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匠心堅守,她們是最美奮鬥者

來源:中國工業網

陳愛華,上海正章實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巧妙地洗刷出"一扇門的生活"

"專業的洗衣維修,敬業的精妙服務。

經過23年的經營,"70後"陳愛華被譽為上海第一個破解洗衣問題的人,是上海唯一一位掌握洗衣染行業技能的大師,她手下數百件衣服"重生"。

她有獨特的色彩修複工作,形成了獨特的去污工藝,往往無人敢接手服裝"治愈"的成功,她開發了全封閉式幹洗機冷凝水回收再利用系統,榮獲2015年上海市員工合理化提案項目創新獎,其"回收裝置"已擴充到所有洗衣店和大型洗滌廠......

"洗衣服,就像中醫一樣,是關于'看和聽'的。陳愛華的着裝技巧就是這四個字的精髓。她的工作室裡到處都是"問題"的衣服,用多年的經驗和接近100的技能來修理它們。修理袋、補品工作已經不是一個艱巨的挑戰,她還修補了文物機關珍藏的古牆挂毯,"分級去污""保色技巧""平闆"三招回歸春天,将挂毯弄髒、滲漏、天鵝絨修複煥然一新,讓外國朋友觸手可及。

上海正章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星級酒店外賓洗衣店,在上海老名鼎鼎,陳愛華洗衣團隊創造了多項任務,保障"零事故"記錄,服裝處理率高達98%。世博會期間,面對各種服裝款式、複雜面料、高水準服裝安全、工作時間等困難,她帶領團隊順利完成了重要的國家元首洗衣任務。疫情期間,她帶領團隊攻克困難,完成消毒洗漱任務,休息時與志願者一起做好社群防疫服務工作。她說:"不能站在抗疫的第一線,還要守住防疫的底線。"

"有了成熟的技能,就應該被教導!"陳愛華已經成立了首席技師工作室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在她看來,有了這些平台,洗滌技能可以在年輕一代傳承下去,提高整個洗滌和染色行業勞動力的素質,打上了"上海服務"的品牌。多年來,她上司工作室改造新設施,創新模式,獨特的新技能,并培養新人才。

一是洗滌相關裝置設施的技術技能創新、改造和研發 10,二是獨特的創新模式,打造單一衣物洗滌通過3道工序88道工序,第三,獨特的新技能,工作室迄今已有45道創新工藝、改進工藝136件,解決和研究200多例洗滌事故中的難件"處理", 編制事故案例324例,編纂企業教材10冊,四是将教學範圍擴大到行業,16人晉升為技師和進階技師。

李湘華,沃爾沃汽車(亞太)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全國勞工模型設施管理總監:

讓"紅色引擎"成為企業發展的新動力

"這很累,但成就感讓我們無法停下來。

自2010年加入沃爾沃汽車以來,李湘華擔任了三個重要職務,即設施管理總監(采購總監)、中國區委書記和工會主席。

作為設施管理總監(采購總監),李湘華上司并成功完成了沃爾沃成都、大慶、張家口工廠的基礎設施、機械和裝置采購,帶領全球IT采購團隊與IT利益相關者建立了牢固的網絡聯系,極大地推動了公司的本地化工作,并将沃爾沃的本地化率從52%提高到75%,當時沃爾沃汽車擔任亞太區設施管理總監, 成功完成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部的建設和搬遷,沃爾沃總部大樓已成為上海标志性辦公樓,"環粉"衆多...

但最讓她驕傲的是,她已經建立了一支核心、優秀、充滿激情的黨委和工會管理團隊。"員工在離職前會面試人力資源部門,人們常說,沃氏工會最不情願的就是他們。在那一刻,我認為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李湘華熱情地說道。她準備成立一個跨區域的沃爾沃汽車中國黨委和工會,下設成都、大慶、張家口銷售公司、路橋、上海亞太總部六個黨支部和子工會,每年組織家庭日、藝術節、體育賽事、公益及各類文化俱樂部活動一千餘項,甚至沃爾沃全球管理層也了解沃爾沃汽車中國黨委, 工會在公司中發揮了重要的上司和凝聚力作用。李湘華讓黨打造"紅基因",孕育企業"發展紅利",讓"紅引擎"成為企業發展的新動力。

劉家秀,上海精工電器(集團)有限公司國家勞動模範董事長兼參謀長:

從安徽外來務工女孩到全國勞動模範

"隻有當你完成了你的工作,你才會腳踏實地。

"我的祖居在安徽省壽縣,現在我是新奉賢。劉家秀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簡單。一位農民工姐姐,在上海工作了18年,最終成長為全國勞動模範,還獲得了上海市優秀農民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号,并當選為第十四屆上海市人大代表,現在在一家企業擔任上司職務。她的故事有多鼓舞人心,她經曆了多少次暴風雨和大雨才能成功到達另一邊?

2002年,剛剛下崗的劉家秀去奉賢一家服裝廠工作,然後加入上海彙集團,短短一年就成為工廠中的房間主任。她深知教育水準不高,堅信知識改變命運,通過不斷學習和繼續深造,獲得大專、大學學曆。2015年,進入科技電器行業後,劉家秀逐漸成為公司的得力助手、員工"貼身人"。

劉家秀以自己的學習精神和努力帶領員工打造成功的事業。公司裝配工廠中的房間青銅隊組長在工作中發現,電氣櫃正好進入線櫃母排到工藝存在問題,她帶領工會立即幫助張磊組建了青銅隊,并給予了資金支援。攻擊組一舉攻克難題,新型電氣櫃有效節約了成本,提高了企業的效率。

憑借她的奉獻精神,她将公司打造成一家"勞動關系和諧"的企業。在工會的推動下,公司更加注重精神激勵,包括教育訓練、成就、表彰、榮譽等,同時推動集體工資談判,為企業員工提供保健、體檢服務。

劉家秀的感恩得以去上海,根源深深地紮根在奉賢這片熱土上。"應該是風賢的良好氛圍,尊重人才,平候人,就是我們常說的'尊賢,見賢齊'吧!"幾年前,劉家秀通過引進人才成功落戶奉賢,也解決了夫妻和女兒的戶籍問題,她說現在沒有後顧之憂,會全力以赴為"馮仙梅,馮賢強"奮鬥一輩子。(溫/王輝)

據《勞動日報》報道

負責編輯:姚一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