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公安部召開新聞釋出會,通報深入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的工作和成效。其中,四川警方追回了16年前被四川省文物局竊取的文物收藏,其中包括一件一流的唐代佛經文物。四川網記者就這次詳細采訪了警方的案件。
2004年12月13日,星期一。當從業人員像往常一樣到達四川省圖書館的古籍圖書館開門時,他們突然發現鎖已經壞了。從業人員檢查發現,一些藏匿在這裡的文物涉嫌被盜,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由于當時案件的情況,案件無法取得突破,但警方和有關部門并沒有放棄追查。
十六年後,轉機即将來臨。2020年8月29日,廣東崇正拍賣有限公司釋出"西南名朱林思金"及其朋友書《紮|"崇正2020年春季拍賣會",四川省圖書館首先獲悉,相比之下,部分檔案與從四川省圖書館被盜的檔案高度相似,并立即向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文物局報告,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案件, 主動向公安機關送出相關證據,成立由省文物局、省圖書館等有關部門組成的專項工作組,配合公安機關辦案。在省圖書館和公安機關的共同努力下,相關照片被公安機關撤回并暫時扣留。
成都市警察局接到省圖書館報告後,立即向四川省警察局和公安部刑事偵查司報告,并立即啟動文物案件"四維關聯"偵查機制,成立以三級刑事偵查組為依托的刑事警察支隊打擊文物犯罪專案組, 全面開展案件調查、文物修複等工作。經過數月的深入調查,嫌疑人陳終于被逮捕。
近日,針對這一現實版的《古董局》,成都市警察局刑事偵查分局向記者披露了該案調查的細節。

轉換思路解開謎團,專案組發現"關鍵人物"
四川省圖書館盜竊案已經16年了,專案組對案件進行了仔細梳理,發現犯罪嫌疑人反偵查意識強,案件現場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的線索。"當時,安全設施不足,提取的痕迹有限,無法為發現病例提供方向。而且犯罪現場是公共區域,腳印淩亂。"唐軍警察介紹道。
同時,由于舉報人已經去世,大部分從業人員已經退休,而四川省圖書館也搬遷,原址已不複存在,警方查訪難度急劇增加,偵查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如何解決問題?專案組根據案件前期掌握的線索,深入調查,仔細研究案件細節,最終确定以被盜文物流動為重點的偵查方向。"誰把贓企的贓物寄給了廣東崇正拍賣有限公司?"我們找到了競标者,他說他是2005年從上海的一家拍賣行出售的。唐俊回憶道。
根據這一偵查方向,專案組曾多次往返廣東、北京、上海、河南、甘肅等5個省市開展測繪工作,專案組走訪拍賣行、銀行等機構50餘家,相關人員200餘人,同時發送收集到的資訊留在情報調研工作中。
最終,專責小組發現,委托拍賣贓物的人名叫"劉德成",并在2005年被上海一家拍賣公司送去拍賣時留言。警方調查發現,"劉德成"的身份資訊是僞造的,其主要活動地點在四川省德陽市,并有活動軌迹到上海。今年年初,專責小組立即赴上海開展相關工作。
拍賣公司一句話,跟着線鎖定嫌疑人
在上海工作期間,專責小組走訪了上海各大拍賣公司,了解"劉德成"拍賣情況。當他觸摸上海佳X拍賣有限公司時,一位從業人員的話讓專案組的民警感到驚訝和高興:"這劉德成不是被北京警方逮捕的嗎?
原來,2007年8月,上海佳X拍賣有限公司準備拍賣一尊"銅金男孩雕像",拍賣師是"劉獨成"。然而,在預展期間,北京漢X拍賣有限公司從業人員發現"銅金男孩雕像"是該公司2001年被盜的展品,從業人員立即報警。後來,北京警方在上海嘉玺拍賣有限公司拍賣會展現場将拍賣師"劉獨成"封禁。
至此,已經深陷幕後的"劉進"終于浮出水面。今年1月,在北京警方的大力配合下,特遣隊獲得了"劉德成"的真實身份:陳,男,57歲,四川德陽人。然後,特遣隊圍繞陳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查。
1月28日,特遣隊在德陽市,嫌疑人陳某軍事街區,并于當天在他家中安全搜查了一份拍賣清單,拍賣清單上共有5件拍賣品,其中有"孫子的長子飛白書"書帖被認定為省地圖被盜藏品之一, 客戶簽名清單是"劉德成"。
如山鐵證,陳某軍方如實供認罪的過程。陳說,2004年底的一個下午,他去了省圖書館的古籍圖書館,以為有高價值的文物而無人看守,于是暫時開始了一個壞主意。随後,陳某買完工具還返,省圖古圖書館門鎖被毀,被盜藏品存放在圖書館,并"劉德成"身份委托拍賣獲利。
很難相信陳在被捕前已經改變了調子。記者了解到,陳某軍人自己開設了美術訓練班,還擅長書法、雕刻、印刷等,甚至在當地一所進階大學當過老師。然而,法國網絡恢複無洩漏,自認躲避海的陳某軍終于難以逃脫法律制裁。
目前,陳已被檢察院逮捕,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四川省公安廳刑事偵查局副局長王慶紅表示,專責小組對10件被盜物品進行了全面跟蹤,發現除"魚藏"外的9件自2005年以來一直在北京、上海等地拍賣轉讓,并流入了一批買家手中。經過反複溝通做的工作,唐代佛經的持有者将文物捐贈給四川地圖。
文物介紹
"金光大帝勝王",由十八世神堅定不移"
唐仲忠(約公元九世紀)寫了這部《金最亮王經鑒神品18世》的經文,之後鄭曉軒、唐守淹沒、宋玉仁、江漢、陳三立、楊增宇、周善培、趙曦、胡偉元、鄧紅軒、林思金11位著名市民應趙曦的要求作出稱謂。該卷軸最初由趙曦收藏,後來歸還給四川省圖書館。
趙曦(1867-1948),字玉生,号為項宋,項宋老人,還署名香宋字人,房間名雪王裕,四川榮縣人。光緒進入18年研究,作者是四川晚清時期的"五老七賢"之一,曾有《山宋歌詩》、《宋宋詩》、《山宋雜詩》等。衆多題材中,有趙曦、宋玉仁、林思進三位四川名人,江涵、楊增宇(羅、音)、周善培、胡偉遠、鄧紅軒五位都曾在四川當官,都具有深厚的四川血統,對于該卷賦予了很大的本土文學價值。同時,也不乏書法家,如趙曦、鄭曉軒、林思金等,也為卷材增添了藝術價值。在陳三立的文中,提到該卷最初是楊增軒拿到的,然後交給趙曦,這樣卷就被清晰地隐藏起來,是一份珍貴的曆史文獻,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
"魚收藏"的成績單
林思進(約1873-1953),紫山,晚年自稱清安翁,成都華陽人,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著有《沉默的教會》和《吳宇集》等。1912年至1918年任四川圖書館(現四川圖書館)首任館長。《魚集》為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林思進收藏和老師朋友來往書、詩。它包括大家學習的廖平、中國研究大師劉石培、畫家黃炳紅、書法家謝少不少文化名人、社會名人、政要信、詩歌。數量大,内容豐富,集中系統地反映林思進的旅行情況,呈現出時代的文化圖景,是近代史少有的第一手研究資料。這些信件和詩歌大多寫得很好,也适合書法。
記者:羊毛,邊境
來源:四川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