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球對奧運的态度為何如此割裂與暧昧?

相信網球迷們看過很多對年輕球員的采訪,當這些年輕人展望未來,表達網球生涯的最高理想時,他們通常會說:"我夢想成為世界第一,赢得大滿貫!"很難聽到任何球員會把'赢得奧運金牌'作為最高的職業理想。

事實上,從網球與奧運會尴尬關系的一面來看,網球對奧運會的價值缺乏非常的認可,而奧運對網球的态度也沒有得到充分的接受。

網球對奧運的态度為何如此割裂與暧昧?

在每屆奧運會上,排名靠前的球員都會有大量的退役賽事。東京奧運會也不例外,甚至因為疫情爆發和空置的體育場舉行等原因,退賽的浪潮比過去更加洶湧澎湃。一些退役的球員确實因傷病而感染了新的冠病毒,但也有很多球員在有資格上場時選擇自行放棄,并沒有在輿論中面臨太多批評。網球明星似乎已經習慣了奧運會。

這首先來自網球的特殊奧運曆史。雖然在現代奧運會的早期,網球已經成為奧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員,但是在8屆奧運會之後,網球因為奧委會和國際網球聯合會的業餘運動員無法團結一緻,告别了奧林匹克大家庭。直到1988年漢城奧運會,網球才作為正式賽事回歸,而在1984年洛杉矶奧運會上,網球才成為一項表演賽事。

網球對奧運的态度為何如此割裂與暧昧?

夏洛特·庫珀(Charlotte Cooper)于1900年成為第一位奧運會女子網球冠軍。

但回程并不順利。奧運會當然不是獎金,一開始沒有積分,然後設定了積分,但在裡約奧運會之前被取消了。

沒有獎金是公正的,積分可以成為職業玩家的命脈,積分的淘汰自然會使玩家的參與熱情進一步降低。事實上,也可以深思,ATP和WTA對奧運會的态度,以及兩個網球組織與ITF國際網球聯合會和國際奧委會奧委會之間複雜的關系和比賽。再加上職業網球賽程漫長而緊張,奧運賽程往往與巡回賽日程相沖突,想要參加奧運會的球員,必須面臨兩難關。

網球對奧運的态度為何如此割裂與暧昧?

是以,不參加奧運會,對于許多國家的網球運動員來說,成為一種更個人化的選擇。對于不是來自大型奧運金牌國家或無法赢得大滿貫冠軍的運動員來說,奧運會無疑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德蒙蒂耶娃一生沒有獲得大滿貫冠軍,這令人印象深刻,但她仍然至少擁有她職業生涯中作為北京奧運會女單金牌得主的一個亮點。來自波多黎各的Puig在上屆奧運會上以出人意料的勝利赢得了金牌,這是一個絕對的民族英雄。

像智利的馬蘇一樣,雖然大滿貫和職業成績不如同胞岡薩雷斯,但奧運金牌給了他在祖國的特殊地位。在他的影響下,一直對奧運會興趣不足的弟子蒂姆,也對參加奧運會産生了興趣。遺憾的是,本屆奧運會,蒂姆終于因為健康病緣等原因退出了比賽。三年後,巴黎奧運會的網球賽事将在羅蘭加洛斯舉行,這也許是他最好也是最後的機會。

網球對奧運的态度為何如此割裂與暧昧?

當談到網球和奧運會之間令人困惑的關系時,人們不禁會想起美國選手奎裡在去年的澳洲網球公開賽上說的一句話:"我的很多朋友甚至不知道網球是否是一項奧林匹克運動。我甯願赢得任何ATP 1000大師賽,也不願赢得奧運會金牌。"

好吧,隻是說,奧運金牌這麼好嗎?我沒有看到你在大師賽上拿它。是時候看看你的朋友圈了...

溫|張本鬥

實習編輯|排大新

繼續閱讀