充多年拖欠下來的地價稅。從此,馬立斯花園完全歸國家所有。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1954年,印度總理尼赫魯訪華時到上海通路期間,就下榻在3号樓。之後,這裡又接待過甘地夫人、蘇哈托、金日成、胡志明等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在尼赫魯到來之前,市委招待處曾花巨資把整幢3号樓整修了一番。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118号瑞金飯店4号樓

優秀曆史建築編号:LW-J-008-III;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935190000373 瑞金飯店四号樓 民國 瑞金二路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機關:三井洋行大班住宅;現名稱/現使用機關:瑞金飯店4号樓

層數:2層;結構類型:磚混結構;建造年代:1924年;保護類别:三類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20世紀30年代,4号樓曾是日本三井洋行的辦公處,在抗戰勝利後曾作過國民黨三青團的團部機關和幼稚園,那時叫中正南二路114号。1946年2月,三青團舉辦黨團聯合擴大紀念周活動時,蔣介石還親臨此處訓過話。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解放初,這兒與馬立斯花園同時成為華東局和上海市委的辦公處,1956年改為市委招待所。改革開放以來,瑞金飯店開始接待中外賓客,同時餐飲業也向社會開放。瑞金飯店4号樓成為中外合資的印度餐廳,1号樓的底層南部開設了風味獨特的咖啡吧。到了周末,咖啡吧前的大草坪則成了青年們婚紗攝影的首選之地。這裡也是衆多影視作品的取景地,《新上海灘》中馮程程的家便在此地,張國榮和鞏俐的電影《風月》也在這裡取過景。這座栉風沐雨的神秘花園,現在以重新煥發的勃勃生機展現在世人面前。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120号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805190000327 瑞金二路120号住宅 民國瑞金二路街道

位址:瑞金二路120号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129弄花園坊

優秀曆史建築編号:HP-J-061-V;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945190000097 花園坊 民國 瑞金二路街道

位址:瑞金二路129弄1-118号

建于1928年,為新式裡弄,清水紅磚牆面3層結構。花園坊曾有多位文化名人寓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關良(廣東番禺,1900~1986,畫家。上海美專教授)曾經居住在此弄。

關良,字良公。1917年赴日本學習油畫,1923年回國,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授,參加過北伐戰争,任政治部藝術股長,30~40年代輾轉于廣州、上海、重慶等地的藝術院校任教,并于名山大川旅行寫生,長于中國畫、油畫。曾任浙江美術學院教授、上海中國畫院畫師。著《關良藝事随談》《關良回憶錄》。出版《關良京戲人物水墨畫》《關良油畫集》等。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129弄花園坊2号,是吳覺農(浙江上虞,1897~1989,農經研究會副主席,茶葉公司總經理)舊居。

吳覺農,原名榮堂,是中國知名的愛國民主人士和社會活動家,著名農學家、農業經濟學家,現代茶葉事業複興和發展的創始者。1949年吳覺農參加了全國政協第一屆會議,參與共同綱領的制訂,參加了開國大典。新中國成立後,他曾擔任首任農業部副部長、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去世前一直擔任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中國農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被譽為“當代茶聖”。

在腥風血雨的大革命時期,吳覺農曾經多次幫助共産黨人和進步人士,他在上海的家,成了共産黨員和進步人士的庇護所。

1931年到1935年間,由于中共地下黨遭到大破壞,蔡叔厚(1898-1971,紅色特工)成了國民黨特務監視與追捕的重要對象。吳覺農便成了他的保護人。吳覺農的家也成了蔡老闆的隐蔽地。

長期在白區工作的夏衍,更是吳覺農重點保護對象。夏衍家戶口簿上填的戶主名字,長期是寫的陳宣昭(吳覺農夫人)。夏衍便在吳覺農和陳宣昭的庇護下,長期在上海做黨的工作。

吳覺農與夏衍,早在杭州讀書時,便是要好的同學。後來兩人又一起留學日本。夏衍在日本學的是機械。一九二七年“四·一二”政變後,夏衍回國。他本來想去教書,吳覺農覺得可惜,便勸說他道:“你的文筆很好。我把你介紹給夏丏尊。你就寫寫文章,搞搞翻譯吧。”

從此,夏衍就踏上了文學之路。後來夏衍成了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和黨的文化藝術工作的重要上司人。夏衍在一篇題為《我與‘茶聖’》的回憶文章中,說他與吳覺農是期交期知逾六十年的老友。這在人生道路上也是難得的。

1932年,上海處于白色恐怖之中。黨的組織破壞殆盡。這時劉鼎(1903-1986,中央特科情報科副科長,職業革命家,建國後任重工業部副部長)和夫妻吳先清(1904—1938,共産國際遠東情報局諜報組組長)剛從蘇聯回到上海,因找不到黨組織,流落街頭,随時都有被反動派發現的危險。正在此時,吳先清在街頭巧遇陳宣昭。她們是在日本留學時的老同學。

陳宣昭得悉他們的情況後,很為他們擔憂。她想接他們到自己家裡躲一躲,又怕太危險。因為她家已遷至條件較好的法租界金神父路花園坊二号。她的鄰居花園坊三号、四号,就是上海市警察局長劉鴻恩的官邸。陳宣昭一時拿不定主意,回家後便同吳覺農商量。

吳覺農聽後,慨然道:“ 情況危急,救人要緊。還是先讓他們來吧。老鷹不吃窩裡肉。在我們這裡也許更安全。”就這樣,劉鼎和吳先清便在吳覺農家裡住了下來。

在吳覺農的幫助下,劉鼎與黨組織取得了聯系。黨決定他到江西中央蘇區去。吳覺農為了劉鼎的安全,親自送他上火車,直到火車開動後,吳覺農才放心地離開車站。

吳先清因懷有身孕,沒有與劉鼎同去中央蘇區。她留了下來。她在吳覺農家生下孩子,一直住到一九三四年,才又去了蘇聯。

吳覺農對共産黨人與進步事業,總是竭盡全力。總是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不惜用自己的身價性命加以保護。

抗日戰争勝利後,初回上海,吳覺農居無定處。這時,他在日本結識的湯恩伯則成了京滬杭衛戍總司令。湯恩伯得悉他沒有地方住,便對他說:“你要什麼房子,你自己挑好了。”吳覺農沒有選高樓大廈,也不要豪華的花園别墅。他獨獨看中了四川北路山陰路底大陸新村的兩間極普通的三層樓房(九号和十号),用重金将它們買了下來。這房子雖然不大,但對吳覺農來說卻是極其珍貴的。因為這裡正是當年魯迅住過的地方。吳覺農與魯迅曾有過不少交往。他十分敬仰魯迅的道德文章。他把這兩間房子買下來,是為了有朝一日将它們作為對魯迅的永久紀念地。解放後,吳覺農的願望終于實作了。他将這間房子無償地獻給了國家,成了今天萬人瞻仰的上海魯迅紀念館。

解放戰争時期,吳覺農還曾受黨的委托争取湯恩伯和平起義。吳覺農不但自己與湯恩伯是同學,兩人私交極深,而且夫人陳宣昭是湯恩伯夫人王競白的同鄉兼同學,都是浙江新昌人,兩人同赴日本學蠶桑,彼此交誼非同一般。雖然最終沒有成功,但是,吳覺農大無畏的精神——“為了争取減少犧牲,平安保全上海,拼上腦袋一試也是值得的。”值得敬佩。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129弄9号,為張雪父(浙江鎮海,1911~1987,畫家,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校長)舊居。

瑞金二路129弄73号,為王遠勃(廣東澄海,1905~1957,上海美專副校長、西畫系主任兼教授)舊居。

瑞金二路129弄93号,為胡山源(江蘇江陰,1897~1988,作家、文學翻譯家)舊居。

瑞金二路129弄103号3樓,為黃源(浙江海鹽,1906~2003,作家。俄語和日語翻譯家)夫婦30年代舊居。

瑞金二路129弄106号,為徐懋庸(浙江上虞,1911~1977,作家)舊居。

瑞金二路129弄115号,為黃自(上海川沙,1904~1938,作曲家)舊居。

史學家衛聚賢、樊仲雲和左翼作家聯盟的宣傳部長王淑明也都曾住在花園坊裡。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129弄107号

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945190000304 曹聚仁舊居 民國 瑞金二路街道

位址:瑞金二路129弄107号

瑞金二路129弄107号2樓,是曹聚仁(浙江蘭溪,1900~1972,記者、作家)舊居。1932年曹聚仁搬到此地。曹聚仁在這裡繼續編《濤聲》,停刊後又與徐懋庸一起創辦《芒種》半月刊。曹聚仁和徐懋庸都是寫雜文的高手,成了鄰居後,更是一見如故,談得投機。1998年6月26日,著名老作家黃源題詞“三十年代曹聚仁先生和我同住在上海金神父路花園坊,同時都和魯迅先生親切來往,抗戰初期又在杭州相聚,現在成立曹聚仁研究資料中心,特此祝賀”。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132弄金谷村

優秀曆史建築編号:LW-J-020-IV;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945190000078 金谷村 民國 瑞金二路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機關:金谷村;現名稱/現使用機關:金谷村

位址:紹興路18弄2-34号,瑞金二路132弄1-59号和78-83号

層數:3層;結構類型:磚木結構;建造年代:1930年;保護類别:三類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紹興路18弄金谷村

新式裡弄住宅。裡面有6排磚木結構的三層樓住宅。其折腰式的大坡頂設計頗具異國風情。金谷村是舊上海市長吳鐵城化名為吳子祥而建造的新式裡弄房子,共有99幢。以前這裡曾是舊時俄國人和猶太人的聚居地。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945190000377 蔡廷锴舊居 民國 瑞金二路街道

位址:瑞金二路132弄(紹興路18弄)金谷村

蔡廷锴(廣東羅定,1892~1968,英勇抗戰的十九路軍軍長)曾經居住在金谷村。

1931年,蔡廷锴寓居金神父路金谷村(今瑞金二路132弄)。1932年,任國民黨十九路軍軍長兼副總指揮。“一·二八事變”時,率十九路軍抗擊日軍。

建國後,曾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家體委副主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職。1968年4月,在北京病逝。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金谷村8号裡住着段祺瑞的女兒,後來嫁給了傅氏作妻子。

金谷村10号,為桑弧(浙江甯波,1916~2004,導演、編劇)舊居。新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台》則是出自他之手。

金谷村14号,為中國銀行副行長陸象廷舊居;15号為阜豐面粉廠老闆孫多森、孫多鑫兄弟舊居;20号為漫畫家米谷舊居;1924年創辦鑄豐搪瓷廠的童世亨住在24号,童世亨是著名地理學家、實業家,浦東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是我國民間提出“開發浦東”第一人。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金谷村42号,為張耀翔(湖北漢口,1893~1964,商務印書館特邀編輯。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兼心理學會上海分會理事)舊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金谷村49号,為張伐(黑龍江哈爾濱,1919~2001,電影演員)舊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金谷村58号,為徐學禹(浙江紹興,1903~1984,上海電話局局長,浙江省公路局局長,福建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廳長,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處長,上海市招商局總經理、董事長)舊居。

還有畫家陳小翠(1907-1968)、演員蔣天流等也曾居住在金谷村。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144号

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805190000328 梅屋莊吉舊居 民國 瑞金二路街道

位址:瑞金二路144号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144号,是梅屋莊吉(日本長崎,1868~1934,孫中山日本友人)舊居。

梅屋莊吉, 1868年出生在日本長崎,他早年在香港等地經營照相館,有了資金積累後回日本東京創辦電影院和電影業,并大獲成功。梅屋莊吉是1895年2月在香港與孫中山相識的, 當時孫中山正在香港籌建興中會總會,同時募集經費準備發動第一次武裝起義。為了幫助孫中山實作他的革命計劃,在一個慈善團體舉辦的宴會上,老師康德黎将一位正在香港經營照相館的日本青年梅屋莊吉介紹給了孫中山。兩天後孫中山到香港中環大馬路二十八号梅屋照相館拜訪梅屋莊吉,将自己的革命理念和盤托出。兩人暢談中國、亞洲和世界大事,感到相見恨晚。梅屋莊吉先生與孫中山先生約定:“汝舉兵,吾後援”。當時孫中山29歲,梅屋莊吉27歲。後來梅屋莊吉就用他一生的行動來實踐諾言。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孫中山為梅屋莊吉題寫的“賢母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孫中山贈梅屋莊吉的題詞“同仁”

孫中山為有一位始終與自己共鳴的“同仁”而欣慰,他題寫“賢母”、“同仁”給梅屋,贊頌梅屋莊吉夫婦像慈母一樣不求任何回報地支援中國革命,在各方面像慈母一樣悉心照料自己和宋慶齡,這裡飽含了身在異國他鄉的孫中山對梅屋莊吉的感激之情。梅屋稱孫中山為“生死與共的友人” ,他們之間的友誼長達三十多年。梅屋莊吉還促成了孫中山與宋慶齡的婚事,1915年10月25日,在梅屋莊吉的幫助下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東京喜結連理。孫宋婚禮在其家舉行。梅屋莊吉與孫中山結為義兄弟,其夫人與宋慶齡結為義姐妹。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孫中山去世後,梅屋莊吉傾其所有鑄造了4尊孫中山銅像,并由梅屋莊吉夫婦親自護送到中國。銅像由日本著名雕刻家牧田祥哉設計、雕塑,筱原金作鑄造。1928年底,第一尊銅像鑄成竣工,梅屋莊吉決定親自護送銅像到中國,1929年2月28日梅屋偕夫人德子、女兒千勢子及随員在神戶乘“伏見丸”護送孫中山銅像到中國, 日本的《東京每日新聞》、《大阪每日新聞》相繼報道了這個消息。國民政府對梅屋親自護送銅像來華給予了極大的禮遇。蔣介石親自安排時任國民黨中央執委、組織部副部長陳果夫及王大桢等專程到滬迎接,蔣介石還寫了一封親筆函由陳果夫帶給梅屋莊吉, 對梅屋傾力鑄造孫中山銅像表示感謝。3月4日,梅屋莊吉一行抵達上海,受到熱烈歡迎,當晚王大桢在上海功德林設歡迎晚宴招待梅屋一行。在上海期間梅屋一家就暫住在寶昌路漁陽裡北街六号戴季陶的寓所(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戴季陶早年留學日本時加入同盟會,“二次革命”失敗後流亡日本,與梅屋一家關系密切。

梅屋安頓好家人後第二天便乘火車護送銅像至南京。随即在馮玉祥、張繼等人的陪同下立即趕往北京香山碧雲寺祭奠孫中山。随後梅屋回到上海,3月25日梅屋又偕夫人、女兒赴南京,正式拜見國民政府的要員。國民政府派典禮局的劉友敬專程到上海迎接并陪同梅屋一家赴南京。這次梅屋帶了數十尊孫中山半身小銅像準備贈給國民政府要員留念。這是梅屋在鑄造孫中山立像的同時特地委托雕刻家牧田祥哉鑄造的,共鑄造了100尊,其中一尊贈給孫中山夫人宋慶齡,後宋慶齡一直把它珍藏在莫利愛路寓所。3月26日,蔣介石宋美齡夫婦設宴招待梅屋一行;27日時任南京特别市市長劉紀文設晚宴招待梅屋夫婦一家;其間時任國民黨中常委、考試院院長戴季陶也抽時間設宴招待梅屋一家。5月20日,梅屋趕到北平參加移靈典禮,之後陪同宋慶齡一起護靈車南下,6月1日孫中山奉安典禮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隆重舉行。奉安典禮結束後梅屋回到了上海。為答謝梅屋無私援助中國革命的功績,國民政府将上海法租界金神父路144号(今瑞金二路144号)住宅提供給他們居住。梅屋一家不久便搬進了這棟住宅,女兒千勢子進上海聖心女子中學學習。但梅屋對此深感不安,因為他援助中國革命,從未想過要得到回報,不久梅屋一家便搬入自己購置的江灣路大東街65号住所。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南京中山陵孫中山紀念館前的孫中山先生銅像

1930年5月3日梅屋夫人護送第二尊孫中山銅像抵達上海,然後梅屋于22日在上海乘“涼州号”海輪,護送銅像抵廣州。1930年12月28日梅屋攜第三、第四尊銅像抵達上海,然後他偕夫人在上海高昌廟(江南制造局)碼頭乘上“靖安号”軍艦,護送銅像至廣州。如今梅屋莊吉贈送的孫中山銅像依然完好地屹立在南京(中山陵)、廣州(黃埔軍校舊址、中山大學)、澳門(“國父”紀念館)等地。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148号

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945190000089 秦鴻鈞金神父路電台舊址 民國 瑞金二路街道

位址:瑞金二路148号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148号是上海市黃浦區第二牙病防治所的所在地。當年的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148号3樓,是中共地下電台舊址。民國26年(1937年)底設。其時秦鴻鈞(1911-1949)受共産國際派遣回國,建電台與共産國際遠東局直接聯系。秦鴻鈞與國小教師韓慧如結婚後,白天在辣斐德路(今複興中路)菜市路(今順昌路)口設永益糖果店掩護,傳遞情報,晚上發報與中央聯系。民國28年(1939年),奉調哈爾濱而撤。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1940年秦鴻鈞調回上海,後調蘇北工作,不久又調往上海建立電台。在此時期,三次往返于上海和蘇北,接通了兩地之間的電台通訊,完成了建立地下電台及輸送情報的任務。抗日戰争勝利後,電台遷入原中正南二路新新裡(今瑞金二路409弄)315号的閣樓上。1949年3月17日深夜,電台被國民政府保密局破獲。秦鴻鈞被捕後,1949年5月7日被殺害。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152号

瑞金二路152号,是江一平(浙江杭縣,1898~1971,律師,東吳大學法學教授。岡村甯次的無罪辯護律師)舊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江一平,字穎君。青年時,入上海聖約翰大學,後轉複旦大學、東吳大學,于1922、1923年先後畢業,獲複旦大學文學士、東吳大學法學士學位,旋在上海公共租界會審公堂從事律師業務。1925年五卅運動中,為愛國學生作辯護律師。1932年被複旦大學授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曾任東吳大學法律學院議會法教授、複旦大學校董、上海法政大學校董、上海律師公會常委、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華人納稅會委員和董事等職。江一平還是虞洽卿的女婿。

1949年初,在上海審判日本戰犯時,江一平不顧其父(也是律師)極力反對為日本侵華軍總司令岡村甯次進行無罪辯護,以辯護為名大肆為岡村甯次歌功頌德。最終岡村甯次當庭被判無罪釋放,其亦與岡村甯次結下了終生友誼。岡村甯次在回憶錄中,對湯恩伯、何應欽和江一平等幫他逃脫罪責的人,甚是感激。南京解放前夕江一平去台灣。1971年10月15日病逝于台北。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153号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805190000329 瑞金二路153号住宅 民國瑞金二路街道

位址:瑞金二路153号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醫院8号樓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醫院2-3号樓

優秀曆史建築編号:LW-J-018-IV;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945180000076 廣慈醫院舊址 清 瑞金二路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機關:廣慈醫院;現名稱/現使用機關:瑞金醫院8号樓、2-3号樓

位址:瑞金二路197号

層數:2層;結構類型:磚木結構;建造年代:8号樓約1921年/2-3号樓1930s;保護類别:三類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1910年的廣慈醫院建築

瑞金醫院原名廣慈醫院,建于1907年,建立之初,法文名稱是“聖瑪利亞醫院”(Hospital Sainte-Marie),是一所由法國天主教會創辦的醫院。共有四幢兩層樓房,其中兩幢是病房,還有修女、職工宿舍各一幢。

上面照片中的四幢建築從左至右:7舍(女病房,又稱:華人病房),8舍(中心大樓),9舍(男病房,又稱:外籍病房),11舍(特等病房)。

7舍和9舍,是兩幢幾乎一模一樣的法式建築,被稱為“姐妹樓”,分列“中心大樓”兩邊。1912年1月14日,國民黨元老陶成章在7舍二樓頭等病房被人暗殺,曾經引起社會輿論嘩然。9舍邊上後來擴建了法國海陸軍專備病房,在1953年曾被醫院用作圖書館。11舍是建院之初的四幢樓房之一,開院時曾是男職工和教士的宿舍,1926-1929年擴建為安南巡捕的後備病房和全院最大的教堂。它是醫院最早的特等進階病房,醫院創辦人姚宗李(1846-1931)在此住過,直至1931年去世。1952年這幢樓先後被用作肺科、中醫科病房。1958年10月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成立,不久後被遷至這裡。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廣慈醫院“中心大樓”

8舍,原廣慈醫院中心大樓,被稱為中國的“凡爾賽宮”。是一幢精緻氣派的法國宮廷式建築。現在7、8、11舍建築都已拆除,9舍建築經過改建,現為瑞金醫院16号樓,用作院史陳列館。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1908年,建成了一幢收治貧苦男患者的二層樓病房,取天主教仁愛會創始人聖·味增爵(Pavillon Saint-Vincent)的名字命名,叫聖·味增爵樓。1933年,醫院拆除了貧苦男患者病房(聖·味增爵樓),分兩期在其舊址上建成兩幢五層樓的内外科病房大樓(今瑞金醫院2、3号樓),分别命名為“Saint Vinvent”(新貧苦男患者病房,2舍)和"Siante Louise"(新貧苦女患者病房,3舍)。

1936年,廣慈醫院開辦學制三年的進階護士學校,教室、宿舍等均安置在“2、3舍”的整個第三層。新中國成立後,廣慈醫院護校整體搬遷。

這裡走出了多位廣慈醫院乃至中國醫學界的名醫大家,是醫院大内科的發祥地。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醫院8号樓(原25舍)建于1921年,原為廣慈醫院婦産科病房,建築頂部可以清晰地看到中文和法文寫的“産科Maternité”。1991年起被用作醫院的行政辦公樓。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邝安堃(著名内科學家,一級教授)銅像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傅培彬(比利時、法國外籍院士,瑞金醫院院長)銅像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醫院16号樓

16号樓(原9舍,外籍病房樓),是廣慈醫院最早、最重要的建築之一。現為院史陳列館。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198弄安和新村

優秀曆史建築編号:LW-J-019-IV;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945190000077 安和新村 民國 瑞金二路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機關:安和新村;現名稱/現使用機關:安和新村

位址:瑞金二路198弄

層數:3層;結構類型:磚木結構;建造年代:1912-1936年;保護類别:三類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現代式聯排住宅。雙坡屋頂,立面材質為黃色面磚和清水紅磚兩種,細部處理略具裝飾藝術派特征。

其中瑞金二路198弄20号是李叔同(弘一法師,1880-1942,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的舊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198弄8号

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945190000376 杜重遠舊居 民國 瑞金二路街道

位址:瑞金二路198弄8号

瑞金二路198弄8号,為杜重遠(遼甯開原,1898~1943,愛國民主人士,政治活動家,創辦新疆學院任院長)1933年舊居。

1933年7月,鄒韬奮被迫流亡海外,《生活》周刊實際由胡愈之主持,到年底遭國民黨政府查禁。杜重遠不畏強暴,決定要使《生活》周刊得到“重生”,并寓居上海金神父路安和村8号(今瑞金二路198弄8号)。他憑借自己的社會關系,克服各種困難,在滬迅速籌辦《新生》周刊。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207号

優秀曆史建築編号:HP-J-072-V;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805190000330 巴斯德生物研究所舊址 民國 瑞金二路街道

位址:瑞金二路207号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207号,原巴斯德醫學研究所(前身為法租界公董局公共衛生救濟處醫學化驗所)。赉安洋行設計,1934年建,鋼筋混凝土結構。現代主義風格。

民國27年(1938年)1月建立,是巴黎巴斯德研究院在上海的分院。院長:雷樂爾(J.H.RAYNAL)。經濟來源:法國文化基金。設微生物部、疫苗部、化學部,兼管法租界衛生檢驗任務。後改設細菌化驗室、制苗部及瘋犬病診療室、卡介苗防痨室、化學化驗室。職工30餘人。從事科研工作的專家有:富禮愛(J.FOURNIER)、夏博(A.CHABAUB)、費紹爾、劉永純、郭成周、丁霆等。雷樂爾和劉永純因研究卓有成效,促進中法兩國學術交流,法國政府授予騎士勳章。

現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215号

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805190000293 瑞金二路215号住宅 民國打浦橋街道

位址:瑞金二路215号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225弄群賢别墅

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805190000299 群賢别墅 民國 打浦橋街道

位址:瑞金二路225弄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黃桂秋(武漢江夏,1906~1978,平劇演員。生于北京)曾經居住在瑞金二路225弄36号。

黃桂秋,平劇表演藝術家,旦角黃派的創始人。“黃桂秋”是其姐妹的名字,借來作了藝名。1924年中學畢業後在鐵路局工作。曾以票友身份在京、津走票。1927年,正式拜師陳德霖,經常與馬連良、餘叔岩、高慶奎、楊小樓等合作演出。1941年定居上海。1963年起,在上海平劇院教戲。1978年病逝于上海。黃桂秋弟子很多,有言慧珠、李玉茹、童芷苓、王熙春、曹慧麟、金素雯等。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302号

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805190000244 盧師谛舊居 民國 打浦橋街道

位址:瑞金二路302号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302号,為盧師谛(四川成都,1886~1930,同盟會員,陸軍上将,孫中山舅子)舊居。

盧師谛,早年追随孫中山投身民主革命,并加入中國同盟會,曾任四川中華革命黨司令長官、中華民國軍四川國民軍副司令等職,是孫中山的得力助手。1930年12月23日病逝于上海的金神父路(現瑞金二路)302号的寓所内。應四川國民黨人的請求,國民政府以國葬禮安葬盧師谛于南京紫金山南麓,以之陪侍總理陵寝。1930年12月25日追贈陸軍上将。

盧師谛與孫中山原配夫人盧慕貞同為一族血脈堂姐弟。盧師谛将軍在蔡锷部任師長時劉伯承、朱德,均為其部屬。盧将軍母親與鄧紹昌先生(小平同志父親)是姐弟。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324号

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805190000309 瑞金二路324号住宅 民國打浦橋街道

位址:瑞金二路324号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330号

根據《上海市地方志》的記載,曾任國民政府主席的林森(1868~1943),三十年代寓居在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330弄3号。1935年11月1日《申報》報道中提及林森的私邸在金神父路明德村。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1935年11月1日《申報》報道

但是現在瑞金二路沒有330弄,筆者查閱了1940年版的《上海市行号路圖錄》,也沒有金神父路330弄,很有可能當時将明德村二弄的第三幢330号誤作330弄3号。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1937年7月14日《申報》上的文章《林主席的儉樸生活》

1937年7月14日的《申報》上有一篇文章《林主席的儉樸生活》,說林森的私邸在金神父路的一條弄堂裡,是一所三層廣式樓房屋,每月租金才五六十塊錢。還說林森每天要喝一杯童子雞湯以養生等雲雲。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1940年版《上海市行号路圖錄》金神父路330号位置(紅色框所示)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354号

瑞金二路354号,為雷沛鴻(廣西南甯,1888~1967)舊居。

雷沛鴻,中國現代教育史上一位傑出的教育改革家和教育思想家。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參加廣州黃花崗起義。1913年考取公費生赴英留學。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赴美,先後就學于密執根大學、歐柏林大學和哈佛大學,專攻政治、經濟、教育和法律。曾獲歐柏林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和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任廣西省教育廳長,創辦廣西普及國民基礎教育研究院和西江學院,出任廣西省立第一中學(今南甯二中和南甯三中的前身)的首任校長,曾任廣西大學校長和廣西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1967年7月21日在廣西逝世,終年79歲。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田漢

瑞金二路409弄,原為金神父路新新街,田漢(湖南長沙,1898~1968,戲劇與電影作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現代戲劇的創始者。國歌歌詞作者)曾經帶着母親,妻兒住在新新街日晖裡41号。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409弄所在區域圖

瑞金二路409弄232号(原金神父路新新南裡232号),曾經是華克之(江蘇寶應,1902-1998)居所。1929年,華克之與好友陳惘子、孫鳳海住進了這裡,共同策劃了刺殺蔣介石、汪精衛、宋子文等驚天刺殺案,華克之被稱為“百變刺客”。

瑞金二路409弄315号(原中正南二路新新南裡315号),為抗戰勝利後秦鴻鈞電台設定處(前文提到的瑞金二路148号3樓是秦鴻鈞1937-1939年電台設定處)。

瑞金二路409弄原建築都已拆除,現在這裡是“日月光中心”。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瑞金二路450号舊址

不可移動文物編号:310103945190000132 上海法政學院舊址 民國 瑞金二路街道

位址:瑞金二路450号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金神父路(現瑞金二路)450号上海法政學院校門老照片

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

金神父路(現瑞金二路)450号上海法政學院老照片

上海法政學院,民國13年(1924年)9月創辦,系國民黨元老徐謙奉孫中山訓示建立。初創時為女子法政學校,首任校長徐謙。

民國15年(1926年),校董馮玉祥出資5萬元,在打浦橋金神父路口(今瑞金二路450号)購地建舍,同年秋遷入,民國18年(1929年)改名為上海法政學院。

抗戰期間,校舍曾作傷兵醫院,愛國師生紛赴抗日前線。

民國26年(1937年)10月,另租辣斐德路(今複興中路)1195号(今上海理工大學複興路校區)繼續上課。其時,曾應中共中央宣傳部負責人秦邦憲要求增辦新聞專修科,教育訓練抗日新聞人才,由陳望道、高季琳(即柯靈)等任教。

民國30年(1941年)12月,打浦橋院址被日僞占用。抗戰勝利後,複遷原址。

1951年,私立上海法政學院、上海法學院、新中國法商學院、新中國學院、誠明文學院和光夏商業專科學校合并,組成私立上海學院,校址在原上海法政學院。

1952年,上海學院相關系科分别并入複旦大學、華東政法學院和上海财政經濟學院。

後來瑞金二路450号被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所用。2005年9月,科技出版社喬遷至欽州南路。

目前舊址原建築已拆除,等待新的開發。

寫後語:

此版《瑞金二路上的優秀曆史保護建築和名人故居》是在2021-09-19釋出的第一版的基礎上增添了部分内容,主要是羅家倫舊居。羅家倫是民國時期重要人物,著名教育家、國立清華大學、中央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