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因疫情而停學八個月的中國冰球學院舉行新學期開學典禮,在溜冰場舉行了隆重而激動人心的第一堂課。作為冰球學院的校長,王春璐将徽章戴在每個學生的胸前,希望他們能珍惜學校的榮譽,努力學習,努力訓練,為國家争光。
"中國冰球學院的使命是什麼?"我們培養冰球的火,然後把它傳播到全國各地。王春璐說,"很多冰球孩子在高中12年後因為各種原因離開了這個行業,冰球學院的第一心就是把這些喜歡冰球的孩子,在冰球項目中有潛力培養孩子去吸收。我們把冰球運動員送到全國各地的大學,不僅僅是北京體育大學,還要加入更多提供冰球專業的大學,為他們帶來人才。我相信,在幾年内,我們可以建立全國大學生曲棍球聯盟。"

近年來,從短道速滑退役的王春璐做了很多工作,也換了個頭号,但從未離開過冰雪之地。"我9歲開始滑冰,29歲正式退役,在我20年的運動員生涯中,冰的基因已經在我的身體裡了,我對冰雪的感覺并沒有消失。"王春璐說。
出生于1978年的王春露在1995年首次參加全國冬季運動會時就打破了短道速滑1000米的世界紀錄,同年在舉行的世錦賽上,她赢得了500米、1000米和3000米接力鐵人三項冠軍和個人全能亞軍,17歲的"天才女孩"王春露成名,成為世界短道運動員之一速度滑冰。500米是王春璐的強項,曾三次奪得世錦賽冠軍和兩次世界杯500米決賽。而更熟悉短道速滑的老冰迷們津津樂道,是當年中國"四朵金花"溜冰場,作為接力隊員,王春璐和隊友共奪得5個世界冠軍,與楊洋、楊洋、孫丹丹共創造了"四朵金花"時代。
當時,"四朵金花"在個人和接力工程中的形象中成為"中國軍團"不可忽視的力量。鹽湖城冬奧會,在王春璐的合作下,楊洋為中國代表團赢得了第一枚金牌,王春璐獲得了銅牌。雖然他沒有實作中國冬奧會金牌零突破,但見證了隊友們在場上的曆史性時刻,讓王春璐後悔如釋重負。
王春璐在2002年美國鹽湖城冬季奧運會上。攝影:趙偉傑
2006年都靈冬奧會後,王春露退役,用她自己的話說,"滑溜溜的"。盡管多次獲得世界大賽金牌,但王春璐一直沒有機會獲得奧運金牌,這已經成為王春璐心中永遠的遺憾。"後悔也是一種美。退役時,29歲的王春璐用這句話總結了自己的運動員生涯。
退役的王春璐還沒有離開溜冰場。2006年5月,王春璐成為中國短道速滑隊副組長。她渴望在自己的呵護下打開更多的"新金花",在2010年2月的溫哥華冬奧會上,她看到中國女子短道速滑隊赢得了四枚奧運金牌,其中包括3000米接力金牌,彌補了幾代運動員的夢想。
有許多成就并不容易。回顧過去,王春璐說:"以我這個年紀,真的可以說一輩子的冰雪。一路上,我覺得有很多困難的地方,但我始終堅信我不會離開,我會永遠在冰雪上,我非常感謝國家體育總局給我這樣一個平台。"從大雪部到冰球學院院長,王春璐在冰雪路上走得越來越遠。我走過很多部門,從短道速滑、速滑,再到大雪、高山滑雪、單闆滑雪,再是冰球,還碰過冰壺,我開玩笑說,然後送我去花樣滑冰都是。"
現在王春璐已經成為一名冰球運動員,感受到冰球的魅力和責任。在開幕式上,王春璐提到最多的還有責任和責任。"為什麼我們以'曲棍球将軍的理想和角色'為主題開始第一節課?"我們想告訴我們的孩子,每個行業都有英雄,每個人都有理想,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發揮作用。希望通過第一堂課的頒獎典禮,讓孩子們感受到中國冰球學院對他們的高度信任,讓我們每個人都感受到使命和責任。"
多學科的接觸,也讓王春璐深有感觸,"每個行業、每一項運動我都認為既有其獨特的地方,也有互相聯系的地方,是以在每個領域我都感覺并不陌生。要做大衆化的工作,我計劃了幾百項活動,就是要快樂地做這項工作,現在我上大學也是一樣的,我學習,同時也在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