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祝建黨90周年之際,我以"聖賢播火,革命的搖籃"為标題,緬懷家鄉長老張志忠、趙國輝、何諾龍3老的崇敬,并在文中贊美我的母校、省教師,宣傳将被革命老區遺忘——西溪。本文已由曲靖市委老幹局、曲靖市邊防協會主編的《紅色細浪》和《慶祝建黨90周年文集》通過出版。
1949年7月,我被調到肺結核轉運地時,山西縣委可能以為我受了軍隊的考驗,委托我派我到永甯鄉擔任支部書記。永甯鄉距市區50裡,是一個民族混雜山區,下轄120多個自然村落,與部分區鄉接壤,常駐紮在米勒國民黨敵小部隊騷擾,大特工曾國英一家住着從永甯鄉政府4号華力市村落,還經常偷偷溜回去收集情報。我們20多人的團隊(實際上是國術隊)随時面對敵人的嚴峻形勢,持槍不離去,分散到村裡建立村政權,組織農業協會、婦女協會、兒童團體,發展黨組織,開展反幫派鬥争。隊員中有一半是來自昆明的年輕學生,熱情多,缺乏練習,張志忠的次子袁偉(15歲)也在其中。如何帶領這支年輕的團隊在艱難的環境中完成任務,我知道肩上責任重重,一刻不能癱瘓懈怠,同時在堅持工作的同時療傷。
當時,雖然永甯已經建立了鄉鎮制度,但是沒有交通工具,通訊設施,進城開會,都是我一槍斃命的會場,老叔叔用親切的微笑迎接我的到來。1949年2月5日,張老波被任命為解放委員會主任進入縣辦,當時還有一個"負擔制度",即在發生敵對行動時,可以随時将辦事檔案卷到鄉下。在我擔任支部書記、區委書記、縣委委員期間,都與張老波等縣委同志處于平等地位,老少老同堂,老大一向謙虛冷靜客觀分析研究,沒有老一輩的架子。雖然這樣的一天并不長,但現在回想一下,這是我所經曆的充滿生機、真誠團結的黃金時代的黨員,我這年輕幼稚的年輕一代能與革命元老們一起工作,是一種深深的榮幸。
20世紀50年代初,張先生被調到曲靖專案。同年10月,我與他參加了省委在昆明黃土坡省委舉辦的防風學習會。老博在曲靖分店,我在尹良分店,宿舍近在咫尺,經常見面。和同一個分院的老舅舅的玉奕縣委宣傳部長高傑和我同一個宿舍,相處得很近,老舅舅曾經吹噓說她"這個姑娘和你都能做熱,我和她一起工作,經常她一手拿着槍,一手拿着電話, 處理複雜複雜的食品收集和清潔事務,應對。"
我們奕亮支部全體是地下黨方從業人員,現擔任縣委組織部部長、宣傳部長,根據學校安排和風雨總結檢查工作中的差距,找出錯誤根源,提高認識。
在學習期間的一天,黨校通知召開了一次會員大會,集中批評張志忠,我很驚訝。正是在這次會議上,我開始聽說舊伯爾尼早期非凡的革命經曆。但當他說自己和周恩來在同一黨團共事過的時候,他介紹陸定英入黨時,以下的人都喊道:"别顯功,别叫恩來同志!"老人還是沒有改臉,繼續回憶着自己因賣叛徒被捕後回到昆明,才知道雲南省委遭到破壞。說到李國柱,吳成被綁在刑地上,就連吳成的肚子胎兒也同時被殺死,老大叔淚流滿面,抽泣着。此時在會見中又打來了一聲電話:"不要假裝同情,誠實地告訴他或她你是如何背叛他或她的,他們犧牲了,隻有你活着......"老舅舅擦幹眼淚,然後說,"我家窗台放了一盆花,公認是聯系密碼,如果有敵人,家裡會把花盆帶走,那天我回家的時候,花盆還沒動,剛進門就已經被特勤局伏擊,被逮捕入獄, 我不知道其他省委的情況。入獄3年,多次遭受酷刑審訊,我沒有背叛任何同志,同村張沖多方解救後,用300元遠洋,把我從監獄裡救了出來,與黨失去了聯系。我不是叛徒,我堅信有一天我會發現什麼從水裡掉出來。"
張老波突然的"批評"讓我大吃一驚。這是我第一次聞到黨内鬥争的火藥味,也是第一次目睹黨内不懈的鬥争。會後,據高傑介紹:"他們的支部可能是在省委的要求下,多次要求張老認錯,兩個問題。老人不停地戰鬥,沒有屈服。每次路過老大叔的門,都會看到他埋伏寫作素材,他兩次委托我去黃土坡上的小店給他買黃煙(抽着西方喜歡的水煙煙鬥),看着他失去自由,寫得充滿了孤獨、無奈、老臉色蒼白, 我的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感受和悲傷。
黨校學習後,我隻聽說1950年春天,雲南省召開了各族人大,老舅率曲靖代表團參加了會議。請各代表團團長送出主席團履歷。在審查履歷中,一位省紀委上司發現張志忠在1930年被雲南省地下委員會摧毀,在他被捕前被逮捕并入獄的省委張永和,他懷疑張永和是多年的"叛徒",是以省級黨校重點審查。在"左"的錯誤路線下,張先生的論點沒有被歸類為鐵案,被開除出黨,并降到學校部門進行長時間的審查。
1980年秋天,我和父親去省黨校辦複習父親(原第十三團團長張申),父女抽出時間去紅花橋看望張老波。我們都為餘生興奮不已,漫長告别團聚的喜悅,暢所欲言,訴親,訴說苦難,感謝十一屆中央三中全會讓我們走出黑夜,再次看到太陽。老舅舅在逆境中多年,1953年妻子因病去世,一個人承擔了成為父親和母親的重擔;張老波重重地談起自己的"文化大革命"後背上的"叛徒"黑鍋,被派往錫茅偏遠山區的項目審查和勞動,叛軍規定每天要砍100斤木頭,為了完成目标經常在黑暗中加班,被刺手腳, 衣服和褲子也很常見。
張老波還特别提到,在"文化大革命"後期,黨中央為破案的魯定一級中央上司,周總理責成雲南省委盡快找到張永和的下落,經過幾次曲折,将張志忠改回昆明, 被解放。說起這時老叔叔站在周總理的畫像前的老眼淚,反複說:"是恩典救了我,是恩典救我!
1983年8月,山西縣委召開了第一次黨史收集會,張老波和我都參加了。周總理的秘書李晨和陳浩也應邀從北京出席。李晨在講話中提到,解放前,他以習師為職,以教育訓練主任為掩護,成立了中共十支黨支部和西溪師範黨,培養了黨員,他們都得到了張老的支援和指導。 由張老和他的家人照顧。張家的家鄉殺雞為假期,我們都是老客戶。會見時,李晨和妻子一直圍坐在老人身邊,幫他進進出出,展現了當年他們結成的革命友誼。
老波離開我們20年,記憶和他聚集在難忘的歲月裡,他的聲音和微笑還在眼前,他的生活曆經風風雨,在逆境中仍然堅持共産黨員的标準,忠于黨和國家,從不關心個人的得失,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勤奮、正直、無愧于革命黨員的光榮稱号,我們将永遠尊崇他的榜樣,我們将永遠緬懷他。
(曲靖,201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