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周年,中國站在"兩百周年"的曆史交彙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即将開始。
中國科學家求真務實,無私奉獻,為祖國的科學發展、科技進步貢獻了自己生命的堅強!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讓我們來聽聽和了解科學家在入黨申請和自願書上寫下的第一個想法和理想。
張大軒
我開始認識到,隻有共産主義才是人類最偉大的理想,為這個生命理想而奮鬥是人類最有意義的事業,我們決心為實作這個最偉大的理想而付出一切。

----張大柱(1960年6月起,《入黨義書》)
早年從事膠體化學和表面化學的研究。抗日戰争期間,他在雲南省宜良市創辦了李岩化工廠,從事褐煤的低溫幹餾。20世紀50年代初,第一家石油研究所成立,對石油、頁岩油和煤的加工工藝和化學進行基礎研究。20世紀60年代,中國科學院蘭州石油研究所和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成立,推動了内地科學的發展。他上司了催化、色譜、化學雷射和化學工程等領域的科學研究,推動了中國煉油、石化、化肥工業和高能燃料的進步。
作為中國催化科學的創始人之一,他曾說過,他一生中記得的有三件事:分子篩選、催化劑庫和表面鍵研究。他的"表面關鍵理論"在指導實踐中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他鎖定了中國第一個石油和煤炭研究基地,為中國大規模新能源研究奠定了基礎,填補了當時國家化學研究的許多空白。他是著名的實體化學家,也是中國催化科學的創始人之一張大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